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定制百箱白酒的无奈放弃,到手机一键下单专属喜酒的轻松便捷——白酒行业的定制模式,正从服务于企业的“批量生产”,彻底转向赋能个人的“专属定制”。这场由“百箱起”到“1瓶起”的变革,标志着行业发展的分水岭已然到来。
文丨檀香 编审丨酒传社团队
ID:jiuchuanshe-OTO
定制白酒的浪潮在今年尤为汹涌。
不少酒商向记者反馈,定制酒不再是大型企业的专属,而是走向大众化,特别是“单瓶起订、快速交付”模式的普及,大幅降低了消费门槛。众多二线酒厂纷纷推出的“1瓶起定”或“0门槛定制”的新模式,打破了以往“批量采购”这一常规模式。
对此,我们不禁思考:这究竟是行业调整期的短暂风口,还是支撑未来长期增长的新赛道?
NO ·1
破局之道:低门槛定制背后的生存逻辑
白酒定制门槛的“断崖式”下降,并非简单的营销手段创新,而是行业在多重压力之下为求生存、谋发展所采取的必然战略,其背后主要有以下几大推动因素:
①应对需求萎缩与库存高压的自救行为
当前,白酒行业面临宏观经济压力与库存危机的双重挤压。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和“限酒令”等政策导致核心消费场景萎缩,渠道订单呈现量价齐跌的趋势;另一方面,价格倒挂严重,产品价格逼近成本线,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因此,酒企不得不通过降低定制门槛,采取小批量、快周转的灵活策略,加速“去库存”,缓解现金流压力。
②迎合新消费主力个性化需求的必然选择
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体验,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产品。南京一位经销商指出,年轻消费者在选择白酒时,更加看重产品所承载的情感价值、专属感与纪念意义,低门槛定制恰好契合了这一深层次需求变化,使白酒从功能型饮品转变为情感载体。对企业而言,降低定制门槛正是为了精准捕捉并激活这一新兴市场需求。
③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传统标品市场,激烈的价格战导致渠道利润日趋微薄,而定制酒的出现,为酒商带来了新的利润来源。据仁怀某酒企负责人透露,定制业务已成为应对整体营收下滑的重要增长点,在其公司业务中占比已突破30%。
河南金辉酒业有限公司定制酒中心责人介绍,金辉定制酒项目于2025年正式发力推广,目前已实现阶段性落地成果。截至目前,项目已服务300余家企业客户,其中不乏多家河南本地知名企业,凭借稳定的品质与贴合需求的定制方案,获得了合作客户的高度认可,为后续业务拓展积累了优质口碑。
日月酒窖定位为“小批量用酒定制专家”,通过发布定制酒白皮书、举办定制酒标世界大赛、发起定制酒文化节等方式,在社会上掀起定制酒热潮,取得快速发展,目前门店已近1000家,定制客户累计超过130000人,业务遍布全国各地。
总体来看,“低门槛定制”是酒企在外部环境剧变与内部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为消化库存、贴近用户、挖掘新利润而打出的一套组合拳。它不仅是应对当前困境的短期策略,更是行业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长期模式转型的重要尝试。
当这一系列生存逻辑从理论走向市场实践,白酒定制的新生态便开始浮现。低门槛定制在打开巨大机遇之门的同时,其带来的挑战也如影随形,共同构成了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行业现状。
NO · 2
市场现状:低门槛定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机遇方面,低门槛定制正成为酒业破局的关键策略,其核心在于形成了“B端强供应、C端强体验”的双轮驱动模式:
贵州某酒企则将定制服务明确划分为三大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定制酒能够精准切入以往被忽略的细分市场及碎片化、长尾化需求,例如个人纪念酒、小微企业文化酒等。同时,定制化也是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有效沟通、刷新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从市场表现来看,酒鬼酒与胖东来联名推出的“酒鬼·自由爱”再造爆款,年销售额或突破10亿元。
紧随其后,川酒集团与盒马合作打造的浓香壹号、酱香壹号在全国420余家门店上市,抢占卖场流量。
8月19日,川酒集团首家白酒定制中心在郑州落成,主营企业定制和小单定制业务。彼时,行业观察人士就指出,这一战略布局打破了白酒行业定制成本较高的传统模式,标志着川酒集团从原酒供应商向C端消费端品牌运营拓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日月酒窖聚焦企业用酒核心场景,一件起订,推出更专业、更个性化的服务,系统呈现灌装、贴标、封箱和物流全链路运营,并通过产区合作,实现酱、浓、清三香均能定制。同时借婚宴、封坛等定制强化情感链接。
种种迹象表明,定制酒模式正成为酒企开拓新市场的重要手段。然而,繁荣的背后,也潜藏诸多“暗流”,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
当前市场面临的这些挑战,恰恰指明了行业未来的进化方向。当“1瓶起订”成为现实,白酒定制的探索便不再满足于表面,而是向着更深层次的价值回归。
NO · 3
未来展望:白酒定制回归本质,价值为王
“1瓶起”只是一个起点,白酒定制的未来图景将更加广阔。目前,定制仍主要集中于瓶身、标签、包装盒等“面子”工程。未来,定制将逐步向“里子”渗透,开放对酒体风味、度数、香型乃至年份的个性化选择,真正实现“内外兼修”,满足消费者在品饮层面的个性化需求。
酒类分析师肖竹青认为,定制酒兴起,本质上是酒企在存量市场中寻求情绪价值与渠道利润新平衡的体现。定制酒不会完全取代标品,但将成为酒企推动品牌年轻化、渠道多元化与利润结构化的重要补充。
当定制成为常态,白酒行业将迎来一个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充满创造力的时代。而最终能在这场变革中胜出的,必将是那些既能深刻理解消费者情感,又能以技术与匠心为其创造独特饮用价值与情感价值的品牌。
上一篇:拼多多百亿补贴上线首批车厘子,5斤“智利原箱进口”售价低至154元
下一篇:深圳市琦白久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买酒送原始股投资正规吗?有风险吗?老师推荐签经销商协议且说IPO上市能信吗?这样投资靠谱合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