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斗了整整七年,中方总结出4句话,想看美国是否吸取了教训
国新办日前召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回顾了七年来的中美经贸关系,给出了“跌宕起伏”的评价,并简要概括成四句话。
我们也知道,2018年,2025年,中美经历了两场关税战,好巧不巧,发起者都是特朗普,而且2018年之后,美国对华关税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固化,迄今没有取消。
【中国总结出4句话,看美国是否吸取教训】
拜登政府上来,相当程度上保留了前任的关税政策,然后特朗普重返白宫,开启了关税战的“第二回合”,又铩羽而归。
中方总结出来的4句话,其中第一句就开门见山地表示,中美经贸关系“历经风雨”,两国仍然互为重要经贸伙伴。
这句话点明了中美经济关系的内核,不管从哪种角度来看,风雨基本是美国那边人为制造的,但两国经贸互动展现了对这种干扰因素的耐受力。
2018年往后,美国这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大行其道,中美经贸关系受到严重干扰,即便如此,中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比七年前依然有较为可观的增长。所以“互为重要经贸伙伴”是很准确的判断,并且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重大转折。
【2018年到2025年,中美打了两场关税战】
第二句,我们再次强调,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唯一正确道路是合作。
这七年下来,美国挑起的经贸摩擦不在少数,将地缘政治矛盾引入经贸领域,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到头来仍然要捏着鼻子承认,在很多领域都需要与中国合作。
某种程度上,正是中美经贸的庞大体量,才能勉强约束美国,但我们也别指望,痴迷于所谓“战略竞争”的美国,会自动自觉地维护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在合作上有什么主动性。
必须让美国明白,中美只有双赢这一条路,任何企图单方面占据优势的做法,都会导致双输的结局。
当然了,任何形式的合作关系,都避免不了分歧和摩擦,怎么处理才是关键。这就来到了第三句:对话协商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选择。
【这四句话,对今后的中美经贸关系有相当的代表性】
当然了,美国也可以选择借题发挥,挑起对抗,但场面对他们而言肯定不太好看。
最后一句话,中国的立场是一贯的,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
回过头来看中美在4月进行的高强度、高烈度关税战,我们可以轻易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在反制美国,成功捍卫核心利益的同时,也直接维护了多边经贸秩序,没有让特朗普政府把“美国优先”强加于国际经济关系之上。
对中美互动,中国是有诚意的,但也是有原则的。“诚意”和“原则”,就是中国给美国的两个选项,要么接受中方的诚意,中美两个大国相向而行,踏踏实实地谈一场,要么就是在中国的原则面前碰一鼻子灰。
可以说,这四句话,是我们对这7年中美经贸关系的阶段性总结,即便放在较长的历史周期下,也有相当的代表性,这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国对美政策的稳定性。
【中国已经告诉特朗普,中国是有诚意的,但也是有原则的】
中国现在是管控中美关系的主力,美国制造的变数,不足以造成根本性的冲击。
美国那边会如何概括中美经贸关系这7年的经贸起伏?他们估计没有这种系统性总结的习惯。但如果被打痛,还是能吸取一阵子的教训。
现在美国基本认为,特朗普对中国征收无差别关税,对自己第一个任期的经验生搬硬套,企图以此达成对美国单方面有利的中美协议,是非常严重的误判。
短时间内,美国对中美互动会审慎不少,但这可能不会持续太久,毕竟现在的美国“反复无常,变数极大”。
中国总结出来的这四句话,美方听进听不进去,都不会改变中美经贸的基本态势。中美现在不会脱钩,更不可能人为地实现“脱钩”。
【纳瓦罗大力鼓吹中美脱钩】
别看特朗普现在很少把“中美脱钩”挂在嘴边,不过他的幕僚团里,持类似鹰派观点的不在少数,像是经济顾问纳瓦罗,关税战才开启那段时间,此人可是相当活跃,等中美开始谈判之后,其存在感才慢慢稀薄。
现在美国这边与中国的磋商,主要是财政部长贝森特负责,相对来说,他已经是特朗普内阁中专业性较强的官僚了,也承认中美合作的必要性。
7年下来,美国经历了三任总统两个人,从特朗普到拜登,又从拜登回到特朗普,如何处理中美关系,他们各有各的思路,但无论是“美国优先”还是“全球同盟”,其实都是殊途同归。
而且这7年里,跌宕起伏的又何止是中美经贸,只要美国做不到对中国建立客观理性的战略认知,死抱着“战略竞争”“零和博弈”等观念不放,中美关系就难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