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怡亚通(002183.SZ)、联易融(09959.HK)、浙江东方(600120.SH)、飞马国际(002210.SZ)、中信证券(600030.SH)、生意宝(002095.SZ)、中科金财(002657.SZ)等
供应链金融企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供应链金融科技创新建设的完善程度,是供应链金融落地的关键挑战。根据IDC数据显示,2023年,有57%的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程度较低,几乎没有供应链金融科技创新的企业占比13%,有一定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创新系统的企业占比28%。
技术创新对供应链金融尤其重要
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最终会带来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目前,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也在两个维度上持续推进。金融产品的创新,有利于提升整条供应链的融资能力和资金管理水平,提升支付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畅通和稳定上下游产业链条。
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细分产品格局
依照业务发生环节、业务交互流程、业务参与主体等不同,将供应链金融服务分为应收账款类融资、存货融资、订单类融资、票据融资和融资租赁。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订单融资本质上都是借款人以应收账款、存货、订单为担保,为生产和营销进行融资,而其中应收账款融资比例最高,是因为在这种模式下,资金方承担较小的市场和违约风险。根据云趣数科数据显示,应收账款融资占比38%,其次是融资租赁,占比23%,存货融资为17%,订单融资为12%,票据融资为10%。
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平台类型
中国供应链金融企业类型的分布源于技术的驱动与产业链的需求。根据京杭产业数字金融运河研究院数据显示,核心供应链金融平台企业占比最高,超过50%,主要是核心企业信用与真实交易数据,整合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这样的企业有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其次占比较高的是金融机构,在26%迂,其凭借资金成本优势参与,例如银行通过供应链票据和反向保理拓展业务。此外,还有23%的企业是金融科技类型的,则提供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支持,如联易融通过区块链实现信用穿透与资产证券化。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