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生变,基础货币和货币并非一一对应
创始人
2025-11-12 21:31:03
0

文/冉学东

11月11日,央行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次列专题讨论关于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之下,基础货币和货币的关系问题。基础货币是央行的负债,而货币是商业银行的负债,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在现代银行体系下,基础货币变动会影响广义货币的创造和派生,但二者也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基础货币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而通常所说的货币,不仅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纸币和硬币,更多是指包括各种存款等在内的广义货币,反映的是居民、企业、政府可支配的货币资金。

这就意味着,货币并非央行创造的,而是商业银行创造的。

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的关系问题,央行在2020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也开专栏进行了讨论,该文认为,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和准备金制度的商业银行体系下,货币创造的主体已经不能简单地归于央行,广义货币M2增长与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础货币之间并无固定关联。广义货币创造的直接主体是银行而非央行,现实中的广义货币M2由银行通过贷款等信用扩张创造而来,是由银行自主实现的,并不需要用到基础货币。

而此次央行则再次强调,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并非一一对应,简单理解就是并非央行多投放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就能更多地创造货币。或者央行少投放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就只能少创造货币。现在看来,两者的关系很复杂。

主要原因是,央行投放了基础货币,然后商业银行由此创造货币,主要是银行通过投放信贷、增持债券、购买外汇等资产扩张,会在负债端相应派生存款,即广义货币,但商业创造货币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商业银行自身意愿,而在商业银行自身意愿中,不良资产,净息差、对未来经济的风险预期、对企业盈利能力的预期等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创造意愿。

而在房价大幅上涨,经济腾飞,或者通货膨胀时期,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上涨,可能就会加大资产扩张步伐,从而引发货币的大幅扩张。

因此,如果银行货币创造动力较强,投放一定的基础货币就可以撬动更多的货币,反之即使基础货币投放很多,就只是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货币创造也不一定多。

比如,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下行,银行担心违约风险、资产扩张动力不足,当年美国基础货币增长了99%,广义货币(M2)仅增长了9.7%;日本基础货币增长 了5.5%,广义货币(M2)仅增长了1.8%。反观我国,近十年(2015-2024年) 基础货币增长了25%,广义货币(M2)却增长了155%。

在央行所举以上例子中,美日两国均出现了物价持续下行的情况,主要是经济内部的需求严重不足,央行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通过购买资产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但是商业银行并未大规模资产扩张,而是把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作为超额准备金再次存放给了央行账户,M2并未相应增加。

而就中国而言,近十年,我国经济增速处于缓慢下行阶段,但是个别年份经济增长仍然强劲,比如2018年以前房地产价格上涨依然迅猛,即使在2019年后的疫情期间,外贸形势更加向好,商业银行资产扩张仍然强劲,央行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基础货币规模也在进一步增加,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对未来极度乐观,贷款规模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所以导致广义货币的规模增幅远远高于基础货币的增幅。

同时,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23年末的基础货币规模是38.9万亿元,而2024年末的基础货币规模是36.8万亿元,这一年减少了2.1万亿元,而这一年M2的增加了21.2万亿元,这一年基础货币的变动和货币的变动方向竟然是相反的,这进一步证明了基础货币和货币的关系并未一一对应的关系。

2024年为什么会出现以上情况呢,这是因为央行在这一年的缩表。2024年1月和9月央行分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每次操作各向市场投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相对应的,2024年央行缩表也发生在1到4月和10到12月,央行缩表主要是因为降准释放的流动性用来偿还MLF等工具。

由此看基础货币的减少反而到了货币的增加,这是由于,央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用下调的存款准备金归还了央行的MLF等负债,从而有资金进一步扩张资产,那么就形成了基础货币收缩,而货币进一步扩张的局面。

今年,央行也在丰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创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投向。央行再贷款再次成为投放基础货币的主渠道,并且成为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定向工具,最近几年创造了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再贷款、支持物流仓储等企业融资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等,以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2025年三季度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占基础货币的比重约13%。

另外,近期央行再次恢复了二级市场的国债买卖,这是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又一重大变革,对未来金融体系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生变,基础... 文/冉学东 11月11日,央行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次列专题讨论关...
投行业务日渐回暖,前十月IPO... 财联社11月12日讯(记者 王晨)IPO新常态下,今年前十个月沪深交易所IPO募资规模已实现翻倍增长...
双11线上每克省167元,线下...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梦婷 北京报道 随着黄金价格持续在高位震荡,2025...
“新质龙头股”上市多久成公募重... 财联社11月12日讯(记者 周晓雅)当公募基金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刻,服务新质生产力成为关键词。 ...
洛阳工控集团40亿元小公募债获... 【大河财立方消息】11月12日,洛阳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
原创 巴... «——【·前言·】——» 巴西大豆刚对中国坐地起价,中国马上利用恢复进口美国大豆的机会,全程完美把控...
融资圈乱象:真资方遇不到好项目... 有时候感觉,现在的融资圈,活生生像个修罗场。 我接触过非常多的项目,也陪过很多创始人熬过无数轮融资,...
腾讯音乐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 11月12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披露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2025年第三...
股票行情快报:德美化工(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2日收盘,德美化工(002054)报收于8.17元,下跌2.62...
保险板块今日领涨,证券保险ET... 保险板块今日强势领涨,截至收盘,中证银行指数上涨0.5%,沪深300非银行金融指数上涨0.3%,香港...
深圳新房单周成交破千套 二手房... 新房市场:成交稳中有升,商办类物业表现活跃 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45周(...
控制权或将五度生变!这家上市川... 11月12日,汇源通信(000586)上午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前一日晚间,四...
巴菲特发布最后一封致股东信:我... 内容来源: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华尔街见闻(wallstreetcn),笔记侠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
多家银行关停APP,业内人士:... 11月12日起,北京银行宣布直销银行APP正式关停,原直销银行相关业务功能已迁移至北京银行“京彩生活...
申万菱信旗下基金“急救”:2亿...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简盈财观 首发/简盈财观 作者/齐思 编辑/FENGLING 申万菱信,...
创业板系列指数集体回调,创业板... 截至收盘,创业板成长指数下跌0.3%,创业板指数下跌0.4%,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下跌0.7%,创业...
原创 换... 楼市政策频吹暖风,各地纷纷解除限购限售,房贷利率也跌破了4%的关口,不少刚需家庭蠢蠢欲动,准备加入购...
锡创投等成立人工智能股权投资合...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无锡锡创鼎祺人工智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无锡...
原创 于... 于东来主动扒光自己,让全网来“审判”,这个做法非常正确,也值得尊敬。 11月9日,于东来在社交媒体发...
11月12日煤炭等权(3999...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2日,煤炭等权(399990)指数报收于3335.42点,跌1.35%,成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