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有句老话,叫"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没想到,这句古训在21世纪的国际能源市场上,竟然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中俄刚签完天然气大单,美国那边就有人按捺不住,盼着管道被炸。从商业竞争到恐怖威胁,这变脸速度,连川剧都自愧不如。
一边是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一边是赤裸裸的破坏威胁。谁代表了文明进步?谁又暴露了野蛮本性?
编辑:星
美国人为什么急得跳脚?
9月2日这一天,注定要载入国际能源史册。
当中俄蒙三国正式签署"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协议的消息传出,华尔街的分析师们瞬间哀鸿遍野。
30年期限,年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个数字足以满足中国15%的天然气需求。更要命的是,价格比给欧洲的还要便宜,这直接断了美国能源商的财路。
美国彭博社的报道毫不掩饰地承认,这份协议将"彻底颠覆液化天然气市场"。
那些还在规划中的美国天然气项目,瞬间变成了烫手山芋。
可美国人的反应,却让全世界都看傻了眼。福克斯新闻主播沃特斯在电视上公然叫嚣:"可能有人会像轰炸北溪管道一样轰炸这条管道。"
这话一出,连欧洲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要知道,北溪管道被炸的阴霾至今还笼罩在他们心头。
挪威地震台测到的爆炸当量,相当于一千公斤TNT炸药。
这么大的动静,偏偏美国海军的深海潜水器就在附近活动,这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儿?
美国资深记者赫什的调查报告更是直接点名,称美军潜水员早在三个月前就借着北约演习的掩护偷偷装了遥控炸弹。
可德国连关键的声呐数据都不肯公开,只抓了个乌克兰籍的"主谋"来顶包。说穿了,就是缺乏和美国较真的勇气。
现在沃特斯的威胁,不就是在提醒全世界,美国还有这样的"破坏能力"吗?
从2019年阿曼湾油轮被炸,到沙特石油设施受袭,再到北溪管道爆炸,美国是存在"炸人能源设施"嫌疑的。
北溪一炸,欧洲被迫转向买美国液化气,进口量涨了三倍,价格却翻了五倍。
美国能源商赚得盆满钵满,现在看到中俄这条管道,能不急眼吗?
中俄这盘棋,到底有多高明?
美国人急归急,但中俄这边却是从容不迫。
就在沃特斯话音刚落的同一天,中国高官已经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见了普京总统。
这个时间安排,简直是对美国威胁的最完美回击。威胁?我们不仅不怕,还要加快合作步伐。
为什么中俄有这样的底气?原因很简单,这条管道可不是北溪那样的海底管道。
西伯利亚力量-2是陆上管道,还要经过蒙古国,成了三国共同利益所在。
任何破坏行为都不只是针对俄罗斯或中国,而是同时挑战三个国家。
更重要的是,这条管道的防护技术可不是吃素的。埋深1.2米,外层裹着6毫米厚钢管,还装了地震波监测系统。
任何异常震动30秒内就会触发警报,上有北斗监控,下有光纤传感。
谁敢来搞破坏,那就得做好被顺藤摸瓜查到头上的准备。
蒙古国那边也不太可能会犯糊涂,毕竟一年10亿美元的过境费,等于是它去年GDP总量的5%左右。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谁会跟钱过不去?
普京这趟从北京到海参崴,看似是外交行程,其实是在下一盘大棋。
红毯都没铺就开始谈正事,催蒙古加快过境安排,还拉中国一起行动,要求将中俄口岸改成24小时通关。
这就等于是给这条能源大动脉上了个保险。
三国利益深度绑定,管道再坚固,也不如利益绑在一起牢固。这可不是美国靠搞破坏就能拆散的。
对我们老百姓来说,这事儿最实在的意义是什么?咱们买的气比欧洲更便宜,国家一年能省下不少钱。
冬天取暖、日常用电,成本更低、供应更稳。这就是合作共赢的具体体现。
为什么说美国这次真的慌了?
技术再先进,关键还是要看大趋势。
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能源贸易范畴。
它是中俄在经济安全、战略协作、全球治理层面的"压舱石"工程,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让美国人真正感到恐惧的,不是这条管道本身,而是它代表的历史趋势。
西方世界长期以来一直通过两条能源缰绳,来维持对中俄的战略影响力。
其一,是俄罗斯对欧洲能源出口收入的依赖;其二,是中国对海上能源进口通道的依赖。
而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恰恰如同两把锋利的剪刀,将这两条缰绳同时剪断。
它不仅为俄罗斯能源找到了一个比欧洲更庞大、更可靠的东方市场,彻底摆脱了西方的钳制。
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陆上能源大动脉,这条动脉将不受任何美西方海上封锁的威胁。
让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的威慑力大打折扣。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分析,这个项目将重塑全球天然气供应格局。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通过这份长期、稳定且价格更具竞争力的管道气协议,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中国已经不再需要看美国天然气供应商的脸色了。
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的专家将此评价为"能源地缘政治领域的重大转折点",并强调,"这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已经不再关心西方的看法"。
正因如此,一些西方战略分析人士才会发出"摧毁这条俄罗斯新管道对西方战略利益至关重要"的骇人论调。
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的建成,将严重削弱西方对中俄两国的战略影响力。
加速一个不受其控制的、强大的欧亚大陆经济圈的形成。
这才是美国真正慌张的根本原因。
未来属于谁?答案已经很清楚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从气急败坏的商业抱怨,到毫不掩饰的恐怖主义威胁,再到深藏其后的战略焦虑。
美国人对中俄天然气合作的反应,再一次将帝国主义的纸老虎本质暴露无遗。
公平竞争玩不过你了,他们就开始掀桌子;所谓的"软实力""巧实力"不管用了,就开始明目张胆地威胁要对你来硬的。
但是时代毕竟是不同了。中、俄、蒙三国领导人能顶住压力,坚定推进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
这本身就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美西方的政客和媒体们一厢情愿地设计,再也决定不了世界潮流的前进方向了。
我们才是代表了历史潮流和天下大势的正义力量。
没有任何反动势力可以阻挡我们的正义事业,美国也不行。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评估,这个项目将提升中国能源安全系数15个百分点。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计,项目年收入将达到200-250亿美元。
蒙古国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过境费收入可占其GDP的5-8%。
这种三方共赢的合作模式,正在为全球治理提供新的选择和方案。
预计到2030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可降低10个百分点。
到2035年,将形成稳定的欧亚能源供应体系。
长远来看,这将推动建立多极化的全球能源格局,合作共赢将成为主流。
面对美国人赤裸裸的恐吓,我们最好的回应,就是继续沿着阻力最大的方向,继续前进。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帝国主义者可以继续傲慢下去,但注定要引领天下大势和历史潮流的我们,绝不会被任何的恫吓或威胁遮拦。
结语
从威胁言论看到的不是强势,而是虚弱;从合作深化看到的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兴起,合作共赢正在成为主流,多极化世界已是大势所趋。
这样的历史性变化,对每个普通人意味着什么?你怎么看这场世纪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