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创下年内新高,融资余额更是突破十年纪录。但就在这看似红火的行情里,我身边不少朋友却愁眉不展——"指数涨得欢,我的账户怎么不见动静?"数据显示,虽然大盘站上3600点,但仍有近四成个股跑输指数。
应该说,融资余额创10年新高,说明大量资金参与A股投机,目前投机气氛是非常强。一方面你可以认为这是市场活跃了,人气起来了,交易踊跃了。但融资从来都是双刃剑,做空的时候也一点都不含糊。所以要看得懂机构动作才行。
一、牛市幻觉下的认知陷阱
市场永远在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7月30日那天,钢铁、石油板块集体狂欢时,电力设备板块却在偷偷抹眼泪。这种分化行情就像黄浦江的潮水——表面平静,底下暗流汹涌。
我见过太多人在牛市中赚过钱,但最终能落袋为安的寥寥无几。问题出在哪?就像老张,他盯着分时图上的红绿柱看得眼冒金星,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资金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二、站错队的代价有多惨痛?
给大家看组有趣的对比。左边这支股票,每次调整都像坐过山车,但机构资金(图中橙色柱体)始终不离不弃。右边这支就惨了,"机构库存"数据说没就没,后面的反弹就像回光返照。
这让我想起2015年那波行情。当时有个朋友重仓了某只"概念股",整天跟我吹嘘要翻倍。结果呢?大盘见顶后他那支股票直接腰斩,到现在都没解套。所以说,跟错主力队伍,牛市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三、踩错时机的致命伤
更扎心的是踩不准节奏。看看下面这支股票的走势,蓝色K线标记的位置,事后看都是黄金买点。但当时呢?十个散户九个会被震出去。
这里藏着个行为金融学的门道——人类天生对短期波动过度反应。当看到"空头回补"数据出现时(红色方框),其实是机构在悄悄捡筹码。但多数人这时候正慌不择路地割肉呢!
这里再详细说一下「机构震仓」,它是一种典型的机构行为,有着明显特征。具体就是在交易上出现机构前期抛压,打压股价后的再回补的行为。所以只要能看到这种行为,就知道机构是否在震仓了。
对照下图,一目了然。
另外,今天调整和以往不同,反内卷主线这次跌的很凶,后面要看其他主线能否跟上,注意4点: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真正有价值的数据往往藏在细节里。那些能持续盈利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更聪明,而是他们更懂得如何解读市场的真实语言。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