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总值达到5.57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中国外贸总值16.6%,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东盟7亿人口背后的巨大市场潜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渴望告别“内卷”的中国企业出海掘金。2024年东盟整体GDP已达4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中、日、德的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印尼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印尼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267%,中国汽车品牌占据销量的九成以上。泰国汽车协会统计显示,中国品牌在泰国电动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去年电动汽车销量前五名中有四家来自中国。
智能手机方面,中国品牌已占据印尼70%市场份额;而东南亚电商三巨头Shopee、TikTok Shop、Lazada背后,分别站着腾讯、字节与阿里;作为新消费茶饮赛道的代表,蜜雪冰城目前已聚焦印尼、越南等东盟国家,开出约5000家海外门店。霸王茶姬在最近几个月内连续与马来西亚、泰国当地合作伙伴设立合资公司加速扩张。
今年7月,马来西亚在新加坡、泰国之后,成为第3个向中国免签的东盟国家。10月28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共涵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九大领域,推动中国与东盟在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的全面升级,给更多中国企业进军东盟市场带来便利。
从最初“走出去”做贸易,发展到投资与本地化运营,中企要“扎根”东盟实体经济,离不开金融“活水”助力。
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一体两面”,从最基础的资金调配到投融资,企业日常运营离不开各种专业金融服务。当前中国企业加速深耕东盟市场之时,面临更复杂的市场与金融环境,对综合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也已看到市场增长机会,聚焦中企在东盟市场上的新需求提供“助攻”。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副董事长鲁静近期表示:“东盟中产阶级扩容、绿色转型需求及RCEP红利,正为中国企业创造‘双向奔赴’的土壤。渣打给自己的定位是‘超级连接器’,通过全球54个市场网络与‘全球华人服务’,为企业与个人提供从跨境金融到家庭财富的全周期支持。”
与刚完成签署的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相对应,中国企业出海东盟也已步入3.0阶段。一方面,“新领军者”们的行业分布更为均衡全面,已经从1.0时代集中于矿业资源行业、2.0时代侧重出口导向型制造业,过渡到当下3.0时代以新能源、新科技、新消费为代表的千行百业。
另一方面,很多中国企业作为“链主”,正在东盟市场上将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系统布局,为长期深耕本地市场打基础。
渣打银行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联席全球主管兼东盟及南亚区行政总裁高恕年(Sunil Kaushal)表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正在持续深化。我们看到针对电动汽车、数字支付和消费品牌等下一代新兴产业的投资,正在加速区域供应链体系的持续构建。这一转变强化了人民币在区域内的广泛使用,使企业能够以更高的确定性和财务效率开展业务。”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3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5%。其中对东盟地区投资增长更快,较上年增长12.6%。
面对中国企业出海东盟带来的增量市场机会,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颇为激烈。为了把握中国企业出海的机遇,渣打也专注团队建设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打造出一支专门服务中国企业的“走廊银行家”队伍,目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均已配备能讲普通话的客户经理。在中后台,渣打也增加了一些会说普通话的员工,来为中企提供产品和服务。
从东盟市场开始启动全球化战略后,很多中国企业不断在各领域遇到挑战,CFO们更面临全方位挑战——在全球化竞争的舞台上,唯有能最高效调动资源,把运营效率做到极致的公司才能胜出。而金融资源又是其中最关键一环,中企在跨境资金管理、投融资、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最为突出。
试想一下,当一家企业的业务广泛覆盖于东盟的时候,光是日常运营中涉及的跨境资金调动可能就会有非常繁琐的流程——涉及不同币种、多国金融监管规则、不同银行的业务规则,一笔原先在国内最简单的日常金融业务操作,可能都会变得无比复杂,更何况跨境投融资、汇率风险管理等以前并不熟悉的新业务。
很多中国企业对于在东盟市场上进行业务扩张已经有了系统规划,但在如何更高效地将战略落实到位的环节,在金融等各领域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非标的“细节”问题。这时候选对“外援”就很关键,很多企业会优先选择一家能够覆盖整个区域的国际银行来进行合作,来帮自己系统解决各发展阶段的需求。目前在东盟市场上活跃的国际银行中——渣打是一家在东盟具有广泛覆盖的金融机构,扎根其中七个市场已超百年。此外渣打的跨境网络覆盖全球54个市场,能够提供跨区域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凭借这两大优势,渣打在最近几年已获得不少中国企业的认可,去协助处理一些当地的复杂“非标”问题。扎根东盟市场百年,渣打深谙当地法规以及企业经营可能面临的限制条件,就能够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一些中国企业当前已经在借助渣打的现金管理平台,来支撑公司在整个东盟市场的日常运营——借助渣打集团的“名义资金池、资金归集账户、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工具包,提升现金和流动性管理的效率。一些中企在跨越东盟多国建立供应链体系时,也已经在借助渣打的跨境金融解决方案,来实现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在东盟区域内的高效资金调拨与结算。
风险防控,也是中企出海尤其需要注意的关键一环。当中企扎根东盟市场稳步运营后,就需要处理流动资金贷款、理财及外汇敞口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多国的汇率风险,没有做好风险对冲与防控的话,如果遇上一些极端事件导致汇率市场出现大波动,辛苦一年攒下的利润就可能被汇兑损失侵蚀掉。
然而汇率市场瞬息万变,大部分企业并非专业金融机构,不太可能配备足够强的专业团队来管理汇率风险,而是会选择第三方机构来负责管理。据了解,在这个细分领域,渣打是中企会优先考虑的几家机构之一,能够综合运用即期、远期、掉期(SWAP)外汇工具以及期权等衍生品,来实现系统的外汇风险管理。
从“走出去”到“扎下根”,中国企业当前正在聚焦东盟市场步入“出海3.0”时代,步入出海“深水区”,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将面临全球化运营与竞争的全方位挑战。在全球化竞争的舞台上,只有擅于整合全球供应链、人才与金融资源,将效率提升到极致的企业,才有可能赢得未来。
作为在中国经营超过一个半世纪的国际银行,渣打银行不仅在东盟实现业务的广泛覆盖,更是协助企业构建本地化融资结构,以及提供跨币种资金池与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均体现出其对东盟市场复杂性的理解,以及对中国企业出海需求变化迭代的持续回应。
下一篇:突传大变数!光伏,全线崩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