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年,A股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元。
截至8月5日,A市场融资融券余额达2万亿元,这是自2015年7月1日以来再次突破这一关口。具体来看,沪市两融余额10192.27亿元,深市两融余额9748.10亿元,北交所两融余额62.22亿元。
与此同时,A股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凸显,单日融资买入额达1635.6亿元,是自7月17日以来单日融资买入额连续14个交易日突破1500亿元。
据证券时报报道,A股历史上融资余额曾经在2015年的牛市中突破过2万亿元,时间段2015年5月下旬至当年7月初,共有30个交易日融资余额维持在2万亿元以上,历史最高峰时为2015年6月18日,当时融资余额为22666.35亿元。
两融余额在去年9月达到近几年的阶段低点,一度不足1.4万亿元。去年9月以来,两融余额开启一轮大级别升势,尽管中间出现震荡有所下滑,但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总体再度持续增长,直到突破2万亿元大关。
所谓两融,是指投资者向券商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或借入证券卖出(融券),以杠杆放大收益或做空获利的交易方式。简单说就是:找券商“借钱炒股”或“借股票卖钱”。
时隔十年,A股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元,意味着什么?
“这说明投资者对后市更积极乐观,市场赚钱效应提升,将极大增强投资者信心。”8月6日,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尽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但占流通市值比例只有2.3%,仍远低于2015年4%左右的水平,杠杆率并不高,当前市场流通市值体量在增加。
此外,今年以来港股也迎来大量资金流入。除外资大量布局港股外,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达8200亿港元,超过去年全年金额,创历史同期新高。内地投资者配置港股需求激增,南向资金连续第25个月净买入港股。杨德龙认为,在政策支持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入市的环境中,港股红利资产受关注。
杨德龙表示,今年A股和港股将走出一轮慢牛长牛行情。对于后市,要保持信心和耐心,抓住这一轮牛市机会,真正获得好的投资回报。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则提示风险,他认为,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散户要避免盲目跟风加杠杆,尤其需要评估自身风险承受力。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认为,6月底沪指三连阳确认经济转型牛主升浪,杠杆资金持续快速流入A股,市场风险偏好快速提升。去年9月24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以来,剩余流动性已从底部明显抬升,为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是本轮经济转型牛的基础。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编辑: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