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经济环境下,手握百万资金,是投资楼市还是稳守银行,成为了许多人面临的抉择。以往,房产和银行存款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主要的两大投资渠道。过去几十年,楼市蓬勃发展,房产占据了居民家庭总资产的绝大部分,高达77%,而金融资产仅占23%。人们普遍认为,有余钱就该买房。
然而,自2023年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显现出新一轮的调整迹象。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大幅下降23.3%,约为12.12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下降26.6%,约为11.86万亿元。更令人关注的是,在全国70个重点城市中,竟有69个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出现下跌,仅剩1个城市勉强持平。
与此同时,经历三年疫情之后,人们风险意识增强,纷纷选择将资金存入银行,以求稳妥。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存款总额激增22.4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4.42万亿元,可见储蓄意愿之强烈。
然而,银行存款利率也持续下行。今年以来,国内银行连续下调存款利率,目前三年期存款利率已降至3%以内,一年期存款利率更是跌破2%,创下历史新低,且未来仍有进一步下行趋势,这意味着储户的存款收益将越来越少。
面对楼市调整和存款利率下行的双重挑战,一个问题浮出水面:手握100万,究竟是继续存银行,还是抓住“楼市抄底”的机会?
一部分人认为,尽管当前楼市低迷,但政策利好频频出台,未来房地产市场复苏是大概率事件,而银行存款利率只会越来越低。因此,手中有闲钱还是买房更为划算。
然而,另一部分人则坚持认为,国内房地产调整的大趋势已经形成,未来房价下跌的可能性更大。选择将钱存入银行,至少可以保证本金和利息的安全,是一种更为稳妥的策略。
那么,究竟哪种选择更明智呢?我们更倾向于建议,手握100万,继续存银行更为实在,原因如下:
首先,当前国内房价普遍居高不下,100万在一二线城市可能连首付都难以凑足,更别提全款购房。如果选择贷款买房,每月需要承担沉重的房贷压力。一旦遭遇收入减少或失业等突发状况,生活将变得更加艰难。相比之下,即使银行存款利率不高,100万每年至少还能产生两万多元的利息,这笔收入不仅可以缓解生活压力,还能补贴家用。
其次,投资决策应顺应市场趋势,切忌逆势而为。在房价上涨的趋势下,买房自然比存银行更划算。然而,当前国内房价正处于下跌通道之中,将钱存在银行无疑是更明智的选择。
虽然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降,但至少本金是安全的。在高位买房则面临着资产缩水的风险。数据显示,许多在2019年至2021年购房的家庭,如今房产价值甚至跌破了首付款。存款最多只是资产贬值,而高位买房则极有可能导致资产大幅缩水。
最后,当前各地房价都存在着较大的泡沫,下行空间巨大,而存款利率已接近底部区域,进一步下调的空间有限。目前,国内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普遍在20-25之间,这意味着当地居民需要不吃不喝工作20-25年才能买得起房。而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更是高达50-60,这意味着当地居民需要不吃不喝工作50-60年才能买得起房。
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已经位列全球最高房价城市的前列。如此巨大的房地产泡沫终将回归居住属性。现在将钱存在银行,只要本金不受损失,未来等到房地产泡沫被挤干之后再买房,购房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对于手握100万的人来说,我们给出的建议是“继续存银行”。或许有人会说,现在银行利率这么低,而房地产市场又频频传来利好消息,现在正是买房的好时机。但实际上,即使手握100万,想在国内大城市买房,仍然需要背负沉重的房贷压力,每月面临较大的还贷负担。在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稳健的策略或许才是更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