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在铁矿石领域迎来了一个关键节点。10月23日,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矿区首次通过中国承建的铁路向大西洋港口运送铁矿石,该矿区的品质属全球顶尖,凝聚了中国近二十年的投入。
同一天,澳大利亚主要铁矿企业BHP宣布,对华铁矿石交易中将有30%以人民币结算。这一决定受到国际市场广泛关注。
从更长的视角看,这标志着人民币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的地位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中国而言,这也是历经长期努力后,在重要资源领域获得的新突破。
1
时间倒回到2003年,那会儿中国刚入世贸,全国上下大搞基建,对钢铁的需求简直是天文数字。咱们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海运铁矿石,超过七成都是我们买的。可就是因为太依赖,咱们硬生生被澳大利亚的矿企给“卡了脖子”。
你想想,人家BHP挖一吨矿才花十几二十美元,转手就能按一百多美元的长协价卖给我们。到了2021年,更离谱,直接飙到两百美元一吨!利润率高达一千多,跟抢钱没两样。
更气人的是,人家的矿场卡车司机,一个月能赚八万人民币,而我们中国的钢铁企业,2024年的平均利润率才0.71%。你炼一吨钢挣的钱,还不够买杯奶茶的!这叫什么事儿?
为啥会这样?表面上是靠一个叫“普氏指数”的东西来定价,听起来挺中立吧?可实际上,这指数背后,是华尔街的资本在操纵,跟BHP这些矿企穿一条裤子。咱们国内的钢企呢?当时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为了抢矿,互相抬价,结果就成了人家澳大利亚人的“提款机”。
最憋屈的,莫过于2009年的“力拓间谍门”。那会儿,力拓的高管,竟然收买咱们钢企的人,把我们的谈判底线全都摸清楚了,导致我们国家损失了超过七千亿人民币!这哪是生意,这简直是明抢。
2
吃够了亏,也该醒悟了。2022年,中国成立了专门的矿产资源集团,整合了国内钢铁企业的采购需求,形成了统一的采购平台。这一举措被外界视为中国在铁矿石交易领域的重要布局。
2025年8月,该集团在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BHP的谈判中,提出了每吨82美元的现货价格,较原先的长期协议价降低了约25%。在BHP拒绝这一报价后,中方于9月30日宣布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计价的BHP铁矿石。这一决定导致多艘货轮滞留港口。
仅一周后,BHP改变了立场,同意将其30%的现货交易转为人民币结算。这一进展是中国长期战略的成果。
此前,巴西淡水河谷于2017年率先与中国开展人民币结算,力拓在2019年跟进。澳大利亚FMG公司在中国钢企入股后,也深化了与中方的合作,并于2025年从中国银行获得了142亿元人民币贷款。
在四大国际矿商中,BHP是最后接受人民币结算的企业。与此同时,中国在非洲几内亚开发的西芒杜铁矿项目也为其增加了谈判筹码。
3
西芒杜铁矿,那可是号称“全球铁王”,储量巨大,品质极高。它的第一批矿石,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就能运到中国。最关键的是,这个矿山,从开采到配套的铁路、深水港,全部都是咱们中国企业主导开发的,用的是咱们中国的技术标准。
这意味着咱们对这个矿山拥有“矿山-铁路-港口”全产业链的控制权。以后,每年1.2到1.5亿吨的产量,基本上就相当于BHP卖给咱们的全部量了。
与此同时,咱们国内的能源革命也在悄然改变钢铁行业。光伏、风电搞得风生水起,很多时候电太多用不完,就成了“垃圾电”,电价低到不行。
用电炉炼钢,以前不划算,现在成本降下来了,利润就有了。2024年,我们回收了2.5亿吨废钢,用电炉炼钢,能大大减少对铁矿石的需求。
预计到2030年,废钢回收量能达到4亿吨,那就能减少1.5亿吨的海外铁矿石需求。这“以废代矿”,简直是从根子上动摇了澳大利亚的垄断地位。
4
BHP接受人民币结算,这可不仅仅是做生意那么简单。你想想,全球铁矿石一年交易额一万多亿美元,以前八成都是用美元结算。现在人民币一旦渗透进去,那对美元的霸权,绝对是致命一击。
更绝的是,咱们还搞了个“去美元化”的闭环。BHP拿到人民币之后,可以直接在香港、新加坡这些离岸人民币市场,兑换成澳元或者英镑,完全不用经过美元中转。这不仅省了手续费,更直接把美元从交易链条里踢了出去。
这背后,靠的是咱们强大的金融基础设施,它就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这系统现在已经覆盖了185个国家,2025年一季度的处理量,同比增长42%。
在金砖国家的贸易结算里,人民币的占比甚至高达70%。深圳前海的巴西大豆交易、上海的LNG人民币结算,都在证明这套系统的可行性。
5
当然,光有经济和金融的手段,还差点意思。当BHP在谈判桌上还想耍赖的时候,咱们的行动,给出了最明确的信号。
2025年2月,咱们055型驱逐舰“遵义舰”编队,穿越菲律宾群岛,直接开到了澳大利亚东海岸150海里外,搞起了实弹演习!这万吨大驱,搭载的可是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能覆盖悉尼这些澳大利亚的核心城市。它那112个垂直发射单元,看了都让人心里发怵。
到了9月30号,中矿集团宣布暂停采购当天,咱们海军又在南海进行了大规模巡航。这跟菲律宾、澳大利亚在黄岩岛附近的联合演习,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以战止战”的策略,效果那是立竿见影。BHP妥协之后,美国也没敢吭声,没派航母来施压,更没启动制裁。就像专家说的那样:“当中国同时拥有超级买家的地位、替代资源供应和军事威慑能力时,美国的霸权干预,已经无计可施了。”
6
2025年的这场铁矿石大战,本质上就是咱们中国从“世界工厂”变成“全球甲方”的一个缩影。当我们不再只依赖一家供应商,当人民币能用来买卖大宗商品,当咱们的海军能在人家家门口常态化巡航,曾经那个被压榨的“价格接受者”,终于掌握了话语权。
这还不是终点,只是一个新的开始。随着西芒杜铁矿的全面投产,电炉炼钢的普及,以及CIPS系统的不断完善,一个以人民币为核心的全球资源贸易体系,正在一步步成型。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告诉我们:真正的大国崛起,从来不是靠嘴上抱怨,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金融创新,以及那份说一不二的军事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