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榜单,撬动餐饮行业新增长。
近期,一个全新流量入口,悄然在各个餐厅商家中出现。
作为一个27年的资深杭漂,张云峰在1999年便开起了属于自己的餐馆“张功馆”,在创业的这些年里,他一直坚持一条铁律——鱼头必须5年5斤以上,活鱼现杀,再配上独家秘制土酱、农夫山泉水和富春渔民古法手工制作的农家豆腐。
这份坚持,不仅让他的土烧鱼头卖出了300万份,同时也让他登上了高德扫街榜的状元榜。
“登上高德扫街榜状元榜,就像小时候得了全班第一,别提多高兴了!”张云峰为了庆祝挂牌,高兴地穿上厨师服回到灶台做起了当家菜土烧鱼头。
这之后,高德扫街榜也为张功馆带来了全新的客流。在于顾客聊天的过程中,张云峰发现最近店里不少新客都是冲着扫街榜来的,“多的时候可能十几二十桌都有。”
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阿里旗下高德地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
随后,其用户量在一天内便超过4000万,迅速成为国内最大的美食榜单之一。
仅仅上线两周,全国已有超过2000家餐饮店主动张贴“高德扫街榜上榜餐厅”招牌,榜单的影响力仍在快速扩散。
仅仅是一份榜单,究竟为何会有这样的魅力?
让营销回归“真实”
或许从更多真实的商家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东北开心饭庄是江苏镇江排名第一的东北菜馆。20年来,老板开祥荣和妻子每天都在店里起早贪黑的忙碌,能做到排名第一也并非因为什么诀窍,而是坚持“地道”二字。
“店里三分之一的食材都是从东北运过来的,其他的也都是每日新鲜采购。”因为这份“地道”,当地出租车司机只要一听“东北菜”三个字,就会自动把客人往开心饭庄拉。
但近年来,餐饮行业对线上平台的依赖度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是虚假评价,精修图片、刷分冲榜等问题一步步削弱着消费者对于商家的信任。
这对于不会营销的商家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在当下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早已经是过去式了,只是流量也越来越昂贵、越来越难得。开心饭庄之所以能开这么久,立足的根本是味道、口碑和服务,营销对于这样的商家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进一步增加客流;用不好,甚至多年积累的口碑都要被毁掉。
高德扫街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虽然本质上对于商家来说还是一种营销方式,但其核心的排名机制是基于用户真实出行和消费评价生成,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数据造假,为餐饮行业建立了新的公信机制。
这也意味着,榜单上的商家竞争核心再次回归“真实口碑”,而非单纯的投放和包装。那些没有足够的钱去做营销的中小商家,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
除了直接导流,榜单设计本身也颇具话题性。相较于不同于传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设立了更多维度分类,如“回头客榜”“本地人爱去榜”“烟火小店榜”“轮胎磨损榜”等等,不仅更反映消费者的真实喜好,也自带讨论属性。
江苏镇江东北开心饭庄老板喜迎“高德扫街榜”
在登上高德扫街榜烟火小店榜的挂牌当日,老板开祥荣专门请来了舞狮队来庆祝,还亲手把牌子挂到了大堂最显眼的位置。
作为老板儿子,也是开心饭庄继承人的开万全表示,登上“高德扫街榜”后,客流有了明显的提升,根据他的预估,现在店里差不多有三成客人是看了高德扫街榜专程导航过来的。“店里一接电话,就是高德地图来电,我看他们就是高德地图导航过来的。”
不仅如此,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年轻用户会分享自己打卡“榜单餐厅”的经历,带动二次传播。对商家而言,这种自发扩散更自然,更能提升门店的长期曝光度。“有时候顾客排队一两个小时都吃不上饭,我都害怕大家体验不是特别好。”开万全说到。
让“靠谱”被看见
在快速走红的背后,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高德扫街榜”为什么能赢得用户与商家的普遍认同?
过往,餐饮商家普遍关心一个问题是:自己投入精力经营,是否能在数字化环境中被消费者公平看见?
传统平台的“刷分”“买流量”机制,让不少小店即使有好口碑,也难以脱颖而出。高德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将真实出行到店与用户评价结合,形成更长期的信用资产。
这意味着,商家在榜单可以获得一个更客观、更可持续的排名。比如一些街边小馆,平时获取新客只能依靠口口相传,缺乏线上宣传手段,过去它们很难进入推荐榜单,但在“扫街榜”中,这类商家只要被真实用户持续光顾,就能凭借口碑积累获得曝光。
正如同样登上扫街榜的成都“何师烧烤”创始人碗均表示的那样,“这是我们顾客一脚脚走出来的荣誉,我们也不需要有人专门去运营,真的是用脚投票,而不是服务员去刷好评、去要好评、赠东西这样子来的。”
这次上榜高德扫街榜状元榜,何师烧烤创始人碗均专程从外地赶回来见证门店挂牌,她非常认可高德扫街榜“用脚投票”的逻辑,她说,一家餐馆要长久地走下去,顾客愿意来吃才叫好吃,“我们继续把心思用在服务上面,把顾客好的这口烟火气一直让它传承下去。”
碗均还发现,高德扫街榜这种通过顾客亲身到店打卡推荐的模式,可以带动小店的连锁反应,让越来越多的美食爱好者前来打卡。
这是因为,高德本身便是“出行即消费”的高频入口。用户导航去往某个地点时,往往自带“到店吃、顺路逛”的需求。这种场景天然促进餐饮消费的转化效率。
数据显示,高德已有过1.7亿日活用户,覆盖全国超过700万家餐饮点位,每天有约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AI搜索,导航到店目的地数超过1300万个。这意味着,消费者使用高德时,往往已经带着明确的消费意图。对于商家而言,这种“精准流量”比单纯浏览量更有价值。
其次,用户在高德搜索、导航、到店消费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消费路径,这意味着,商家的一次曝光都可能直接转化为客流,而不是停留在点击或浏览层面。
作为阿里巴巴体系的重要入口,高德还承接着来自阿里生态的流量和资源。餐饮服务不仅可以在高德内实现曝光,还能与饿了么等业务打通。这种生态协同,为商户提供了更丰富的增长路径。
不难发现,高德在榜单机制、普惠性、用户体验、生态联动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构成了中小商户选择信赖它的坚实理由。
激活整个生态
高德扫街榜的独创性,让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了20年,见多识广的顺德菜品牌滋粥楼创始人王伟都感觉新鲜和激动,“过去20年获得过很多美食相关的荣誉,高德扫街榜让我感觉非常新鲜,这是实实在在的荣誉。”
广州作为“中华美食之都”,状元榜上榜餐厅竞争尤为激烈。但滋粥楼不仅深深扎根在了广州,还走向了贵阳,一年光烧鹅就卖出12万只。
王伟透露,自己做顺德菜20年最大的成功秘诀,就是坚持“好吃是唯一的标准”,这与高德扫街榜不谋而合,核心逻辑很简单——真去过,真好吃,食客们“用脚投票”。
高德切入本地生活场景,改变了用户与商户的连接方式。导航与餐饮的结合,使得用户在规划出行时就完成了餐饮决策。这种“场景自带转化率”的特性,也为本地生活的竞争提供了一种更高效、更真实的发展方向。据了解,9月23日,高德宣布给全国所有餐饮商家免一年入驻年费,并为商家提供流量补贴、专属客服、智能收银等一系列数字化支持服务。仅9月23日当天,单日新入驻高德的餐饮商家数已环比暴涨631%,创造历史峰值。免开店费政策官宣三天,已收到超过15万家餐饮商家的入驻咨询。
更重要的是,“扫街榜”的意义不仅在于短期导流,更体现在长期趋势上。它代表了餐饮行业竞争逻辑的变化:从“流量驱动”转向“信用驱动”。
过去,商家能否获得曝光更多取决于广告投入,用户评价体系在信任受损后,难以形成长期参考。而高德的机制强调“长期信用资产”,即用户真实出行与持续评价的沉淀。这使得商家必须依靠稳定的口碑积累来维持竞争力,而不是依赖单次的投放。
这种变化可能对行业格局带来深远影响。老字号凭借多年积累的信任,能够在新的榜单体系中获得再发现;街边小店通过长期稳定的品质,也能建立起自己的信用资产;连锁餐饮则需要在保证规模的同时持续优化体验,以保持数据和口碑的优势。
从更深远的意义来看,高德的数据和榜单机制,在推动建立一种“行业级信用框架”。在这种框架下,商家的竞争力来源于长期经营的真实记录,而非短期包装。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行业透明度,也能引导更多商户回归菜品和服务本身。
以“扫街榜”为起点,高德不仅让本地生活业务快速进入了大众视野,更在用户、商家和行业层面带来了更为积极的改变。这背后,是以真实数据和普惠机制为驱动的本地生活新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