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界面新闻
文 | 财天COVER 张向阳
编辑 | 吴跃
01 A股饮料巨头,再次冲刺港股
10月9日,被称为“A股能量饮料第一股”的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继续冲刺能量饮料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早在今年4月,其就向港交所递交过上市申请,不过,招股书于10月3日失效。
在“A+H”上市潮中,东鹏饮料似乎很着急,申请资料失效后,立马再次递交申请。东鹏饮料称,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完善产能布局和推进供应链升级;推进全国化战略,拓展、深耕和精细化运营渠道网络;拓展海外市场业务,探索潜在投资和并购机会等。
H股上市时间还未知,但在A股,东鹏饮料近两年很受宠。
截至10月10日收盘,东鹏饮料每股报收311.68元,总市值为1621亿元。拉长时间线看,东鹏饮料已连涨三年,2023年小幅上涨,2024年涨超80%,今年以来又涨了超27%。
在饮料行业,只有重回5000亿港元总市值的农夫山泉,股价涨幅可与东鹏饮料相提并论,同期康师傅、统一、承德露露等饮料界的大小巨头,股价表现均逊色不少。
东鹏饮料风光的背后,自然有业绩的支撑。
2025年上半年,东鹏饮料实现营业收入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实现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东鹏饮料已经连续5年在上半年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同比两位数增长。
回看近几年,东鹏饮料可谓取得了跨越式增长。
2023年,东鹏饮料全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就超过了百亿,且超过了2023年全年;2024年营收最终超过150亿元,且净利润增长超60%;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超过百亿元。
可以说,近三年,东鹏饮料达成百亿营收所用的时间,在按季度减少。
对于业绩的持续高增长,东鹏饮料解释称,主要原因有两点: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通过精细化渠道管理,不断加强渠道运营能力,继续加强冰冻化建设,提高全品项产品的曝光率、拉动终端动销;与此同时,公司还积极探索了多品类发展。
从2024年开始,东鹏饮料加大了对北方市场的投入。此前,基于当地竞品态势、较高的建设成本等考量,东鹏饮料将北方市场放在相对靠后的战略位置。
2024年,东鹏饮料的几大区域市场增长都很快,尤其是华北区域,营收18.56亿元,增幅达83.85%,占比升至近12%。2025年上半年,华北区域营收增幅为73.03%,在各区域市场中增长最快,且占比已升至15.91%。
东鹏特饮是东鹏饮料的核心产品,但新的增量,也有其他产品的功劳。
从2024年开始,东鹏饮料全面实施“1+6”多品类战略。在东鹏特饮之外,东鹏饮料已陆续推出电解质饮料补水啦,即饮咖啡饮料东鹏大咖,茶类饮料乌龙上茶、鹏友上茶等,还有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品海岛椰椰汁,预调鸡尾酒VIVI等。
2025年上半年,东鹏饮料的能量饮料收入83.61亿元,同比增长21.92%,占比从上年同期的87.23%降至77.91%。作为第二曲线培育的非能量饮料板块,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上半年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
02 补水啦半年营收15亿
在2023年年报中,东鹏饮料营收按产品划分为两个板块:东鹏特饮、其他饮料。但从2024年上半年开始,东鹏饮料首次将补水啦从“其他饮料”中单列出来披露收入。这说明,补水啦的地位已开始变得举足轻重。
2025年上半年,补水啦收入14.93亿元,同比增长约214%,占比由上年同期的6.05%升至13.91%。反观2023年上半年,补水啦营收仅1.25亿元,占比还不到2.3%。
除了东鹏特饮与补水啦,东鹏饮料布局的其他饮料,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8.77亿元,同比增长约66%,占比升至8.18%,虽然表现也还不错,但是远不及补水啦这一单一品类。
补水啦属于电解质饮料,是东鹏饮料2023年1月推出的新品。此前,在中国电解质饮料市场,元气森林旗下的外星人占据了最大的份额;进入中国市场多年的日本品牌宝矿力水特次之;后面还跟着农夫山泉旗下的尖叫、达能旗下的脉动、百事公司旗下的佳得乐、怡宝旗下的魔力等。
近几年,电解质饮料市场快速发展。作为新秀,补水啦的迅猛增长,使得电解质饮料的竞争格局发生着变化。
东鹏特饮被称为“红牛平替”,正是由于其极具性价比。补水啦能成为东鹏饮料的第二曲线,其实是在复制东鹏特饮的成功秘诀——极致性价比的战略与一元乐购的营销策略。
补水啦的主要竞品——外星人、宝矿力水特的500ml装,在线下的零售价一般在6元左右,脉动电解质饮料600ml装线下零售价也在6元价格带,补水啦的售价却比同行主流产品要低。
补水啦常见的包装规格有两种:小瓶是555ml装,大瓶是1L装。在线下商超、小卖部,小瓶装零售价为4元左右,大瓶6元左右。也就是说,外星人、宝矿力水特600ml装的零售价,与补水啦1L装的零售价是一样的。
如果仅以价格与容量来比较的话,补水啦的优势很明显。与此同时,依托于东鹏特饮的渠道,补水啦很快就出现在全国多地的货架上,且还有系列促销活动。
被东鹏特饮玩转的开瓶有奖、扫码领红包等营销手段,同样被补水啦“复制”了。
补水啦有两种中奖形式,一种是“一元乐购”,另一种是扫码赢红包。尤其是在一元乐购方面,补水啦一开始的中奖率极高,有人连续中6瓶,有人甚至中了更多。高中奖率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也产生了传播效应,时常有“喝不完,根本喝不完”的声音。
上半年,东鹏饮料推出了“小补水”系列380ml新品,凭借便携特性覆盖学校、家庭、会议等多类场景,拓宽了消费场景;针对零食量贩等特定渠道,东鹏饮料开发了900ml补水啦。此外,东鹏饮料还推出了无糖系列补水啦。
03 大股东频频减持
股价与业绩在上涨,第二曲线也成长起来了,现在又冲刺港股上市……属于东鹏饮料的财富故事,还在继续上演。
自从东鹏饮料上市后,林木勤、林木港兄弟就成了各大财富榜的常客。
出生于1964年的广东汕尾人林木勤,是东鹏饮料的实际控制人。林木勤是东鹏饮料的董事长、总裁。其弟林木港是董事、执行总裁。东鹏饮料的背后,林木勤家族多人持有股份,包括林木港、其子林煜鹏、其侄子林戴钦。
在2024年10月底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胡润百富榜》(统计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30日)上,林木勤、林煜鹏父子的财富为510亿元,排在榜单第74位。
截至2025年6月末,林木勤直接持有东鹏饮料49.74%的股份,林木港直接持股5.22%,与林木勤、林木港是叔侄关系的林戴钦直接持股5.22%,此三人合计直接持股60.18%。此外,鲲鹏投资持有东鹏饮料5.06%,林木勤与儿子林煜鹏合计持有鲲鹏投资超63%。
根据10月10日收盘总市值计算的话,林木勤、林煜鹏父子的持股市值超850亿元,整个林木勤家族的持股市值更是超1000亿元。
在一波波减持中,东鹏饮料其他股东的财富效应,也在放大。
2022年5月,东鹏饮料上市一周年,持有东鹏饮料9%股份的第二大股东——天津君正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就公告拟减持,但期内并未减持。
此后,君正投资于2022年9月、2023年1月、2024年1月、2024年7月分别公告了减持计划,减持期内分别套现约2.50亿元、6.79亿元、18.96亿元、13.26亿元。从2022年9月到2024年10月,四个减持期后,君正投资累计套现约41.51亿元。
此次减持完成后,君正投资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不过尚持有东鹏饮料3.5846%的股份。
2025年半年报显示,君正投资报告期内仍在减持,截至6月底,其早已经掉出东鹏饮料前五大股东行列,变成了第八大股东,持股比例已降至1%。
君正投资于2017年前后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的方式投资东鹏饮料,投资金额合计约3.56亿元。可见,君正投资对东鹏饮料的这一笔投资,收益实在丰厚。
其实,君正投资的背后,是加华资本及其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宋向前。宋向前是创投圈知名大佬,长情于消费赛道。此外,君正投资还吸引了多家A股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实控人的参与,比如,洽洽食品及其实控人陈先保、巴比食品、加加食品等。
对于君正投资而言,资本向来逐利,减持套现自然无可厚非。
不过,东鹏饮料董监高也在减持。
2023年5月刚一解除限售,东鹏饮料就公告,其股东鲲鹏投资、蔡运生、李达文、东鹏远道、陈义敏、彭得新、黎增永、刘美丽、东鹏致远、东鹏致诚、刘丽华、蒋薇薇、卢义富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8.94%。
彼时,刘美丽、李达文、刘丽华、卢义富、蒋薇薇、蔡运生、陈义敏、黎增永均为东鹏饮料董监高,鲲鹏投资持股5%以上,其背后主要为林木勤家族,而东鹏远道、东鹏致远、东鹏致诚背后也有林木勤。
2023年12月,减持期满,上述股东及董监高共计套现约13.69亿元。
2025年2月,东鹏饮料再度公告称,持有公司约6.44%股份的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38%。5月,此次减持终止,减持期内,共减持近1.38%,减持总金额19.08亿元。截至公告日,鲲鹏投资持有比例还有约5.06%。
尽管股东们都以“自身资金需求”为由减持,但频频高位减持仍引发了广泛讨论。
虽然鲲鹏投资合伙人林木勤及林煜鹏承诺不参与上述鲲鹏投资的减持,但是,通过分红,林木勤家族已经收获颇丰。
Wind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东鹏饮料已分红7次,累计现金分红约66亿元。从持股比例来看,超过63%分红被林木勤及其家族收入囊中。
下一篇:大疆降价,惹怒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