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启”TCL?
创始人
2025-07-22 22:48:21
0

TCL经历了一个缺乏增长的2024财年。

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TCL全年营业收入为1648.23亿元,同比下降5.47%;归母净利润为15.64亿元,同比下降29.3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0.78%。

其中,处于行业下行周期的新能源光伏业务录得超过五成的同比降幅,对整体营收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全年营收首度破千亿的显示业务虽取得了25%的同比增长,但也未能填平光伏业务留下的大坑。

显然,公司需要更多增量以形成支点,来撬动整体业务重回增长区间。TCL的选择是AI。

近期2025 CIC中国智慧生活大会上,TCL实业中国区总裁卢春水大胆断言,“AI时代下,家电必定成为新的朝阳产业”,明牌押宝AI的同时,与夕阳(下行)对应的朝阳(上行)一词,也多少显露出公司谋求新增长的信号。

“谁先做厚生态,跑通分成,谁就拿到下一轮周期的门票。”

只是,AI能否真正成为撬动TCL重回增长轨道的支点,目前尚难断言——在行业集体向技术创新靠拢的浪潮之下,TCL有意借AI穿越周期,但意愿相似的玩家又何止TCL一家。

群狼环伺

艾媒咨询CEO张毅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在AI电视这个细分领域,TCL目前可以被认为处在优势区间。

但与此同时,在这一传统家电品类向智能化深度转型的赛道上,海信与小米等玩家的重兵布局,也正在给TCL带来实打实的压力。

根据洛图科技及Omdia等机构发布的报告,2024年海信系电视全球出货量2914万台、中国市场出货量约800万台,位列全球第二并蝉联中国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2.5%;2025年“6•18”大促期间,其全渠道销量和销额市场占有率分别达24%和29%,在多个细分品类中位居前列。

市场资料显示,海信目前已经构建起了“端—边—云”异构AI计算平台,自研主芯片、画质芯片、星海大模型以及海信聚Cloud云底座。洛图科技称,海信系品牌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11月和12月表现相当突出。

而在海信身后,小米(含Redmi)以约710万台的全年出货量(市占率19.9%)排名次席,高于TCL(含子品牌共计680万台)一个位次。

不过,小米与TCL的关系更接近“亦敌亦友”:在电视领域份额的直接竞争之外,实际上二者已分别于2021年8月和2025年7月签署过两次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小米手机MIX Fold系列折叠屏、小米汽车SU7中控大屏等,背后的供应商都是TCL华星。

当然,技术迭代产生的增长空间,分析人士认为是必然存在的。

张毅指出,不论是传统家电厂商通过AI赋能新品,还是小米具有互联网属性的新锐进场家电,对消费者使用体验和整个家电产业链的升级都将逐步显现。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AI机器人行业研究员郑扬洋也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短期来看,从需求侧,相比传统家电,越来越高端的智能家电的AI技术可以成为核心卖点,AI技术带来的体验差异刺激消费者的换机需求,叠加换新的周期,可以带来显性增量。

AI,是一笔长线投资

而从TCL自身来看,结合其给出的半年度业绩预告,前文来自高层的判断似乎已经有了一份颇为有力的背书:

业绩预告显示,TCL今年上半年预计营收826亿—906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18亿—2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81%—101%。其中最为亮眼的,就是与当下AIPC、智慧屏等细分领域强关联的半导体显示业务,其净利润预计将超46亿元,同比增长超70%,同2024年财年业绩对比来看,TCL复苏态势已然初显。

事实上,TCL在AI领域的布局颇有前瞻性和持续性。

早在2013年,TCL便推出首台AI语音电视,并在2016年将AI技术引入手机拍摄,2024年又发布TV大模型语音中控和AI手机/平板,进一步将AI技术延伸至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全场景智能物联,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到多品类的覆盖。

成果背后,是全链条技术支撑与大规模投入。据悉,公司旗下TCL华星已累计投入近3000亿元布局显示产业链,包括收购三星、LGD等国际巨头面板产线等数个大动作,面板出货和电竞显示器销量均处于全球前列;公司自主研发的伏羲AI大模型,据称是电视行业首个超级大智能体,TSRAI画质芯片形成“云端+终端”增强模式;技术土壤方面,公司现已在全球布局了43个研发中心和32个制造基地。

截至目前,TCL的AI应用已覆盖到电视、AR眼镜、家电等多个品类,“生态”一词不再是空谈。

Statista数据统计称,全球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8年的528亿美元迅速增长至2024年的154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9.57%,2025全年或将达到1740亿美元,并在2027年突破2000亿美元。

另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2025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人民币,2023—2025年期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将会达到18.7%。

谁会为“智能溢价”买单?

但想象空间终究只是预期,眼下更为现实的问题是,消费者对AI家电的接受度参差不齐,市场对AI家电的接受度仍在培育阶段。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指出,消费者对AI家电“智能溢价”的买单意愿分层明显,实用导向是其中的主导因素:价格敏感型群体注重性价比,对基础功能升级的溢价接受度低;功能导向型群体愿为解决核心痛点的AI功能支付合理溢价;体验驱动型群体对高端AI功能溢价接受度较高,但占比有限。而当前部分AI家电溢价与实际价值不匹配,功能冗余、体验落差等问题引发消费者质疑,这是核心矛盾。

王鹏认为,溢价合理性的核心逻辑,在于其AI功能可以真实解决生活痛点。企业需聚焦健康与节能、无感化交互、生态协同等细分场景创新。

简言之,人们既期待技术带来的便利,又对“智能溢价”保持谨慎,多数人更关注AI功能的实用性而非概念噱头,更在意这些功能是否真的能为日常生活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如果答案是“不确定”,那么即使产品打着AI的旗号,恐怕也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亦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AI家电企业需要警惕技术堆砌误区,真实的需求场景、可感知的AI能力才是支撑AI溢价的重点。

领悟时代数字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唐树源认为,当前消费者对AI家电智能溢价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且市场正从盲目追新回归理性。一部分追求前沿科技的年轻用户和高收入群体,愿意为新颖交互体验和潜在便利性支付溢价;但更广泛的主流消费群体因经历过早期“伪智能”产品,变得极为审慎务实,若AI功能无法带来清晰可感知的价值提升,如节省时间、精力或能源成本,溢价就会被视为“智商税”,消费者更愿为“智能”带来的真实效益买单。

同时,要让消费者接受溢价,产品创新就应该从功能叠加转向无感服务和主动价值创造。倘若AI进化为能自主管理家庭事务、节约开支、提供个性化方案的隐形管家,实现从人机交互到环境智能的跃升,让智能价值从锦上添花变为不可或缺时,消费者自然愿意为溢价付费。

北京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尝试与TCL方面取得联系,截至发稿时暂未得到回复。

2025年已经过半,AI撬动的阶段性业绩反弹虽然为TCL带来了增长曙光,但能否真正成为稳定的增长新引擎,还需进一步观察;市场对其AI布局能否保持持续认可,将决定这场“重启”的最终成色。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王天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鲍威尔:美联储须专注于确保大型... 来源:智通财经网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二表示,美联储的监管实践“必须集中在决定安全与稳健的关键领域”。...
香港黄金交易所优势加持,金荣中...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凭借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成熟完善的监管体系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环境,成为亚洲及...
股市必读:惠泰医疗(68861... 截至2025年7月22日收盘,惠泰医疗(688617)报收于295.66元,下跌0.2%,换手率0....
独家|外汇展业改革参与银行增至... 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 宋语菡 7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
今年以来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销... 商务部7月22日消息,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表示,上半年,我国以旧换新成效显著,国货“潮品”深受欢迎...
AI英语教育站上风口 “伴鱼阅... 本报讯 (记者贾丽)国内在线教育企业北京读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伴鱼”)旗下核心产品“伴鱼阅读营...
罕见一幕!六大期货品种集体涨停... 在“反内卷”政策的刺激下,工业品期货全线大涨! 7月22日,商品期货午后大爆发,焦煤、焦炭、多晶硅、...
Club Med换帅落定:法国... Club Med换帅风波终落定。7月21日夜,复星旅文旗下核心资产Club Med正式任命法国籍高管...
金价又“疯”了!克价1021元... #热点新知#家人们谁懂啊!一觉醒来,金饰克价直接蹦回1021元 !咱楼下金店那电子屏,数字跳得比我工...
读懂IPO|穿透明略科技盈利表...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陈丽娜 编辑丨郑琳 当前人工智能行业普遍面临盈利难题,例如,素有中国人工...
大摩高管“抄底”香港楼市,一次... 据媒体报道,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戴维·约翰·赖特(David John Wraight)以1.473...
山西打造“专精特新”专板 首批... “‘专精特新’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山西‘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是打通金融活水精准灌溉的关键通...
【数据发布】2025年上半年辽... 根据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
赴港上市潮起,半导体企业为何扎...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磊彬】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迎来新一轮半导体企业上市热潮。 据不完全统...
煤炭板块异动拉升,多只资源主题... 7月22日,市场全天震荡走高,三大指数盘中均创年内新高。板块方面,超级水电、工程机械、煤炭、水泥等板...
中国太平李可东“履新”,兼任2... 中国太平总经理李可东“履新”,兼任旗下两家子公司董事长。 7月21日,太平财险公告称,经国家金融监管...
胜宏科技回应赴港二次IPO,受... 瑞财经 吴文婷7月22日,据媒体报道,胜宏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筹划港股IPO一事,称公司主要基于资...
洪灏:港股如约创新高,向上空间... 洪灏系莲华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CIO,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知名经济学家、 莲花投资公司合伙...
AI“重启”TCL? TCL经历了一个缺乏增长的2024财年。 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TCL全年营业收入为1648.23...
福建大哥卖充电桩:年入5.93... 作者丨铅笔道 黄小贵 7月18日,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挚达科技)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