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拆解企业招股、估值、上市表现,以专业视角记录资本脉动。投资时间网携手标点财经联袂锻造“解码港股IPO”特别策划,深度探寻每一次资本浪潮背后的机遇与逻辑,敬请关注。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吕贡
百利天恒突然叫停港股IPO。
按照原计划,百利天恒本次全球发售H股基础发行股数为863.43万股,其中初步安排香港公开发售86.35万股(可予重新分配)、国际发售777.08万股(可予重新分配),分别约占全球发售总数的10%和90%;发行的价格区间初步确定为347.50港元至389.00港元,原本预计于2025年11月17日在港交所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
近期以来,百利天恒已多次冲击港股市场,试图构建“A+H”上市格局。此前,该公司于2024年7月和2025年1月递交的招股书均已失效,2025年9月29日第三次递交后,近日又突然叫停,最终能否顺利登陆港交所及具体时间尚不确定。有分析指出,这背后或许存在市场对于公司当前财务状况的顾虑。
百利天恒决定延迟本次H股的全球发售及上市
信息来源:公司公告
百利天恒聚焦全球生物医药前沿领域,业务涵盖创新生物药、化药制剂、中成药制剂业务板块,在肿瘤大分子治疗领域(ADC/GNC/ARC)具备全球领先的创新研发能力、全球临床开发和规模化生产供应能力,预计在2028年形成全球商业化能力的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
不过近几年,百利天恒盈利状况波动较大。2022年和2023年,该公司连续两年处于亏损状态,归母净利润分别录得-2.82亿元和-7.80亿元。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由于在产品研发阶段,研发支出较大,年度营业收入尚不能覆盖相关研发投入及其他开支。
2024年,得益于创新药的知识产权授权收入,百利天恒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37.08亿元。但公司提示称,预计未来仍需持续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用于在研项目,可能会继续面临亏损风险。2022年至2024年期间,百利天恒研发投入分别达到3.75亿元、7.46亿元和14.43亿元,分别占公司各年总营收比重的53.32%、132.81%和24.78%。
进入2025年,百利天恒再度转亏,上半年录得净亏损11.18亿元,营收同比下降96.92%,仅实现1.71亿元;该公司围绕全球化发展战略,持续保持创新药的高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大增90.74%,合计为10.39亿元,占营收比例达606.69%。
研发进展方面,百利天恒取得一定成果。截至2025年半年报披露日,该公司已拥有15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2款处于IND受理阶段的候选药物,并在全球开展近90项临床试验,其中包括国内开展的15项III期临床研究,以及在美国开展的10项临床研究。
进入2025年第三季度,百利天恒与BMS合作顺利推进,全球II/I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IZABRIGHT-Breast01里程碑于9月30日达成,正式触发合作协议项下第一笔2.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条件,这也促使该公司当季营收同比大增1625.08%。然而,这一变化对整体业绩拉升作用有限,2025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仍同比下降63.52%,为20.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则较上年同期减少112.16%,亏损4.95亿元;同期研发投入17.72亿元,同比上升90.23%,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从上年同期的16.45%增至85.79%,增加了69.34个百分点。
在此情形下,百利天恒何时才能找到研发持续高投入与稳定盈利之间的平衡点?
百利天恒近年归母净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