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巴西大豆刚对中国坐地起价,中国马上利用恢复进口美国大豆的机会,全程完美把控住了市场节奏。
最近有报道说,随着中国恢复对美国大豆的进口,美国农民正在努力提升对华大豆的销量。
来到中国参加进博会的美国大豆种植户加夫纳,不久前在接受美媒CNBC采访时表示,他之所以来到上海,是为了拯救他的生意,确保自己农场的大豆能够尽快销往中国。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吉姆·萨特也参加了进博会,他对记者坦言道:“我们希望一切都能够顺利进行。但这种情况能够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两个大国之间仍存在许多问题。”
由于担心中美贸易争端再起,美国农民加紧行动;而与此同时,巴西大豆却处于涨价滞销的状态。
«——【·巴西提价的底气源于短期供应优势·】——»
中国每年大豆消费量超过一亿吨,其中本土产量仅两千万吨左右,八成以上依赖进口,这一需求规模使中国在全球大豆贸易中占据核心买家地位。
2025年初,受中美关税政策影响,美国大豆对华出口成本上升,每吨价格较巴西大豆高出21美元。同时,美国大豆多次被检出麦角等质量问题,进一步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市场选择随之倾斜,中国买家将采购重点转向巴西。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1至9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6370万吨,同比增长2.4%,占同期大豆进口总量的68%;反观美国大豆,9月对华出口量降至零,这是2018年以来首次出现该情况。
巴西大豆当年预计出口量达1.02亿吨,创历史新高,叠加中国集中采购的市场支撑,巴西出口商与农户的议价空间显著扩大。
3月起,巴西大豆价格持续上涨,从每吨580美元升至650美元,涨幅达12%。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大豆对华运输成本本就高于美国——巴西马托格罗索州至中国港口每吨运输成本最高达124美元,而美国伊利诺伊州至中国港口仅75.5美元。
即便存在成本劣势,巴西仍坚持提价,核心原因在于短期内形成的供应主导地位,使其认为中国市场缺乏替代选择。巴西媒体当时曾公开表示,中国饲料加工与榨油企业对巴西大豆依赖度高,提价属于市场合理调整,但这种判断忽视了中国采购策略的灵活性。
«——【·中国重启美国采购,激活市场竞争·】——»
在巴西持续提价的同时,中国已开始调整采购布局,重启美国大豆进口渠道。
美国大豆本身具备显著优势,除运输成本较低外,品种稳定性与品质管控水平长期得到中国市场认可,此前出口受阻主要源于关税壁垒与阶段性质量问题。随着中美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等多边场合沟通推进,关税政策出现松动迹象,中国顺势释放恢复美国大豆采购的信号。
该信号迅速引发美国农业领域的强烈反响。2024年,中国曾采购美国大豆近2700万吨,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52%,相当于美国每三颗出口大豆中就有一颗销往中国。
2025年5月后,中国暂停美国大豆新增采购,半年内无新订单落地,导致美国大豆库存积压严重,库存总量达3亿蒲式耳,库销比仅6.9%,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跌至阶段性低点。
美国市场调研机构当时发布报告指出,若11月中旬前无法获得中国订单,美国大豆将损失1400万至1600万吨出口份额,相当于失去近半数中国市场。
进博会成为美国大豆重返中国市场的关键平台。以加夫纳为代表的美国农户携带大豆样品,逐一拜访中国榨油企业与贸易商,积极争取订单。
农业巨头也同步行动,10月下旬,中粮集团与美国供应商签订三批大豆采购协议,总量120万吨,均为新季作物,约定年底前完成交付。
随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证实,中国承诺本季度内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达成未来三年每年至少采购2500万吨的合作意向,订单总价值达数百亿美元,有效缓解了美国大豆的库存压力。
当时正值巴西新季大豆播种关键期,巴西农户仍维持提价预期,中国与美国的采购合作直接打破了这一预期。消息公布后,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快速反弹,从10月上旬低点累计上涨超100美分,单日最大涨幅达60至70美分,市场对美国大豆的信心显著回升。
这一举措既为美国大豆提供了出口渠道,也向巴西传递明确信号:中国大豆采购存在多元选择,单一供应方难以形成长期垄断。
«——【·双向调节重塑市场平衡,巴西主动回调价格·】——»
中国与美国的采购合作落地后,巴西大豆市场立即出现反应。10月28日,即中粮集团签订美国大豆采购协议的次日,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大豆现货价格下跌1.14%,此前的提价态势明显逆转。
巴西大豆产业的短板在此过程中充分暴露:其农产品运输高度依赖公路,占比达54%,而美国水运占比53%、铁路占比31%,运输效率远高于巴西;存储能力方面,巴西仅能容纳单次收获量的60%,美国则达131%。一旦失去中国集中采购支撑,巴西大豆将面临严重的存储压力与滞销风险。
中国的采购策略并非放弃巴西,而是构建多元平衡的供应体系。在与美国签订120万吨采购协议的同时,中国企业同步与巴西达成七船大豆采购意向,约定12月交付。
这种“双轨采购”模式使中国牢牢掌握市场主动权。当时美国西海岸大豆对华到岸完税价为3936元/吨,巴西同类产品为4042元/吨,美国大豆价格优势明显。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