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于虚拟货币的严格管控,其深层原因或许能从最近美国的一桩大案中窥见一斑。不久前,美国成功捣毁了柬埔寨一处大型“杀猪盘”诈骗团伙的老巢,并查获了幕后主脑持有的高达12.7万枚比特币,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计算,价值高达150亿元人民币!这一行动直接导致美国政府持有的比特币总额暴增四成。
然而,这起事件与中国对虚拟货币的严格监管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一位在美国从事代码开发的码农朋友的故事,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点。
这位朋友并非通过炒币发家,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虚拟货币的“造币厂老板”,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操作起来却并不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是发行虚拟货币。借助开源代码,稍加修改,便能在以太坊等平台上轻松创建出各种各样的虚拟货币,例如“喵喵币”、“狗狗币”等。而区块链技术的唯一作用,便是证明这些虚拟货币的总量是固定的,从而为后续的收割行为准备好工具。
接下来是制造市场。相较于国内,国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准入门槛较低。因此,只需搭建一套简单的交易所,包含前端和后端代码(甚至可以直接利用开源代码),便可以开设二级市场。此时,发行者手中掌握着所有发行的虚拟货币,可以随意操纵价格,使其上涨到任何想要的价位。例如,只需在交易平台上以1000元的价格挂出一笔成交单,行情软件上便会立即显示该虚拟货币的价格已飙升至1000元,其原理与股市中拉涨停板的手法如出一辙。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便是收割。如果认为将价格拉升至1000元就万事大吉,那就过于天真了。此时,期货和期权交易便会粉墨登场。期货本质上是一种远期合约,即对未来价格的赌博。发行者掌握着现货,在期货市场中,无论是做多还是做空的投资者,都难以逃脱被收割的命运。做空者手中没有现货,到交割日只能被迫从发行者手中高价平仓,相当于帮助发行者抬高价格。而做多者则只能乖乖地高价买入虚拟货币,让发行者成功套现离场。如果市场交易不够活跃,还可以引入期权交易,进一步刺激交易量。这套路与几百年前的郁金香泡沫如出一辙,只不过是换了一件马甲而已。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虚拟货币交易甚至不需要实体交易所,几台服务器便能支撑起整个交易体系。相较于股市割韭菜还需要上市公司作为依托,虚拟货币则连“韭菜根”都省去了,直接贩卖空气。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是技术创新的体现。但仔细想想,区块链除了能够证明“这个币是我的”之外,还能做什么呢?交易所不需要盖楼,期货市场也不需要仓库。投资者购买的,仅仅是一串毫无实际价值的数字而已。
中国之所以禁止虚拟货币,正是因为看穿了其本质——这不是金融创新,而是降维打击式的收割工具。普通投资者参与其中,无异于手持菜刀进入枪战现场,毫无胜算。
这是否让你感到扎心呢?曾经人们认为“加密货币代表着未来”,但现在看来,所谓的未来,不过是镰刀和待割的韭菜。
因此,当有人向你兜售“虚拟货币能让你一夜暴富”时,请务必保持警惕。虚拟货币这潭水深不见底,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其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