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竞争激烈,且自动驾驶领域存在两种不同技术路线之争的背景下,监管对海创光电激光雷达业务增长的可持续性及市场空间等方面提出了疑问。此外,与客户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成为监管关注重点。
而随着大客户引入第二供应商,及公司激光雷达主要产品价格下调,2024年公司业绩陡然下滑。
因发行人及保荐机构撤回上市/保荐申请,近日,上交所公布了关于终止对福建海创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创光电)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
海创光电本次IPO于2023年5月5日获受理,在审期间仅完成一轮问询答复,但更新了三版招股书申报稿,删除了原拟投入5亿元募集资金的补流项目。
申报材料显示,近五年内海创光电的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发生变化,2022年后激光雷达业务成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在市场竞争激烈,且自动驾驶领域存在两种不同技术路线之争的背景下,监管对海创光电激光雷达业务增长的可持续性及市场空间等方面提出了疑问。此外,与客户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成为监管关注重点。
而随着大客户引入第二供应商,及公司激光雷达主要产品价格下调,2024年公司业绩陡然下滑。更新后的财务数据显示,海创光电当年营收同比下降20.75%,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5.60%。
本篇中,汉鼎咨询结合海创光电的招股书、问询答复内容及业绩变化情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梳理。
产能利用率下滑,募资扩产消化风险受关注;
在审期间删除募资补流项目
据2023年公布的首版招股书申报稿,海创光电本次科创板IPO原计划募资12.60亿元,其中5.70亿元用于“海创光电产业园项目(一期)”,1.90亿元用于“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海创光电产业园项目(一期)投资新建厂房及仓库等基础设施,规划建筑面积约28,925.00平方米,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增总部办公场所及研发场地,公司已签订合同购置面积为9,211.15平方米的房屋。
审核问询中,上交所就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生产模式的变化情况及其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以及新增产能的消化风险提出了疑问。
海创光电答复称,公司本次募投项目与现有主营业务密切相关,是在现有主营业务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市场需求,对激光光学元器件和激光模组产品研发、生产体系上的进一步延拓。其中“海创光电产业园项目(一期)”是对公司激光光学元器件和激光模组产品的进一步扩产;“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致力于增加总部办公场所及对公司现有研发中心进行升级,并对公司主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一系列前瞻性课题进行研究,并着力实现科研成果产业转化。“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是为了满足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对经营性运营资金的需求,同时提升公司资金实力,有利于满足公司发展战略,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海创光电产业园项目(一期)项目建成后,将新增激光雷达模组类产品98.50万PCS、激光光学元器件类产品2376.40万PCS的年生产能力,将新增产值12.55亿元。
从产能利用率来看,2023年,海创光电激光光学元器件、激光雷达光源模组、激光雷达接收模组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4.39%、63.33%、46.33%。激光雷达光源模组和激光雷达接收模组的产能利用率都较低。海创光电在答复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公司预测激光雷达光源模组的客户需求将继续增长而提前扩充产能,以及激光雷达接收模组的客户对其现有产品进行更新迭代,暂缓了激光雷达接收模组的提货,公司更新迭代后的激光雷达接收模组已获得客户的定点合作函,预计后续产能利用率将逐步恢复。
但2024年,海创光电的激光雷达光源模组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滑至50.75%,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需求不及预期,以及有客户引入其他供应商导致对公司的采购量下降所致。此外,公司激光雷达接收模组产能利用率更是大幅下滑至19.30%,对此海创光电解释称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更新迭代后的激光雷达接收模组正处于客户最终验证阶段,尚未恢复量产,未计算产能利用率。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完成了A公司迭代后的接收模组的最终验证并启动量产,产能及利用率将逐步恢复,2024年12月,产能利用率已超过50%。
值得一提的是,产能利用率大幅波动,募资扩产合理性被质疑的同时,在监管持续加强对募集资金的监管力度,明确从严监管高定价超募,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的审核趋势下,海创光电主动砍掉了原计划5亿元的募资补流项目。2024年底更新的招股书中,公司本次IPO拟募资总额已从12.60亿元降至7.60亿元。
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
与主要客户的稳定合作存在不确定性
事实上,产品需求不及预期以及客户引入其它供应商对海创光电导致的问题不止产能利用率下降。2024年公司业绩陡然下滑。更新后的财务数据显示,海创光电当年营收同比下降20.75%,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5.60%。
申报材料显示,海创光电的产品主要包括激光光学元器件及激光模组,可以实现激光的发射、传输及接收等功能,满足下游不同类型激光应用系统客户的需要。公司通过深耕重点应用领域和产品聚焦突破的竞争策略,已形成激光雷达业务、工业激光业务、光通讯业务、生物医疗及其他业务四大业务板块。
其中,激光雷达业务自2022年成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报告期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1.18%、58.18%及48.96%。
海创光电在更新后的招股书中解释称,公司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系激光雷达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所致。具体而言,公司主要客户图达通与A公司引入第二供应商以及激光雷达主要产品价格下调,导致激光雷达业务收入下滑。同时,受行业需求疲软、竞争激烈、主要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2024 年工业激光业务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而上文中提到的图达通及A公司在2022年、2023年分别为海创光电第一、第五大客户。2024年,图达通仍为公司第一大客户,但收入占比已下滑至20.30%,而A公司更是直接退出了公司前五大客户名单。
审核问询中,上交所曾要求海创光电结合公司产品占主要客户同类产品的采购比重、是否为其同类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在手订单情况等,说明与客户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彼时,海创光电答复称公司产品占主要客户同类产品的采购比重较高或排名靠前,为主要客户同类产品的核心供应商。此外,从公司各业务板块新老客户对收入的贡献来看,公司有能力持续开拓新客户,各期新增的客户数量较多,同时老客户随着合作时间的延长,对收入增长的贡献度持续提高,表明公司与客户的合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公司与主要激光雷达厂商建立了较长时间的合作关系,是图达通激光雷达光源模组和传输模组的重要供应商,2022年两款产品占图达通的份额均在95%以上;公司同时也是A公司激光雷达接收模组和Luminar 激光雷达光源模组的重要供应商。车载激光雷达市场集中度较高,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借助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先入优势提高市场份额,保持公司与激光雷达客户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而据更新后的招股书,海创光电表示,公司与主要客户的稳定合作存在不确定性。公司激光雷达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图达通和Luminar两大客户,最近一期两个客户对公司激光雷达业务收入的贡献比例合计达78.40%,客户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图达通存在引入其他供应商降低向公司采购份额、2025年下半年产品迭代后无需采购1.5µ m激光雷达光束传输模组;Luminar存在下游定点车企量产交付不及预期及主要客户自身持续亏损经营不稳定的情况;此外,速腾聚创在2025年变更了其主要激光雷达产品的设计结构导致需要采购的缩束镜等光学件减少,同时公司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拟在2025年年底前终止与A公司关于96线束905nm激光雷达接收模组的业务合作。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激光雷达业务以1.5μm 激光雷达光源模组为主。目前905nm激光雷达厂商的主流生产模式是外购元器件自行组装成模组,而1.5µm激光雷达厂商的主流模式是直接外购模组。如后续图达通等主要客户在模组生产模式上采取自产模式,将会对公司与其业务合作的持续性、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激光雷达相关产品价格显著下滑,
且同时面临不同技术路线竞争风险
除与主要客户的稳定合作存在不确定性外,联创光电自身的激光雷达业务也面临着激烈地市场竞争。
随着多家国内厂商进入激光雷达市场参与竞争,以及产品迭代、成本优化等因素的显现,激光雷达相关产品价格呈现明显下滑趋势。
2022年至2024年期间,海创光电激光雷达业务产品单价持续下滑。其中,激光雷达光源模组的平均单价从1281.72元/件降至945.08元/件;光学元器件单价从34.64元/件降至12.53元/件;接收模组单价从1008.30元/件降至474.63元/件。而相关情形或将进一步降低公司的利润空间。
此外,公司激光雷达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载领域,而自动驾驶存在以激光雷达为主导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和以摄像头为主导的纯视觉方案两种不同技术路线之争。
而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又有905nm 和 1.5µm 两种不同波长的技术路线,现阶段905nm激光雷达因成本优势明显,在出货量和下游定点车企中占较大份额。海创光电虽同时布局有1.5µm激光雷达业务和905nm激光雷达业务,但激光雷达业务收入约80%来自1.5µm激光雷达产品。
对此,审核问询中上交所曾要求海创光电具体分析产品所在细分领域的市场空间,说明相关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及竞争格局;说明自动驾驶市场整体发展情况,其中激光雷达方案、纯视觉方案的市场规模及主要车企布局情况,激光雷达市场主要厂商的销售规模、业务模式、市场地位、技术路线、客户及供应商情况;具体分析公司产品未来的市场空间,并说明数据来源或测算依据权威性与准确性。
海创光电解释称,纯视觉方案的车企主要为特斯拉,激光雷达方案为除特斯拉以外的车企,国内主流新能源车企如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北汽新能源等公司以及其他传统知名车企奔驰、宝马、沃尔沃、大众等均采用该方案。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高及激光雷达上车速度的加快,激光雷达路线产业链的市场规模巨大。
但同时,海创光电也披露称,公司激光雷达业务包含的产品主要为激光雷达光学元器件、模组,相关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1.5µm 波长光源的激光雷达中,若纯视觉方案被更加广泛地采用,或者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中1.5µm 波长光源技术路线发展不及预期,将影响市场对激光雷达及公司相关产品的需求,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汉鼎咨询针对终止案例的分析仅为研究所需,相关取信内容主要来自证监会、交易所公告文件,并结合过往案例及经验在此基础上秉承客观、公正、中立原则分析或点评。汉鼎咨询尊重事实,避免夸大、失真,但如内容引起相关方不适,请联系后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