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深圳市巍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巍特环境)北交所上市将迎来上会,保荐机构是方正证券。
巍特环境是一家为客户提供排水管网探测、检测评估、方案设计、零开挖修复以及智慧运营服务的专业服务型企业,服务主要包括管网检测与修复以及管网智慧运营。
梳理来看,王鸿鹏及王亚新为实控人,持股比例近75%;存在对赌协议,若无法实现IPO,特殊条款将自动恢复;募资缩水1.35亿元,补流项目大幅缩水;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均值及同行,发明专利数量偏低,落后于同行;分红累计超3800万元,要补流1500万元;收入波动,净利连增;管网检测与修复贡献收入超8成,收入主要来源于华东、华南地区;前五客户集中度降低,单一客户收入占比提升;应收账款持续走高,经营质量有待提升,现金流无法覆盖短期债务。
实控人持股权近75%,曾存在对赌协议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2003年8月,巍特环境前身威特建材成立,2017年9月完成股份制改革,次年3月挂牌全国股转系统,彼时主办券商为首创证券,此后变更为国金证券,现如今为方正证券。
实控人持股比例近75%。巍特环境实际控制人是王鸿鹏及王亚新,持股比例均为37.3%,合计持股比例74.61%,两人早在2017年9月就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此后在2022年8月、10月还签署了两份相关补充协议。
公开资料显示,王鸿鹏出生于1971年,本科学历,2022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广东巍智执行董事,而王亚新出生于1972年,2021年12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广东巍智总经理。
王鸿鹏及王亚新持股比例高,且均在公司担任要职,需要防范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巍特环境表示,虽然公司已经建立较为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但仍不能完全排除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通过行使表决权及其他直接或间接方式对公司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决策、人事安排、关联交易和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进行控制,从而影响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有可能损害公司及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王鸿鹏及王亚新作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也要防范意见不同的风险,两人签署的《一致行动人协议之补充协议(二)》作出约定,若两人表决权达不成一致意见时,以王鸿鹏意见为准。
公司也指出,若任何一人因特殊原因退出,或因某种原因无法参与共同控制,将会改变现有共同控制格局,从而影响公司控制权的稳定,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曾存在对赌协议。2021年8月和2021年9月,深湾文化创投、人才创投基金、中小担创投、高新投创投、成都科技创投在定增过程中与巍特环境实际控制人签署的对赌协议,包括实际控制人回购义务,优先认购权、优先出售权、反摊薄权、清算补偿等特殊权利条款。
目前,上述对赌协议均已终止,若巍特环境无法实现IPO,相关协议条款自动恢复执行,公司表示,根据各方签署的协议约定,若公司未能成功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将可能触发实际控制人回购义务,实际控制人与机构股东间可能存在发生纠纷的风险。
分红累计超3800万元,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均值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本次IPO,巍特环境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929.0195万股,拟募集资金16,854.31万元,用于区域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分别为11,350.88万元、4,003.43万元、以及1,500万元。
募资缩水1.35亿元。巍特环境早前拟募资30,354.31万元,上会稿募集资金缩减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有关,此前拟募资15,000万元。
事实上,这并非巍特环境首次冲击北交所,其曾在2022年6月申报,不过在同年11月被上市委否决,本次能否顺利过会尚有待验证。
运营中心项目遭问询。区域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将租赁场地用于升级和扩建深圳、广州、武汉、南昌、芜湖、成都、西安、兰州八个城市的区域服务中心,形成辐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珠江流域的区域运营中心布局,另外投入6,814.27万元用于管道检测、清淤、修复及智慧化设备的购置。
北交所对该项目的合理性、必要性提出问询,巍特环境给出的回复是及时满足服务区域内城市内涝等应急抢险需求、以及满足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需求。
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均值。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是巍特环境本次募资的又一重头戏,那么公司科研投入情况如何?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403.79万元、1,402.44万元、1,493.29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63%、4.79%、4.53%。不过,公司的管理费用要高于研发费用,2024年高达1931.75万元,管理费用率5.87%。
对比来看,可比同行近三年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6.31%、4.79%、4.53%,具体到企业,冠中生态、太和水、正元地信2024年的研发费用率同样高于公司,分别为12.13%、7.14%、8.77%,显然公司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研发投入。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巍特环境及其子公司获授权有限期内的专利合计83项,其中公司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对比同行,截至2024年末,冠中生态、正元地信的发明专利分别为33项、30项,远超公司。
曾分红超3800万元。巍特环境本次拟补充流动资金1500万元,在此之前,公司存在多次现金分红,2019年度分红方案是10派5元、2020年第三季度分红方案是10派6.428023元、2022年度分红方案是10派1.5元(均含税),对应分红金额分别为1020万元、1966.98万元、868.06万元,合计高达3855.03万元。
数次分红后,公司却要补充流动资金,此举是否合理?另外,公司此前也曾有过补充流动资金的经历,2021年11月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发行585.06万股,募集资金8,998.2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应收账款屡创新高,经营质量有待提高
收入波动,净利连增。2022年至2024年,巍特环境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03亿元、2.93亿元、3.29亿元,同比分别变动59.71%、-3.42%、12.46%;净利润分别为0.46亿元、0.49亿元、0.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6.46%、9.22%。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3%、18.88%,而扣非净利润为0.25亿元,同比增长仅2.04%。
管网检测与修复是收入重头。最近三年,巍特环境来自于管网检测与修复的收入分别为2.82亿元、2.51亿元、2.77亿元,占比分别为93.01%、85.76%、84.15%,即该服务是收入核心。
相比之下,管网智慧运营以及其他服务所贡献的收入较为有限,2024年分别为0.32亿元、0.21亿元,占比分别为9.57%/6.29%.
销售区域相对集中。巍特环境收入主要来源于华东、华南地区,近三年来自华东地区的收入分别为1.92亿元、1.22亿元、1.16亿元,不过占比从63.26%下滑至35.31%。
来自华南区域的收入分别为0.44亿元、0.98亿元、1.79亿元,占比从14.59%快速上升至54.46%。2022年下半年起,公司陆续承接了中山市多个片区的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同时,公司在惠州地区开拓了多个管网检测与修复、智慧化建设等项目。
客户集中度降低,单一客户收入占比提升。最近三年,巍特环境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2.06亿元、1.3亿元、1.58亿元,占比分别为67.96%、44.47%、47.85%。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明显提升,2022年及2023年的大客户均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占比分别为17.84%、13.92%,而2024年变更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金额及占比分别为0.82亿元、25.05%。
应收账款持续走高。最近三年,巍特环境的应收账款金额持续走高,金额分别为1.86亿元、2.19亿元、2.24亿元,对应的坏账准备金额分别为2228.89万元、3475.12万元、4811.68万元,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是当务之急。
细分来看,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的余额合计分别为8,584.85万元、8,412.17万元和7,920.27万元,占比分别为41.3%、33.13%、29.09%,主要为大型央企、国企。
经营质量有待提升。巍特环境最近三年的业绩表现总体良好,但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状况不佳,净额分别为-2,077.29万元、-3,182.40万元和942.94万元,主要源于公司在项目实施中投入资金在前,而客户结算在后,且回款审批程序较长所致。
这种商业模式导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保持在高位,分别为41.39%、45.88%、48.76%,同时期的货币资金分别为0.31亿元、0.25亿元、0.38亿元,波动大,增长有限。
相比之下,公司的短期借款倒是屡创新高,分别为0.35亿元、0.74亿元、1.04亿元,资金紧张也在情理之中,是货币资金所无法覆盖的,怪不得公司此前申报稿要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
需要思考的是,巍特环境的服务主要面向大型央企、国企,这类企业的特点就是回款周期慢,即使公司本次成功上市,资金压力仍将是公司无法避开的一环。
(短平快解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PS若稿件侵权或数据有误,请及时联系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