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特饮赴港IPO,“不差钱”表象下的战略深谋
创始人
2025-11-08 02:19:25
0

出品丨鳌头财经 王杰仁

前不久,东鹏饮料递表港交所,开启了新一轮上市申请,这是东鹏饮料年内第二次递表。其首次递表在6个月前的4月3日,10月3日相关材料失效。

如此紧迫的节奏令人惊讶。

作为手握百亿资金的“现金奶牛”,东鹏饮料2024年末货币资金达56.53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8.97亿元,还坐拥110亿元闲置资金理财额度。

在资金如此充裕的情况下,东鹏饮料却急于赴港募集资金。公司对此的解释是,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完善产能布局和推进供应链升级,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全国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业务等。

一边计划动用不超过110亿元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一边却计划通过港股IPO融资约14.93亿元用于海外扩张,这种“边理财边融资”的做法引发市场广泛质疑。

东鹏饮料“不差钱却要上市”的举动看似矛盾,实则暗含深意,其并非简单的融资补充,而是企业在行业转型期的精密布局,也是围绕国际化突围、财务结构优化与股东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战略安排。

双财务异常:“不差钱”的上市冲动

在东鹏饮料再次冲刺港股的背后,是一组令人费解的财务数据。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高达56.53亿元,算上理财等现金类资产,总额达142.23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07.37亿元,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30%。然而,在同一时期,东鹏饮料的短期借款激增至61.28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61.86%。

这种“存贷双高”现象引起了市场关注。表面看,企业似乎陷入了“左手存钱、右手借钱”的低效循环,但若结合港股IPO的市场扩张战略,便能窥见深层次的资本逻辑。利用“理财保收益、募资缓压力、股权调结构”的三维操作,本质上是在利率双轨制市场中的套利布局。

一方面,据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向银行短期借款暴增至65.51亿元,资产负债率也大幅飙升至66%,利息净支出1.03亿元,而仅仅利息净收入就高达2.6亿元。

这种“低息借款+高息理财”的套利组合背后,是企业对资金效率的精细化管理,通过银行授信获取低成本资金维持运营弹性,同时将自有资金投入理财获取额外收益。

另一方面,现金流的“虚胖”与“实缺”形成反差。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4亿元,相较于2024年下降超20%,而且现金储备中包含大量经销商预付款等“被动资金”。港股募资14.93亿元虽规模不及理财资金,但能通过权益资本替代债务融资,降低资产负债率,缓解现金流压力。

再者,股东减持压力或许是东鹏饮料急于赴港上市的又一重要推手。自2022年限售解禁以来,东鹏股东累计减持超过50亿元。其中,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作为财务投资者,持股比例从最初的9%下降至1%,累计套现约42亿元。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实控人林木勤之子林煜鹏控制的鲲鹏投资在2025年3月14日至5月21日期间,合计减持了1.4%的股份。

这些减持动作无疑透露出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复杂心态。

战略选择: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资本铺路

东鹏饮料的上市决策,本质是为破解增长瓶颈提前储备“战略弹药”。在国内饮料市场增速放缓、自身市占率达26.3%的背景下,国际化与多元化成为必然选择,而这两大战略均需资本市场深度赋能。

国际化布局亟需“资本跳板”。尽管公司2024年营收突破158亿元,但海外收入占比不足0.3%。

其东南亚战略已进入实质落地阶段,海南基地定位为面向东南亚的物流枢纽,印尼工厂瞄准当地功能饮料市场,越南子公司专攻下沉渠道。但海外扩张面临成本压力,在印尼投资需要2亿美元建设本地供应链,而且本地化团队搭建需要大量开支。

港股作为全球资本枢纽,不仅能提供融资支持,更可借助国际投资者网络对接当地供应链资源,这是A股市场难以替代的价值。

东鹏饮料多元化转型亟待“资金输血”。长期以来,东鹏饮料依赖能量饮料单一品类,2024年东鹏特饮贡献133亿元营收,占比高达84%。尽管电解质饮料“补水啦”实现280%增速,年收入达14.95亿元,但占比仍不足10%,茶饮料、咖啡等新品类尚处培育期。

对比同业,农夫山泉通过20亿元研发投入构建起水、茶、功能饮料三大矩阵,东鹏2024年研发费用仅6267万元,不足销售费用的3%。港股募资一部分资金将用于新品研发,重点突破无糖能量饮料、植物基功能饮品等方向,试图通过资本投入缩短品类培育周期。

另外,渠道变革需要“资本赋能”。公司大部分收入依赖线下渠道,国内线上渠道占比不超过3%,渠道结构严重错配。

改造渠道需双重投入,一是搭建跨境电商团队与物流体系,二是在东南亚复制“冰柜投放”模式,这种重资产投入难以通过经营性现金流覆盖,上市募资成为最优解。

风险隐忧:战略激进背后的三重考验

尽管上市逻辑清晰,但东鹏饮料的双市场布局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

资金效率问题可能引发市场质疑。公司计划将14.93亿元募资用于海外扩张,同期理财资金规模达110亿元,远超募资需求。若海外投入短期内难以见效,可能被质疑“募资必要性不足”。

从数据看,海南基地计划2027年建成投产,印尼工厂投产周期长,短期内难以贡献营收,这种“长周期投入+短周期回报”的错配,可能加剧投资者对资金使用效率的担忧。

双市场估值差异可能引发连锁反应。A股高估值建立在36%营收增速与龙头稀缺性之上,但港股投资者更关注盈利确定性。如果东鹏饮料H股上市后估值持续低于A股30%以上,可能引发A股股东的“用脚投票”。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适配风险不容忽视。东南亚市场东鹏特饮的“质价比”策略面临挑战,面对在东南亚耕耘数年的红牛等一众老对手,东鹏需要在口味和包装上,满足本土市场需求,找到有力的合作伙伴开拓市场。

东鹏饮料“不差钱仍上市”的选择,本质是一场“以资本换时间”的战略转换。这场转换的关键,在于能否将资本优势转化为战略优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季报观察|上市银行哪家强?齐... 2025年A股上市三季报已悉数披露,在宏观经济稳步复苏的背景下,整体交出了一份“总量稳、结构优、分化...
深夜!全线大跌,发生了什么? 美股科技股持续遭遇抛售潮。 今晚,美股市场情绪依然疲弱,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线大跌,英伟达、特斯拉、甲骨...
央企战略新基金创立 三大运营商...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中经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一纸出资公告,令一只备受瞩目的央企战略性新基金正式走入...
个人业务大幅压降,河北银行三季... 出品|达摩财经 随着银行三季报落下帷幕,城商行的成绩得见分晓。在未上市城商行中,河北银行今年第三季度...
中消协:第三季度共受理消费者投...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7日)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
进博会上的“全勤生” 11月7日,参观者在位于农食产品展区的嘉吉公司展台驻足。嘉吉是进博会八届“全勤生”。 第八届中国国际...
给榴莲做CT,这套系统让消费者... 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火热进行,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优质好物集中亮相,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气...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服务滴普科技赴... 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年10月28日,专注于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领域的滴普科技在香港成功上...
工业富联拟减持鼎捷数智 目前为... 11月7日晚,鼎捷数智(300378)公告,持有公司股份约399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4.73%...
2025飞书AI效率先锋全国大... 11 月 4日,飞书举办的「2025 AI 效率先锋全国大赛」取得关键进展。经严格评审,45 组优质...
原创 大... 10月31日,上海证监局发布公告称,近期,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银行”)向中国证券...
阿里健康与辉瑞进博会深化战略合... 来源:格隆汇APP 格隆汇11月7日|今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阿里健康与全球领先的生物...
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提... 智通财经APP获悉,11月7日,香港金管局官网数据显示,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提供1亿港元贷款...
世界互联网大会博览会开幕,阿里... 来源:猎云网 11月6日,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桐乡乌镇开幕。本次博览会的...
碧桂园177亿美元境外债重组高... 本报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碧桂园集团(下称“碧桂园”)(02007.HK)境外债务重组迎来关键突破...
赵长鹏透露他为至少12个国家提... 自卸任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Binance)的首席执行官以来,赵长鹏(CZ)并未淡出公众视野。...
手里有项目?5亿基金就位,20... 11月18-20日,来厦门AIIC 2025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进行一场创新与投资的双向奔赴,一次产...
东鹏特饮赴港IPO,“不差钱”... 出品丨鳌头财经 王杰仁 前不久,东鹏饮料递表港交所,开启了新一轮上市申请,这是东鹏饮料年内第二次递...
欧尔班访美申请继续进口俄油,特... 【文/观察者网 王一】当地时间11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白宫举行会晤,这是特朗...
太平资产李冠莹:发挥保险资金优... 编者按: 科技浪潮,奔腾不息;金融活水,汩汩向前。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理财、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