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今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说起,大豆一直是两国贸易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过去几年,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几乎占了美国出口的大半份额。然而,随着贸易战的升级,中国突然减少了购买,转而从巴西和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进口大豆。
到了2025年的秋季,美国大豆大丰收,但中国却完全没有采购,导致美国的订单完全归零。这让美国农民急了,库存堆积如山,价格一路下跌。因为关税的加成,美国大豆的成本对中国买家来说已经非常高,谁还会继续买呢?
美国的中西部大豆种植区情势更加严峻,农民们把大豆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去年中国还进口了大量美国大豆,但今年春季开始就没有新的订单了。巴西和阿根廷的产量提升,价格稳定,质量也还过得去,天然吸引了中国买家。这样一来,美国的大豆滞销,农民的收入大幅下降。很多农场主开始尝试寻找其他出口市场,但即便是欧洲和亚洲一些小国,也无法填补中国市场的巨大空缺。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今年前九个月,对华大豆出口量比去年减少了七成多。
特朗普政府看到这种局面,急了。10月2日,特朗普公开发声,指责中国故意不买美国大豆,拿这个问题当作谈判筹码,损害了美国农民的利益。他表示,自己准备和中国领导人会面时,强烈要求他们增加大豆采购。特朗普一直以来在贸易战问题上非常直言不讳,2018年贸易战爆发时,正是因为大豆问题引发了轩然大波,现在2025年,历史又重演了。
同一天,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出来发表了意见,他指责中国将美国大豆农民当作贸易谈判的工具,认为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他还强调,美国的农民大多数支持特朗普,暗示媒体很快会看到中国开始购买更多的大豆。贝森特的言论把责任全推给中国,指责中国故意卡住了美国的农产品。媒体一报道,贝森特的话立即引发广泛关注。美国财政部的数据也显示,今年美国大豆几乎没有出口到中国,而巴西的大豆订单则一片火爆,中国转向南美市场,进口了大量大豆。
这背后,实际上是贸易战不断升级的结果。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加征关税,甚至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到145%。这让中美关系再次紧张。关税一加,美国农产品的出口首当其冲,尤其是大豆。中国也开始寻找替代供应商,巴西的大豆产量稳定,运输也顺畅,而阿根廷与中国的新协议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选择。美国农民的库存不断积压,价格下降超过20%,很多农场不得不减少生产或转种其他作物。
贝森特的话可谓是恰到好处,他不仅抨击了中国,还预告了政府的下一步行动。他透露,10月7日会公布一项农民援助计划,预计总金额会非常庞大,类似于以前的纾困措施。这项计划将会支持大豆生产商,包括补贴库存和贷款延期。贝森特还表示,几乎所有美国与外国的贸易协议中都会涉及农产品采购,所以他认为其他国家最终会填补中国的空白。然而,现实是,欧盟和日本的需求有限,美国的大豆替代市场发展得并不快。
此外,大豆问题还牵涉到阿根廷。9月底,有媒体曝光了贝森特的一条泄露短信,内容中提到中国从阿根廷购买了至少10船大豆,这让美国农民更加感到焦虑。特朗普政府本来是想通过支持阿根廷来加深两国关系,但中国的大豆订单让阿根廷农民受益,而美国却雪上加霜。短信中还提到,这让中国在谈判桌上的筹码更多了。贝森特当时在阿根廷谈判,不小心泄露了手机内容,媒体迅速报道,结果让白宫陷入了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