美西方最想要的拿不到了,中方手握战略“王牌”,一出手就是“王炸”。
随着特朗普“对等关税”再次提上日程,欧洲已经明确了“抵抗到底”的基调。对于中国而言,欧盟对美究竟是什么态度,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商务部发布新版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其中,明确了禁止出口的技术,并限制出口的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纵观整篇目录,主要更改点集中在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电池技术以及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等。中方之所以做出这些调整,都说明了一件事:即中国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也就是说,中国已经深刻认识到,与美国的关税博弈和贸易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尽管中国想与美国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实现合作共赢,减少摩擦的发生,但现实就是,特朗普任期内不可能让全世界好过。
实际上,中国这招已经被证实非常有效。此前,就是因为中国对两用物项进行管制,才迫使美国在贸易战中对中国让步。也正是因为中国的强硬反击,才让美国“踢到铁板”。因此,只要我们将核心技术和资源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就能在面对美国遏制的时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就目前看来,一切还“刚刚开始”,我们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完全瓦解美国的“关税牌”,还需要一段时间。
首先,中美贸易协议还未完全达成,有许多细节需要确定。尽管时间在中国这边,但我们还是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其次,特朗普并未完全放弃“关税牌”,从美国最新的对华威胁来看,不排除美国会发动第二轮“中美关税战”的可能。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将对中国利益造成负面影响。
从这个角度而言,中方自然不可能选择坐以待毙。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王毅外长近期可以说是“连轴转”,不仅前往了欧洲,又去往了马来西亚,接下来,还要准备上合峰会。中方所做的这些,其实就是在努力“化被动为主动”,让自己时刻处在有利地位。
应该说,中国一系列的外交举措,再加上最新的贸易规则的更改,都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新一轮的外部打击。这其中,除了有咄咄逼人的美国政府之外,还有摇摆不定的欧洲。就欧盟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比较偏向于美国的。如果欧洲完全“倒戈”,中国也要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
实际上,欧洲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中方完全可以采取“逐个击破”的战法,比如先和几个关系较好的欧盟国家合作,在此基础上扩大同欧洲的往来。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的进出口管制措施,都是一张“王牌”,是关键时候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王炸”。
由此可见,在大国博弈中,留有“底牌”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最新出台的出口管制目录,精准地扼住了西方的“咽喉”,而这些,也都是靠中国自己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