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的夜晚,法尔胜(000890)突然宣布,将以现金方式出售旗下中国贝卡尔特钢帘线有限公司10%的股权。消息一出,市场瞬间炸开了锅——这笔交易,意味着法尔胜将彻底退出这个合资项目。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QFII在三季度新进重仓18股,增持11股,减持8股。投资者的热情明显向科技股倾斜,锂电池、商业航天、芯片板块尤为抢眼,仿佛一场资本的盛宴正在上演。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声音此起彼伏,前者指出中国股票资产仓位仍处于低位,而后者则大胆预测,主要股指将在2027年底实现30%的涨幅。氛围一片看多,市场情绪攀上高峰。
然而,市场的热度与法尔胜的资产出售形成了鲜明对比。海外资金涌入与法尔胜撤资,究竟是市场结构调整的必然,还是某种风险信号的释放?这其中的矛盾令人深思。
与此QFII和北向资金在市场上的动作频频,有11只股票同时获得两者加仓,铂科新材、中材科技等股票持股环比增长超400%。这股资金潮,显然瞄准了新兴产业的未来。
尤其是铂科新材,其持股量环比增长868.82%,跃升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东,巴克莱银行、瑞士联合银行也纷纷进入。资本的疯狂追逐,背后是对芯片及新能源领域的极大信心。
电力设备行业同样受宠,三只股票受到外资加码。这反映出国家电网投资持续加码的政策红利,4200亿的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额,成为市场增长的有力支撑。
星网宇达的业绩扭亏为盈,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0.38亿元,第三季度更是单季盈利0.54亿元。其惯性导航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智能交通等领域,技术优势逐渐显现。
这些业绩数据的背后,反映了市场结构正在悄然发生深刻变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传统企业与新兴力量形成鲜明对比。
海外资金的大举入场,不仅是看好中国经济韧性,更是对政策环境和消费回暖的信心体现。高盛提及的政策窗口和低估值,成为资本重新配置的关键推手。
但法尔胜的重大资产重组却像一声警钟,提醒市场并非一片坦途。企业的战略调整,或许预示着行业整合的加速,也可能是国际合作模式的再平衡。
海外资金与本土企业之间的博弈,正日益复杂化。资本流向科技和新能源,传统资产逐渐被边缘化,这种分化趋势将如何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2025年的中国股市,既有政策激励、资金涌入的繁荣,也有企业战略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市场的热络背后,是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
未来几个月,法尔胜的资产重组进展,将成为市场风向标之一。它是否会引发更多企业跟进,还是成为孤例,尚待观察。
与此QFII和北向资金的加仓动作,是否会推动新兴产业迎来更大爆发,也将影响市场整体走势。投资者需保持清醒,警惕风险的同时把握机遇。
中国经济的强韧与政策的持续发力,依然是支撑资本市场的底气。但变革期的阵痛与不确定,也提醒我们,市场远非单线攀升。
这场关于资本、产业与政策的博弈,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故事,值得我们一步步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