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市杏花村国际白酒交易中心一角。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全明 摄
近日,记者来到省级重点工程——扩能升级工程项目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的汾酒2030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一期)现场。只见酿酒车间、白酒库、陶坛库、曲房及晾曲棚等核心设施正加快建设,酒罐设备的安装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据悉,该工程项目总投资达91.01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汾阳的原酒产能与战略储备能力,进一步稳固其在全国白酒产业中的领军地位。
近年来,作为中国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以及全球十大烈酒产区之一,汾阳市加快了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步伐,聚焦能源转型、产业升级与适度多元发展三大方向,以全产业链的思维重新规划白酒产业版图,通过“龙头引领、集群发展”的模式,全力打造清香型白酒的核心增长极。
今年以来,汾阳市统筹推进194个“双百双亿”项目,总投资高达45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5亿元。其中,白酒产业及相关领域的项目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正推动“酿造—储存—配套—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加速形成,为汾阳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
从投资结构来看,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十分突出: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7个,其中3个省级重点项目的总投资更是突破了百亿元大关,达到101.07亿元。
大项目带动大投资、推动大发展的格局日益清晰,而白酒及相关产业在这些重大项目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充分展现了汾阳“以酒立市、以链强产”的战略定力与坚定决心。
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中小酒企呈现出协同发展的强劲态势。青花瓷酒厂年产4500吨白酒项目的综合楼已实现封顶,发酵车间、灌装车间、酒库等主体工程正进入建设冲刺阶段;瓮头青酒庄年产2500吨白酒项目已完成2号发酵车间、粉碎车间和粮仓的主体结构施工,灌装车间与酒库的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一批特色酒庄和中小型酿造企业也在同步发力,“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产业集群发展”的多层次发展格局正逐步完善,产业的韧性与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产业链条的强链补链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山西中汾酒业投资建设的酒类综合储存基地,正全力推进110个储酒罐的建设,项目总储量达5万吨。建成后,该基地将成为区域性白酒仓储物流中心,有效提升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与供应链的稳定性。
此外,多个酒类包装制品厂、酿酒曲块厂已建成投产,实现了包装材料、制曲辅料的本地化、专业化供应。这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更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无缝衔接,全面提升了协同效率,为白酒企业的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汾阳市以酒旅融合为突破口,激发了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打造了清香之都的新名片。杏藏酒业特色文旅酒庄、杏花鑫颐酒业项目正同步推进酿酒车间与综合办公楼的建设,未来将打造集酿酒体验、文化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沉浸式文旅目的地;中汾观光塔的主体结构已拔地而起,75.8米的建筑高度使其成为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建成后将承担文化展示、城市观景、品牌宣传等多重功能;汾阳市博物馆已正式开馆,成为展示“酒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如今,汾阳市通过“工业+旅游”“文化+消费”等新模式,将千年酿酒文化的底蕴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酒旅融合”迈向新高度,让“清香之都、文化之城”的城市名片更加鲜亮,使“醉美汾阳”不仅香飘四海,更成为可游、可感、可体验的旅游胜地。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全明 通讯员 史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