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股民抢筹中国股票。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青睐度正与日俱增。
来自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旗下SEIBro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7日,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包含中国内地股票和中国香港股票)的累计成交额约为55.14亿美元,中国位列韩国股民最喜爱的海外市场的第二名,仅次于美国,超越日本和欧盟。
根据SEIBro数据制表,单位为百万美元。图源:中国基金报
这波中国资产热并非一时兴起,春节期间,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推出吸引了全球资本的目光,韩国投资者也燃起对中国市场的热情。有分析称, 近期DeepSeek、宇树机器人拿出的科技成果已经达到“全世界不容忽视”的水平。据KSD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额飙升至7.82亿美元,月度交易额环比增长近两倍,不仅创下2022年8月以来的新高,且远超同期韩国投资者对欧洲和日本股市的投资规模。
与此同时, 近期港股IPO市场热度提升,外资正在从港股IPO的基石投资者途径大量流入中国资产。申万宏源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以来,纯港股上市和A股市场赴港IPO火热,上半年IPO募资额超1000亿港元,远超过去三年水平。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花旗发表亚太股市最新策略报告表示,尽管宏观环境波动,亚洲股市表现仍优于全球同行,美国关税问题使短期展望不明朗,但花旗股票策略师对中期前景仍持建设性看法。花旗称,MSCI中国行业权重模型投资组合中, 该行将消费板块从“中性”上调至“增持”,倾向于国内相关股票并为潜在的刺激做准备。对中国市场旗下互联网、科技及消费板块予“增持”评级。
摩根士丹利研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将持续;高盛预测,未来10年,AI的广泛普及有望推动中国股票整体盈利每年提高2.5%,未来一年可能吸引超过2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摩根大通认为,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将持续,未来10至15年平均年回报率可达7.8%。
来源:中国经济网微信综合中国基金报、21世纪经济报道、界面新闻
监制:张益勇 审核:杜秀萍
编辑:陈婧琳 校对:郭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