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博格在私域(XQ)里发了征集稿,毕竟私域已经运营快10年了。
要求:不限时间,不限字数,不限金额
主要是不同时点加入私域的朋友,一起聊聊投资感受,也是对自己投资的一个回顾总结。
投稿人:卡卡(化名),以下为投稿内容,所有内容没有作任何修改。
---------------------------------
大概是15、16年吧,我还在读研究生。
知乎日报里看到了XX老师写的投资理财相关文章,文章中用简单的模型量化了投资开始时间点、投资收益率对一个人财富的巨大影响,让我感受到人力资本增值的不可持续性和投资理财的重要性。这算是我的投资理财启蒙了,之后我积极学习各类投资理财知识,对躺着赚钱、复利奇迹、定投十年赚十倍等表述乐此不疲。
虽然后来证明想通过投资暴富真的很难,但这段时间还算有体系的学习为我后续的投资生涯提供了很大助力。
16年2月我第一次试水偏股基金。
定投了两支基金,一支是XX合润,一支是XX沪深300,用了支付宝智能定投策略,根据500日均线低了多投,高了少投。大概10个月赚了百分之20左右清仓了。
17年7月我参加了工作,到18年初积攒了些资金,刚好接触了且慢,开始跟投里面的基金组合,不久就遭受了贸易战的重创。好在每月都有增量资金,低位有筹码,也能坚持定投。
---初遇---
19年9月行情有些起色,基金公司又有动力搞活动了,9月23日XX基金在杭州花家山庄(这个环境是不是比最近汉堡团见面会的都好啊)举办了“赢在ETF,赢在未来”的活动。
活动上遇到了两个对我后续生活影响很大的人。
一个是伟伟,他帮我介绍了对象,后来真成了。
另一个就是望京博格。
那会儿博格的头衔还是绿巨人组合的主理人,这个组合我虽然对没跟投,但也在且慢里看到过,印象中收益率很能打。
彼时还没有投顾牌照的说法,且慢、蛋卷(现改名为雪球)、天天上基金组合百花齐放。
现场见到博格,这不就绿巨人本人吗,这块头、这长相,也就跟绿巨人差了个肤色。
博格老师的主要观点是:
因为受印花税和交易费率的影响,市场上负的超额收益一定高于正的,要规避自己为别人贡献超额收益。办法就是通过长期持有指数基金,降低持有和交易成本,这样几年积累下来就能跑赢百分之80的人;另外还强调了不要倒金字塔加仓。
当时很赞同博格老师讲的,就关注了望京博格投基公众号。
这几年博格老师的投资哲学还是有些变化的,从彼时“躺赢”和“选好基金,趴着不动”,微调为了高位适度调仓。
回去了之后,结合这个活动上各路大V的发言自己也创建了个组合“大富神”。
看基金成分就知道这个组合受望京博格影响挺大的,组合从创建到现在的净值是1.43,只有一个投资者(哈哈就是我自己买了1000块),但投资者的收益率只有1.21,因为我是组合创建了一年之后才买。
这就应了博格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基金涨了不等于投资者赚钱了。
---入圈---
20年底因为要买房(当初学的理财知识唯独没学怎么买房,这是亏的最多的),我清仓了定投了3年的所有基金,收益率约25%。
我需要为后续增量的资金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而清仓后市场高歌猛进了一段,投资难度比之前高很多。
每天看望京博格公众号的文章,他的收益率要比我的高很多;我也是做软件开发的,望京博格讲之前编程的经历能看出来他编程水平也高。
总而言之博格像一个在平行世界里更强的自己,就萌生了买私域(XQ)跟车的想法。
于是我在21年1月22日加入私域(XQ),成为了第3654号星友。
博格对港股是有偏爱的,之前的高收益率也得益于港股。
但是从我加入私域(XQ)之后市场就不再偏爱港股了,受瑞信财务造假等因素影响,中概彻底变中丐,巧的是恒生国企和恒生指数在中丐受重创之前刚好纳入了中丐相关公司作为成分股。后续3,4年港股都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当然A股后续也不行),也就最近一年多才有所好转。
博格的私域(XQ)也一度人气惨淡,23、24年时我每次跟车顺手点个赞,就蝉联了多月的最活跃星友,跟现在的一条帖子一百个赞那是天差地别。
但我一直在坚持跟车,除了有几次弹尽粮绝的时候,只要博格发车我就跟。
我在私域(XQ)里回复到“博格jump,i jump”,译为博格发车,我就跟。
能坚持下来,一是我相信博格,认可他的投资理念和水平,不会自己过度“思考”。
我也接触到很多喜欢自己“思考”的朋友往往都是跟车的不涨,涨的没跟车)
我也经历过一轮熊牛,明白市场下行的时候没人能逆势赚钱,只有低位敢买未来才能不追高,才可能赚钱;二是我跟车的金额没有设置的还算合理,现金流整体是能覆盖跟车的。
博格最新的跟车模板里也大致说了下后续跟车计划,也是帮大家更好的规划资金吧。
---重逢---
最近一年,市场又好了起来,大家又都有钱投资了,博格粉丝们的活跃度也上来了,我的账户也在净值飞涨。
6月,胖姐和博格开始筹备汉堡团交流活动,终于在8月9日来到杭州,我见到了胖姐、也再次见到了博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