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业务日渐回暖,前十月IPO募资规模同比翻倍,哪些行业是主力?
创始人
2025-11-12 21:30:22
0

财联社11月12日讯(记者 王晨)IPO新常态下,今年前十个月沪深交易所IPO募资规模已实现翻倍增长。

数据显示,沪深交易所前十个月共有68家企业完成IPO发行,较上年同期增长11.48%,发行数量保持稳健增长;IPO融资规模则达到881.2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38亿元同比翻倍,增幅高达101%。

这背后,是“827”新政以来A股IPO市场生态的深刻变革。在审核标准趋紧的背景下,上市企业质量显著提升,单家企业平均募资额从上年同期的7.18亿元跃升至12.96亿元,增幅超80%,充分显示资本市场对优质资产的认可与青睐。

行业层面,资金向硬科技领域集中的趋势尤为显著。一方面,创业板、科创板分别募资216.16亿元、171.78亿元,合计占比超44%,持续为成长型创新企业和硬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撑。另一方面,工业、信息技术、材料三大行业IPO数量和融资额领跑市场,分别占总量的66%和50%。

IPO新常态下券商承销保荐业务竞争也愈发激烈,头部效应持续凸显。国泰海通以137.29亿元募集资金和13家保荐家数稳居榜首,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等头部机构紧随其后,前五家券商承销募集资金市场份额高达69.9%。

1-10月沪深交易所IPO募资规模同比翻倍

2025年1-10月,按招股日期统计,沪深交易所共有68家企业完成IPO发行,较上年同期的61家增长11.48%,发行数量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而IPO融资规模则达到881.2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38亿元实现101%的同比翻倍,募资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

这一组“量稳质升”的数据背后,是A股IPO市场生态的深刻变革,在审核标准更趋严格的背景下,上市企业的质量显著提升。剔除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后,优质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单家企业平均募资额从上年同期的约7.18亿元提升至12.96亿元,增幅超80%,凸显资本市场对优质资产的认可。

从板块分布来看,科创板的制度优势持续释放。随着2025年6月科创板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未盈利硬科技企业的上市通道进一步畅通,1-10月科创板IPO融资规模达171.78亿元,占沪深交易所总募资额的19.5%,成为硬科技企业融资的主阵地。

硬科技成IPO融资主力

2025年A股IPO市场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资金向硬科技的集中趋势。当前A股IPO审核更注重企业的技术壁垒、行业地位与长期成长性,硬科技、先进制造等领域成为融资热点。数据显示,1-10月新上市的68家企业中,工业、信息技术、材料三大行业的IPO数量和融资额分别占总量的66%和50%,成为IPO市场的“主力军”。

一级行业来看,工业、信息技术、可选消费领跑。

工业行业以21家的发行数量和30.88%的数量占比位居首位,募资额达174.55亿元,占比19.81%。信息技术行业紧随其后,16家企业合计募资208亿元,数量占比23.53%,募资额占比23.60%,成为募资规模最大的一级行业。材料行业则有8家企业上市,募资53.87亿元,数量和募资额占比分别为11.76%和6.11%。

可选消费行业同样表现亮眼,IPO数量15家,占比22.06%,募资额187.21亿元,占比21.24%,成为募资额占比第二的行业。其中,汽车与零配件作为可选消费下的核心二级行业,募资159.42亿元,IPO数量11家,成为细分领域的融资冠军。

二级行业来看,汽车与零配件、半导体成融资热点。

公用事业以181.71亿元的募资额位居首位,尽管仅有1家企业上市,却凭借大额融资占据总募资额的20.62%。汽车与零配件行业成为市场化融资的热门领域,11家企业合计募资159.42亿元,展现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强劲发展势头。

半导体行业作为硬科技的核心代表,5家企业募资98.57亿元,平均每家募资近20亿元,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高度关注。电气设备和硬件设备行业也表现不俗,分别有9家和10家企业上市,募资额分别为88.73亿元和82.30亿元,成为支撑信息技术行业融资规模的重要力量。

机械、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细分赛道同样保持稳定融资态势,分别有6家企业上市,募资额分别为40.54亿元和33.55亿元。这些企业大多聚焦高端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医疗设备与服务行业有4家企业上市,募资25.10亿元。

券商IPO承销保荐业务头部效应凸显

IPO新常态下,券商承销保荐业务竞争愈发激烈,头部券商凭借资源整合能力和专业服务优势,持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从保荐机构排名来看,国泰海通以137.29亿元的募集资金和13家的保荐家数,稳居保荐机构榜首,承销及保荐费用达6.87亿元,展现出综合竞争力;中金公司和华泰证券分别以120.95亿元、120.63亿元的募集资金位列第二、三位,其中中金公司虽仅保荐3家企业,但单家企业平均募资额高达40.32亿元;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分别以118.49亿元、101.64亿元的募集资金进入前五,保荐家数分别为9家、6家,保持了头部券商的稳定表现。

从承销排名来看,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国泰海通以145.73亿元的承销募集资金和15.97%的市场份额,成为承销冠军;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紧随其后,承销募集资金分别为126.11亿元、125.38亿元,市场份额均超过13%;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的承销募集资金均超过119亿元,市场份额均在13%左右。前五家券商的承销募集资金合计达636.03亿元,占总承销金额的69.9%,头部效应显著。

除了头部券商外,国联民生、东兴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中型券商也表现不俗。例如,国联民生承销募集资金30.12亿元,市场份额3.30%;东兴证券承销募集资金25.45亿元,市场份额2.79%,成为中小券商中的佼佼者。

(财联社记者 王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生变,基础... 文/冉学东 11月11日,央行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次列专题讨论关...
投行业务日渐回暖,前十月IPO... 财联社11月12日讯(记者 王晨)IPO新常态下,今年前十个月沪深交易所IPO募资规模已实现翻倍增长...
双11线上每克省167元,线下...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梦婷 北京报道 随着黄金价格持续在高位震荡,2025...
“新质龙头股”上市多久成公募重... 财联社11月12日讯(记者 周晓雅)当公募基金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刻,服务新质生产力成为关键词。 ...
洛阳工控集团40亿元小公募债获... 【大河财立方消息】11月12日,洛阳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
原创 巴... «——【·前言·】——» 巴西大豆刚对中国坐地起价,中国马上利用恢复进口美国大豆的机会,全程完美把控...
融资圈乱象:真资方遇不到好项目... 有时候感觉,现在的融资圈,活生生像个修罗场。 我接触过非常多的项目,也陪过很多创始人熬过无数轮融资,...
腾讯音乐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 11月12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披露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2025年第三...
股票行情快报:德美化工(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2日收盘,德美化工(002054)报收于8.17元,下跌2.62...
保险板块今日领涨,证券保险ET... 保险板块今日强势领涨,截至收盘,中证银行指数上涨0.5%,沪深300非银行金融指数上涨0.3%,香港...
深圳新房单周成交破千套 二手房... 新房市场:成交稳中有升,商办类物业表现活跃 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45周(...
控制权或将五度生变!这家上市川... 11月12日,汇源通信(000586)上午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前一日晚间,四...
巴菲特发布最后一封致股东信:我... 内容来源: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华尔街见闻(wallstreetcn),笔记侠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
多家银行关停APP,业内人士:... 11月12日起,北京银行宣布直销银行APP正式关停,原直销银行相关业务功能已迁移至北京银行“京彩生活...
申万菱信旗下基金“急救”:2亿...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简盈财观 首发/简盈财观 作者/齐思 编辑/FENGLING 申万菱信,...
创业板系列指数集体回调,创业板... 截至收盘,创业板成长指数下跌0.3%,创业板指数下跌0.4%,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下跌0.7%,创业...
原创 换... 楼市政策频吹暖风,各地纷纷解除限购限售,房贷利率也跌破了4%的关口,不少刚需家庭蠢蠢欲动,准备加入购...
锡创投等成立人工智能股权投资合...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无锡锡创鼎祺人工智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无锡...
原创 于... 于东来主动扒光自己,让全网来“审判”,这个做法非常正确,也值得尊敬。 11月9日,于东来在社交媒体发...
11月12日煤炭等权(3999...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2日,煤炭等权(399990)指数报收于3335.42点,跌1.35%,成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