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
1、Wind数据显示,统计截至8月21日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数据发现,二季度末已有40余只社保基金组合、20余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进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覆盖上市公司约160家。
2、高盛数据显示,7月全球主动型基金对中国股市的配置比例升至6.4%。同时,被动型资金加速流入,截至7月底,外资被动型基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已达110亿美元。
3、近期,韩国股民狂买中国资产成为热点话题。有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已成为韩国的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根据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的最新数据,截至8月20日,年内投资于中国香港股市的累计交易额已超过5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市场。另有统计显示,年内韩国基金对中国股票净买入约4.99亿美元,此前3年累计为净卖出9.85亿美元。
4、自去年9月份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推出以来,上证指数已从近2900点稳步攀升至超3700点。尤其是今年7月份以来,市场动能进一步释放。近日,A股市场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回2万亿元以上、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
5、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A股已有623家民营企业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其中,528家实现盈利,占比超过八成。具体来看,有318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另有46家成功扭亏为盈。
6、根据第三方机构最新监测数据,截至8月18日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17家百亿私募重仓持有33只A股,合计持股市值达225.51亿元。
理财
1、8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公告称,决定在上海、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四川、宁波、厦门、青岛、深圳等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鼓励非金融企业将跨境融资资金用于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2、日前,第二批科创债ETF正式上报,涉及汇添富、华泰柏瑞、永赢、银华、中银、工银瑞信、天弘、国泰、大成、兴业、华安、泰康、万家、摩根等14家基金公司。从跟踪指数来看,第二批科创债ETF中,有10只跟踪的是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3只跟踪的是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1只跟踪的是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和国证指数网信息显示,截至8月20日,上述3个指数年内收益分别为1.37%、1.36%、1.46%。
3、8月20日,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期限LPR连续三个月“按兵不动”。
4、数据显示,7月以来,新成立的基金中权益类数量占比超七成。同期,逾50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以便快速成立后入市。
5、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8月18日至8月24日,按认购起始日计算,全市场已有45只新基金计划发行,环比此前一周8月11日至8月17日增长36.36%,这已经是连续第四周单周基金发行超30只。
其他
1、财政部8月21日发布的消息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发展十余年来,各地运用PPP模式在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片区开发、生态环保、水利建设等领域实施了一大批项目,持续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8月21日,广州正式施行《广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办法(暂行)》。根据《办法》,符合在广州市开户并累计缴存住房公积金满60个月及以上、原商业贷款已放款3年以上、贷款房屋是产权人家庭在广州市的唯一住房等条件的缴存人,可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3、市场监管总局消息,7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0.10。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指数略有回落,但总体保持高位运行态势。7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较6月下降2.35点,受新列异企业数量增多等因素影响,监管性分指标降幅明显,但全国企业信用水平总体仍处于高位震荡中,企业信用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4、金融监管总局8月20日发布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进一步提高并购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上限,延长贷款最长期限,更好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5、8月19日,财政部发布了前7个月的财政收支数据,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达到936亿元,同比增长62.5%。从单月数据来看,7月份证券交易印花税达151亿元,环比增长29%,同比增长1.25倍。这组亮眼数据释放出多重积极信号,给资本市场加了把劲、添了份信心。
6、财政部8月1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年内首次转正;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从月度来看,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中央、地方收入分别增长2.2%和3.1%,月度增幅均为今年以来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