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市场风云突变:美元霸权、美联储政策与低迷消费共同引发金价暴跌
国内金价连续第四日暴跌,如同坐过山车般跌宕起伏,令市场一片哗然。7月29日,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 D价格收于767.75元/克,较前一日下跌0.25%,创下近三周新低。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上海金交所早盘金价一度暴跌至766.41元/克,单日跌幅超过0.7%。期货市场更是惨烈,沪金主力合约盘中最低触及767.68元/克,逼近765元/克的关键支撑位。这波金价暴跌的背后,是美元霸权、美联储政策转向以及国内消费低迷这三重力量的共同冲击。
国际市场上,伦敦现货黄金7月28日晚间遭遇“跳水”,跌破3310美元/盎司,创下7月17日以来最低点。尽管29日白天略有反弹至3319美元/盎司,但全天走势震荡剧烈,3300美元/盎司关口成为多空双方激烈争夺的战场,市场情绪极其紧张。
国内市场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品牌金店零售价坚挺,与金价暴跌形成鲜明对比。周大福、周大生等品牌金店依旧死守998元/克的高价,老凤祥甚至喊价1000元/克,与上周价格几乎没有变化,似乎在进行一场心理博弈。然而,菜百首饰和中国黄金却相对“良心”,分别以982元/克和981元/克的价格直击市场底价,与周大福相比每克便宜17元,购买50克金镯子便能节省850元。 这种价格差异,令消费者深感无奈。 更为夸张的是,部分品牌铂金首饰价格也存在巨大差异:周大福铂金首饰价格高达569元/克,而老凤祥仅售470元/克,差价高达99元,且工费另算,部分品牌每克工费高达200元,实际成本轻松突破1200元/克。
与零售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金回收价断崖式下跌。7月29日,足金(99.9%)回收价跌至756元/克,较前一日下跌2元;22K金回收价仅为669元/克,18K金更是低至544元/克。回收商透露,近几日前来卖金的顾客数量激增,增幅达30%。然而,部分商家却利用信息不对称,采取先报高价吸引顾客上门,再以“纯度不足”、“有磨损”等理由克扣重量,最终到手价可能仅为680元左右,令人防不胜防。周大福自家金饰回收价也仅为758元/克,比其售价低240元,甚至还收取“折旧费”,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损失。
这波金价暴跌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指数的强势上涨。7月28日,美元指数暴涨1%,达到98.69,创下5月以来新高。人民币汇率因此承压,1美元兑7.1782人民币,导致国内黄金购买成本显著上升。同时,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减弱,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4.414%,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大幅增加。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已从之前的80%下降至60%,特朗普公开呼吁美联储降息,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态度强硬,拒绝松口。 上半年金饰销量仅为199.83吨,同比暴跌26%,金店销售更是哀叹生意惨淡。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消费者该如何应对? 工行如意金条价格为783.93元/克,相对品牌店更具投资价值,每克可节省200元。 对于需要出售黄金的消费者,建议自备电子秤,现场监督验金,避免被商家以“扣纯度”等手段蒙骗;回收价格低于756元/克时,应果断放弃交易;深圳水贝市场有商家按照“实时价-10元”进行结算; 鉴于目前回收价处于月内低点,建议等待8月美联储决议后再考虑出手,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当前购买黄金无疑是血亏的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