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177亿美元境外债重组高票获批,预计降债840亿元将轻装上阵
创始人
2025-11-08 02:21:10
0

本报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碧桂园集团(下称“碧桂园”)(02007.HK)境外债务重组迎来关键突破:11月6日早间,碧桂园披露,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11月5日的债权人会议上高票顺利通过。

接下来,12月4日的法院裁定聆讯成为重组最终落地的最后一环。若顺利通过,碧桂园预计降债规模约117亿美元,对应约人民币840亿元有息债务。同时,重组完成后,公司预计确认最高约700亿元重组收益,将显著增厚净资产。

同时,重组后,碧桂园新债务工具的融资成本大部分大幅降至1.0%—2.5%的低位区间,且最长债务期限达11.5年。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碧桂园因此每年可节省巨额利息支出,且未来五年内无集中兑付压力,为经营恢复提供了宝贵的缓冲期。

多元工具实现“降债减负”

根据公告,在两个债务组别的投票中,碧桂园均获得出席并投票的债权人中超过75%债权金额的赞成票。

具体来看,组别一(银团贷款组别)共有41名计划债权人,所持投票计划申索总额约为41.01亿美元。其中33名所持投票计划申索总额34.33亿美元的计划债权人投票赞成,占比达83.71%;组别二(美元债及其他债权)共2382名计划债权人参与计划会议(第二类),所持投票计划申索总额约为112.28亿美元。其中2364名持有约107.8亿美元债权的计划债权人投下赞成票,占比高达96.03%。

“这反映出债权人理性权衡后的选择。若碧桂园进入清算程序,债权人回收率可能低于重组方案。”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

从债务重组条款来看,碧桂园采取了“现金回购+股权工具+新债置换+实物付息”等多元组合工具。根据公告,在境外重组方案所有选项足额认购的情况下,重组完成后碧桂园预计降债规模约117亿美元,对应约人民币840亿元有息债务,同时预计确认最高约700亿元人民币的重组收益,将显著增厚其净资产。

而重组后,碧桂园新债务工具的融资成本大部分大幅降至1.0%—2.5%的低位区间,且具备实物付息选项,每年可为其节省巨额利息支出;债务期限结构方面,重组完成后,碧桂园可选方案中的最长债务期限达11.5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债务重组过程中,控股股东发挥了关键作用:10月13日,控股股东所控制的实体必胜有限公司签署不可撤回承诺,以每股0.60港元的价格,将11.4亿美元股东贷款的结余部分全额转股。

此外,自2023年8月债务重组以来,碧桂园控股股东及家族合计提供约30亿港币的现金支持;2021年至今已累计向碧桂园提供折合约106亿港元的无息无抵押借款等现金支持。

“一体两翼”战略开启复苏通道

在境外债重组突破前,碧桂园境内债重组已率先收官。今年9月29日,碧桂园8笔境内债券重组方案经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涉及本金金额合计约人民币133.32亿元。

随着债务压力缓解,碧桂园已将重心转向“保交付”的收尾工作以及经营层面的“造血”。

据公司方面提供的数据,碧桂园在2022年交付近70万套,2023年超60万套,2024年38万套,截至2025年10月再交付超13万套,累计交付房屋已突破180万套。随着大规模交付逐步进入收官阶段,公司现阶段的刚性资金需求已逐步减少,整体资金压力预计将相对减轻。

在销售端,据亿翰智库数据,2025年前10个月,碧桂园以404.9万平米的销售面积位列中国典型房企榜单第10位。同时,根据碧桂园集团管理会议信息,随着三季度部分区域“保交付”任务收官,碧桂园已启动新项目的经营策划,这标志着其正逐步转入经营阶段。此外,2025年中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碧桂园的权益土地储备约1.04亿平米,在建物业和已建成待售物业的账面价值合计超5359亿元,为经营恢复提供了基础。

在核心经营指标逐步企稳的同时,未来碧桂园将践行“一体两翼”战略,以地产开发业务为核心,科技建造和代管代建为“两翼”。

其中,作为“两翼”之一的腾越建科集团目前业务覆盖全国26省市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累计施工项目超过3000个;另“一翼”凤凰智拓建管公司则服务于政府机构、城投公司、资管公司等各类客户,目前已累计承接代管代建项目200多个,累计管理面积近2000万平米。

行业化债进入“削债”新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此番碧桂园的突破并非孤例。在碧桂园之前,11月5日晚间,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至此重组计划条件均已达成,即将生效,公司也将率先成为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

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及完成,化债总规模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这些企业总有息负债规模接近2万亿元,短期内偿还压力较小,进入安全期。记者不完全统计,融创、富力、奥园、远洋等头部房企已完成境内外债重组,中梁、当代等完成境外债重组。

“当前化债核心已从’展期’转向’削债’。”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多数企业境外债削减比例超50%,龙光、佳兆业等更是达到70%。以融创、碧桂园为代表的重组方案,通过债转股、利率下调、期限延长等组合工具,既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又为债权人保留长期收益空间。

随着更多房企完成债务“松绑”,房地产行业正从风险出清向模式转型过渡。李宇嘉认为,近年来,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渐次落地,部分轻装上阵的房企取得业绩增长,给企业资产负债表松绑。“休养生息,释放企业历史积淀的开发设计和运营能力,并向新模式转型,或是走向共赢、落实债权的更优路径。”李宇嘉表示。

不过,行业化债仍需正视挑战。刘水提醒,当前部分出险房企重组面临市场环境承压、资产价格下行、债权博弈复杂等问题。

“必须认识到,债务重组只是’输血’,解决暂时的流动性危机,而根本出路在于恢复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这意味着房企在化债的同时,必须全力保障项目交付,以重建市场信心。同时,应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向不动产运营服务商、城市更新等符合政策导向的新发展模式转型。”刘水强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季报观察|上市银行哪家强?齐... 2025年A股上市三季报已悉数披露,在宏观经济稳步复苏的背景下,整体交出了一份“总量稳、结构优、分化...
深夜!全线大跌,发生了什么? 美股科技股持续遭遇抛售潮。 今晚,美股市场情绪依然疲弱,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线大跌,英伟达、特斯拉、甲骨...
央企战略新基金创立 三大运营商...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中经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一纸出资公告,令一只备受瞩目的央企战略性新基金正式走入...
个人业务大幅压降,河北银行三季... 出品|达摩财经 随着银行三季报落下帷幕,城商行的成绩得见分晓。在未上市城商行中,河北银行今年第三季度...
中消协:第三季度共受理消费者投...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7日)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
进博会上的“全勤生” 11月7日,参观者在位于农食产品展区的嘉吉公司展台驻足。嘉吉是进博会八届“全勤生”。 第八届中国国际...
给榴莲做CT,这套系统让消费者... 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火热进行,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优质好物集中亮相,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气...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服务滴普科技赴... 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年10月28日,专注于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领域的滴普科技在香港成功上...
工业富联拟减持鼎捷数智 目前为... 11月7日晚,鼎捷数智(300378)公告,持有公司股份约399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4.73%...
2025飞书AI效率先锋全国大... 11 月 4日,飞书举办的「2025 AI 效率先锋全国大赛」取得关键进展。经严格评审,45 组优质...
原创 大... 10月31日,上海证监局发布公告称,近期,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银行”)向中国证券...
阿里健康与辉瑞进博会深化战略合... 来源:格隆汇APP 格隆汇11月7日|今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阿里健康与全球领先的生物...
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提... 智通财经APP获悉,11月7日,香港金管局官网数据显示,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提供1亿港元贷款...
世界互联网大会博览会开幕,阿里... 来源:猎云网 11月6日,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桐乡乌镇开幕。本次博览会的...
碧桂园177亿美元境外债重组高... 本报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碧桂园集团(下称“碧桂园”)(02007.HK)境外债务重组迎来关键突破...
赵长鹏透露他为至少12个国家提... 自卸任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Binance)的首席执行官以来,赵长鹏(CZ)并未淡出公众视野。...
手里有项目?5亿基金就位,20... 11月18-20日,来厦门AIIC 2025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进行一场创新与投资的双向奔赴,一次产...
东鹏特饮赴港IPO,“不差钱”... 出品丨鳌头财经 王杰仁 前不久,东鹏饮料递表港交所,开启了新一轮上市申请,这是东鹏饮料年内第二次递...
欧尔班访美申请继续进口俄油,特... 【文/观察者网 王一】当地时间11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白宫举行会晤,这是特朗...
太平资产李冠莹:发挥保险资金优... 编者按: 科技浪潮,奔腾不息;金融活水,汩汩向前。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理财、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