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的黄金市场,早已没了年初的争议。
伦敦现货黄金一度冲上4218美元/盎司的新高,比起年初不到3000美元的水平,半年多时间涨超40%。
那些年初还在唱空黄金的声音早已消失,做空的投资者大概率被市场击穿了仓位,而曾经最乐观的机构也被狠狠打脸,年初他们喊出的“2025年破3500美元”。
如今看来保守得可笑,高盛已经把2026年底的预期上调到了4900美元。
这轮自1979年以来最强的黄金涨势,根本上是全球对“混乱”的用脚投票。
央行带头买金,美元信用裂了道缝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冻结俄罗斯数千亿美元海外资产的操作,成了压垮美元信用的关键一锤。
在此之前,全球央行每年购金量平均也就469吨,可2022年直接飙升到1136吨,创下55年来的纪录。
更关键的是,这股购金潮根本停不下来,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购金超1000吨,2025年一季度中国、波兰、土耳其三国购金量就占了全球一半以上。
中国央行的动作很有代表性,从2024年11月重启增持后,已经连续八个月买金,到2025年6月末黄金储备规模达到7390万盎司,约合2298.55吨。
央行们可不是跟风炒作,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点透了其中的门道:黄金是少数不受单边制裁影响的非主权信用资产,在美元信用弱化的当下,配黄金就是给外汇储备上“安全锁”。
美元信用的裂痕早不是新鲜事。
美国国债已经堆到38万亿美元,每年光利息就得付1.2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5万亿。
要知道2024年中国A股5412家上市公司的总利润加起来才5.22万亿,还不够美国付一年利息的。
再加上9月美联储重启降息,美元的吸引力更是打了折扣,黄金这种天然的美元对冲资产自然成了香饽饽。
黄金越乱越值钱
为啥黄金能在混乱中一飞冲天?投资圈里早有理论能解释,就是塔勒布在《反脆弱》里说的道理:有些东西越受冲击越强大,黄金就是典型。
普通投资者容易搞混“坚韧”和“反脆弱”。
就像塑料杯摔不碎是坚韧,但不会因为摔一下变得更好;而黄金就像肌肉,压力越大越强壮。
2025年国庆假期那波上涨特别典型,美国政府停摆、美债危机又起,再加上日本选举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多重风险一叠加,黄金直接冲破4000美元关口。
后来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停火,金价才稍微回调了点,但很快又涨了回去,这就是“反脆弱”的威力,风险越大,它越值钱。
巴菲特和芒格一直瞧不上黄金,觉得它不生息,长期收益不如优质股权。
这话在稳定年代没毛病,黄金确实有强周期属性,历史上也曾有过连续十几年下跌的情况。
但现在不一样了,美元信用弱化是长期趋势,黄金没有“内涵价值”的枷锁,反而成了优势,在美元贬值时能彻底放开了涨。
桥水基金的达利欧看得更明白,他说现在的黄金行情和上世纪70年代很像,还建议投资组合里该放15%的黄金来对冲风险。
散户懂道理却赚不到钱
有意思的是,很多投资者明明看懂了趋势,却没赚到钱。
不少老股民早从俄乌战争里嗅到了黄金牛市的气息,但手里的仓位少得可怜,顶多买点场外ETF,看着金价一路狂飙只能拍大腿。
这背后是“价值投资”思维的惯性束缚。
长期以来,A股投资者习惯了盯着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市盈率,对黄金这种不生息的资产天然有偏见。
就像有人总觉得买红利股踏实,可真遇到系统性风险,红利股顶多让你少赔点,根本赚不到超额收益。
2025年8月到10月,黄金单月涨超25%,那些抱着“低波动”资产的投资者,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还有人被“美元终结论”带偏了,觉得央行购金就是要取代美元。
其实这是个误会,美元还是全球最主要的结算货币,央行买金更多是为了优化储备结构,不是要彻底抛弃美元。
但即便只是美元“唯一霸权”的终结,已经足够支撑黄金走一波大牛市了。
结语
现在市场上已经开始流传“年初不买金,一年都白忙”的说法,甚至有人把黄金比作20年前的中国房地产,觉得会涨成“全民信仰”。
但再疯狂的行情也逃不过周期,历史上两次黄金大牛市的结尾都很惨烈,投机者往往血本无归。
就算机构集体看多,风险也藏在细节里。
中国银行研究院的王有鑫提醒,黄金价格受地缘风险、资金流动等多重因素影响,短期波动从来不小。
2025年10月9日金价就因为停火消息回落过,获利资金出逃也会引发震荡。
而且央行购金是长期战略,不是短期涨跌的绝对信号,2012到2016年央行持续买金,金价不还是跌了好几年。
乔治·马丁在“混乱不是深渊,混乱是阶梯”后面,跟着一句更实在的话:“试图攀爬这座阶梯的人,绝大多数都失败了。”
现在的黄金市场就是这样,它确实在混乱中成了香饽饽,但不是谁都能抓得住机会,更不是谁都能全身而退。
说到底,金价突破4000美元不是结束,而是全球经济进入“高波动时代”的信号。
黄金的暴涨,本质上是大家用真金白银为“不确定性”买单。
至于这波行情能走多远,或许就像专家说的,只要美元信用弱化、地缘风险这些核心逻辑没变,黄金的故事就还没讲完。
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比起追高,更该想清楚:自己到底是在做长期配置,还是在赌一把短期的疯狂?毕竟周期永恒,没有永远上涨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