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中国建筑(601668.SH ,股价5.59元,市值2310亿元)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董事、总裁文兵,独立董事马王军,副总裁、财务总监黄杰,董秘刘立新出席。
图片来源:上证路演网站截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相比去年同期,此次业绩说明会的主席台上少了一位高管——副总裁吴秉琪。今年还出现了一张新面孔,即4月接替薛克庆任职董秘的刘立新。
今年上半年,中国建筑的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为1745亿元,同比下降8.9%,该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18.8亿元,同比增长13.3%,毛利为210.5亿元,同比下降6.8%。
“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建筑行业总体承压,给公司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黄杰表示,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公司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公司城市更新业务绘制了广阔的发展蓝图,“好房子”建设为公司房屋建筑业务和地产开发业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建筑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好房子”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好房子”成为黄杰在业绩推介时的重点内容之一。
据他介绍,中国建筑上半年在部分城市试点打造城市高质量更新样板,获取150多个城市的城市更新项目,新签合同额1600亿元,同比增长10%。公司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精选“新建好房子”等11项产品作为首批产业化推广项目,建立扶持应用协同工作机制,推动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文兵介绍,近些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明显感受到地方政府推进城市更新的力度越来越大,居民对住宅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更新方面,我们设立了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城市改造工作专班,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相关业务。”文兵介绍,中国建筑牵头了中央企业在京老旧小区220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打造了北京中海大吉巷、上海建国东路等标志性城市更新项目。
在“好房子”方面,文兵表示,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今年4月底已正式向社会公布,目前已经在数十个项目中启动了实践。“在北京,中建宸园开盘销售61亿元,中海万吉玖序开盘热销40多亿元,说明‘好房子’需求量还是很大的。”文兵表示。
文兵透露,下一步,中国建筑将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完善投、建、运一体化实施模式。公司将获取更多高质量项目,进一步完善“好房子”建设工作机制,推动新开发项目全部纳入“好房子”营造体系,严控营造体系的品牌标准,打造高质量的建筑产品,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未来公司旗下中海地产仍将保持头部优势,市场占有率会稳步提升。新形势下的高质量城市更新,则为各局院地产(中建地产、中建壹品、中建东孚、中建智地、中建玖合、中建信和等品牌)转型升级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
图片来源:公司半年报截图
一个项目一策地分类制定去化方案
黄杰表示,报告期内,中国建筑的地产业务销售额1745亿元,旗下中海地产权益销售额、利润稳居行业前列。公司还新增土储520万平方米,这些地块集中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
在土储方面,中国建筑上半年新购置土地(使用权)47宗,期末土地储备7488万平方米,新增土地储备520万平方米,涉及金额858亿元。新增土地储备全部位于一线、二线及省会城市。其中,中海地产新购置土地(使用权)17宗,新增土地储备258万平方米,涉及金额404亿元;中建地产新购置土地(使用权)30宗,新增土地储备262万平方米,涉及金额454亿元。
管理层对此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公司近期布局了一些核心城市,主要基于看好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这是一个理性审慎的选择。公司管理层介绍:“从投资角度讲,公司始终严把入口关,坚持优中选优。我们不仅关注项目所在城市的能级,也更聚焦对项目所在板块的区位进行分析,通过精准投资来提升资产质量。与此同时,2024年以来,地方政府也持续加大了核心区域的地块供应,核心城市的高净值客户群具备较强的购买力。”
关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预期,管理层也给出了回应。
从政策层面看,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引导行业从过度的金融化、规模扩张型发展回归到以居住属性为主、注重质量和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来。
从市场层面看,上半年新房市场的交易总体平稳,一线城市的市场韧性强于二三线城市,而优质供给是当前支撑新房销售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也看到,市场中‘好房子’的整体去化表现,明显好于库存的老项目。预计不同城市、不同项目的分化将延续,‘好房子’加好城市仍然具备很强的结构性机会。”公司管理层表示。
从管理层透露的信息看,下一步,中国建筑依旧会瞄准核心城市的核心板块,以提高房地产投拓的综合能力,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的力度。与此同时,公司管理层表示:“我们会进一步加快存货去化,一个项目一策来分类制定去化方案,去除风险,确保房地产业务能够行稳致远。”
反映到数据上,根据黄杰的说法,今年上半年,中国建筑抓住政府回购存量商品房的机遇,加快销售去化速度。“地产业务的销售回款是1446亿元,同比增长6%。而地产业务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了238亿元,这也是我们上半年现金流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黄杰介绍。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