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围绕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构建了“信息化+智能化”双轮驱动的智慧医院整体架构,涵盖总体框架、后勤信息化、医疗信息化及延伸应用四大核心板块,旨在通过技术赋能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优化医患体验。
总体框架以“信息系统+智能化系统”为核心,信息系统包含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EMR)、PACS/RIS/LIS等核心医疗系统,以及HRP、OA等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依托物联网、AI等技术,延伸至楼宇智能化与医疗辅助智能化,实现感知与执行能力升级。方案以“近期实现高效管理、远期达成全面智能”为目标,通过5G融合网络搭建基础支撑,打通公共卫生管理、区域医疗与医患互动的全链路数据。
后勤信息化聚焦“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构建智慧后勤大中台,整合能源管理、环境监控、资产管控等核心功能。通过部署20+类智能感知终端与500+感知节点,覆盖智慧病房、门诊、医技区等五大场景,实现环境智能调节、患者安全保障、医疗设备精准监护等功能。应用成效显著,护士呼叫响应时间从50秒缩短至8秒,病房噪音降至55DB,患者与医护满意度分别提升至100%和98.5%。
医疗信息化是方案核心,以医联体建设为纽带,构建“首诊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实现病历、检验报告、医嘱等数据共享,打通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区域诊断中心等核心应用。重点打造5G+区域慢病管理中心,建立统一数字中台与知识库,实现慢病收案、档案建立、干预治疗、随访管理的全流程闭环,配套质控平台与数据大屏实时监控运营状态。同时,搭建医患互动系统,支持费用查询、充值、报告查阅、满意度测评等功能,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延伸应用丰富多元,涵盖互联网+医疗健康、人工智能、5G无线医疗等创新场景。互联网应用包括智能分诊、在线咨询、术前宣教、刷脸支付等,实现“先诊疗后付费”;AI应用覆盖影像诊断、骨龄检测、临床决策支持(CDSS)等,早期肺部肿瘤结节筛查准确率超95%,骨龄检测平均误差仅0.45岁;5G技术赋能移动查房、远程手术指导、影像云共享等,打破空间限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方案通过云平台建设筑牢技术底座,采用IaaS-PaaS-SaaS分层架构,提供计算、存储、安全等基础资源,保障系统稳定与数据安全。整体实现医疗业务、资源、管理一体化,不仅提升了院内运营效率,更通过区域协同推动医疗服务均等化,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可落地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