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近年来的经济形势相当严峻,尤其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德国的经济就像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德国过去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维持能源供应,但一旦俄罗斯切断供应,德国只得转向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导致价格飙升,工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到2023年,德国制造业的订单下降了5.9%,其中像大众和宝马这样的汽车巨头也面临着供应链的严重问题。虽然2024年德国经济总算小幅增长了0.2%,但是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几乎没有起色,数据几乎为零。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报告,德国的工业产出在2025年8月再次下降,尤其是汽车生产大幅萎缩。 在德国政治方面,2025年2月23日,默茨带领党派赢得大选,5月6日他通过了议会两轮投票正式成为总理。虽然他在第一轮投票时失败,党内也发生了剧烈的争执,但最终他以325票顺利通过了第二轮。在刚上任没多久,默茨便迎来了特朗普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的压力。特朗普自1月就职以来,4月就宣布对欧盟商品加征8.4%的关税。到8月,德国对美出口大幅下滑,降幅达到20%,创下四年来的新低。 德国的支柱产业——机械和汽车制造业,受到关税冲击最为直接,经济学家预测,德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停滞,甚至是零增长。面对这种困境,默茨在2023年9月17日的议会预算演讲中表示,德国不仅要应对保护主义和高能源成本的双重打击,还需要修改宪法中的债务刹车条款,扩大借款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防事业。他提议通过500亿欧元的刺激计划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德国经济顾问委员会在4月警告,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德国将可能进入衰退。联邦银行在10月的报告中也指出,政府需要扩大借贷空间,才能有效应对目前的经济困境。 与此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自2023年起便开始呼吁“欧洲战略自治”,意思是欧洲不应仅仅跟随美国,而应该有独立的决策权。但在同一时期,德国却依然支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她在2023年7月18日连任成功,并于12月1日启动了第二个任期。冯德莱恩积极推动与美国的能源合作,并于2025年7月签署了一个贸易协议,欧盟承诺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以换取部分商品的零关税进入欧洲市场。然而,这个协议显然不对等,美国甚至还对欧盟钢材实施配额限制,导致德国经济部预估可能会损失上千亿欧元。 为了应对这种不对等的贸易状况,默茨在2025年10月的欧盟峰会前发声,呼吁欧盟进行全面的经济改革,否则欧洲将沦为外部力量的工具。默茨与马克龙在9月进行会晤,讨论了欧洲数字主权的问题,并计划于11月举行峰会,设定独立的科技标准,避免过度依赖美国平台。 德国的工业寒冬持续多年,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接二连三地出台,尤其是8月美国加大了对欧盟钢材的限额,导致德国的出口额预计再次下降1.5%。为了应对这一压力,默茨召开了汽车业峰会,与大众和宝马的领导人讨论与中国的合作,并计划加大技术投入以提高竞争力。同时,欧盟委员会于10月14日出台新规,要求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时必须分享技术,以期缓解与中国的贸易逆差。 中欧关系逐渐紧张,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直接影响了欧洲的供应链。默茨强调,欧洲应该学习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的策略,通过一体化来增强话语权,避免总是受制于所谓的“共同价值观”。冯德莱恩在这方面立场摇摆,一方面支持美欧能源协议,另一方面拒绝特朗普要求对印度和中国加征100%关税的提议,表现出一定的抵抗。 默茨、马克龙和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2025年10月21日签署了联合声明,要求欧盟审视现有的法规,并制定政策以提升竞争力。德国联邦银行建议增加借贷额度,而默茨则提出了债务改革方案,计划通过特别基金注入5000亿欧元以刺激经济增长。此外,欧盟19国领导人联合呼吁减少法规限制,默茨成为这一倡议的领军人物,但马克龙的国内支持率下滑,法国政局动荡,影响了他在欧盟的领导力。 2025年7月13日,德国财政部长表示,欧盟应为反击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做好准备,并开始酝酿反制措施。特朗普在4月宣布对欧盟商品加征20%的关税,欧盟随即在4月9日推出新一轮贸易反制措施,针对美国价值180亿欧元的商品。这一政策将对双边贸易产生重大影响,预计平均关税水平将达到9.9%,比2023年增加了8.4个百分点。德国的出口额在8月跌至四年最低,年比降幅高达20%,显示出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严重影响。 默茨在面对日益复杂的中美贸易冲突时,竭力重塑对美国的经济关系,德国政府于2025年9月30日通过了宪法改革,允许政府增加支出以应对来自中国的冲击。默茨希望通过加强德国工业的实力来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但他的方法似乎仍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框架中。在10月21日,德国和法国共同支持欧盟召开峰会,讨论如何应对中国的贸易限制。然而,与中国电动车的贸易关系相对较小,欧洲市场对中国电动车的依赖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严重,反而是比亚迪等中国车企继续在欧洲获利。 欧盟的战略自治始于2010年代末,由马克龙和冯德莱恩推动,但俄乌战争重塑了欧洲的国防优先级。乌克兰成为欧盟的地缘政治项目,这也成为了战略自治的试金石。俄乌战争使得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彻底断裂,欧洲被迫依赖美国的支持。特朗普上台后,欧洲的地位从盟友变成了附庸,而中国则在国际舞台上崛起,坚持自主与独立的立场。欧盟要从美国手中重新夺回话语权依然充满困难,而内部一体化的进程更是步履艰难。 默茨警告,欧洲很可能沦为中美之间的棋子,因此他主张进行全面的改革以应对这一局面。德国的经济已经承受不住这种压力,经济学家预测,今年可能难以实现增长。冯德莱恩则站在与默茨对立的阵营,推崇欧盟将困境归咎于中国,并要求中企提供技术以提升欧洲竞争力。然而,这样的策略却使得中欧贸易争端愈演愈烈,欧洲失去了与中国的合作机会,并且遭遇了中国的反制措施。欧盟要实现独立最大的挑战便是摆脱美国的操控,而马克龙在国内面临的不稳定局势,默茨是否能够顶住压力,还需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