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每日经济新闻》一年一度的“食品饮料论坛”始于2021年“糖酒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过去四年里,我们同步推出食品饮料创新力榜。今年,《每日经济新闻》全面升级行业观察维度与内容呈现模式,从过往的榜单机制,转为以“创新案例”为核心的呈现方式,更强调创新本身的价值与实践意义。我们希望让每一个真实、直观的案例,直接告诉市场“如何做出增长”。
每一口食物,可以是味觉记忆,也可以是时代注脚。
2025年上半年,中国食品饮料市场规模达2845.4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5.8%,销量增长7.8%,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今年,食饮行业的变化较往年更趋细微复杂,且更易成为社交媒体热议话题。
以“预制菜”为例,这一赛道便在争议声中持续前行。一方面,预制菜靠稳定品质和供应链优势稳住餐饮端基本盘,以超20%的年复合增长率重塑消费格局;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其安全性、风味还原度的顾虑仍未完全消散。
分歧与增长并存,在这样的环境下,有没有一些预制菜企业正通过技术、品控或模式创新重塑消费者信任?又有哪些真实落地的做法值得被作为“行业创新案例”记录?
现制茶饮咖啡品牌们的竞争可以发生在任何领域。在二次元联名、手办、盲盒周边等营销外,产品也不满足于单一的“甜”,花椒、肉桂、海苔成了奶茶“搭子”,这些创意新品成为不少品牌的C位产品。不仅如此,茶饮品牌开始卖咖啡,咖啡品牌开始做茶饮,两者产品边界逐渐模糊,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态势。
在这一轮“你追我赶”的风味革新与跨界竞争中,哪些创新属于真正能够穿越热度的实践?哪些品牌、哪些技术、哪些供应链打法正在形成可被行业借鉴的样本?
同时,消费者需求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对国潮消费、IP联名消费热情不减;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功能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减糖、低卡、高蛋白、轻负担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刚需词汇”。
从功能性饮料到休闲零食,从中式养生到西式补剂,需求都在持续走高,干净配方的呼声也愈发坚定。我们发现,很多新品牌的配料表不再只是简单罗列成分的“常规操作”,反而成了品牌传递价值的窗口,实实在在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人们希望吃得更干净、喝得更明白,也希望食品能带来精神慰藉、情绪松弛与健康的长期陪伴。
面对这些愈发具体的消费诉求,哪些产品创新、成分创新或供应链创新正在真正回应需求?
各类变化交织叠加,使得食品饮料行业告别了对单一大单品的增长依赖,转而在多个价值维度同步发力、多点突破。我们看到,有的品牌以技术和成分创新争取科学饮食的未来,有的品牌以文化叙事和品牌温度唤起年轻人的共鸣,有的品牌则以供应链、品控与可持续能力构筑长期壁垒。行业的结构正在以看似缓慢、却更加坚定的方式发生变化。
在今天的食品饮料行业,创新在哪些领域发生?增长的真正来源是什么?答案往往藏在企业真实落地的“案例”里。
为发掘行业标杆,激励创新精神,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每日经济新闻》正式启动“2025食品饮料行业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本次活动将聚焦过去一年行业内涌现的卓越创新实践,旨在表彰那些以前瞻视野、突破性思维和扎实行动为产品、品牌、可持续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与品牌。我们将记录行业创新脉络,分享成功经验,共同勾勒食品饮料行业的未来蓝图。
破题:“创新案例”2025全面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一年一度的“食品饮料论坛”始于2021年春季“糖酒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过去四年里,我们观察食品饮料行业的品类扩张、渠道洗牌、供应链重构与消费分层的周期,每一年都以论坛为舞台发布“食品饮料创新力榜”,持续记录行业创新的真实脉动。
今年,《每日经济新闻》全面升级内容呈现方式,从过往的榜单机制,转向以“创新案例”为核心的呈现体系,更强调创新带来的价值与意义。当然,“2025食品饮料行业创新案例征集”对行业的观察一以贯之。
此次案例征集覆盖休闲食品、乳制品、调味品、新式茶饮等多个赛道,聚焦三个最能代表行业前沿方向的领域:产品创新、品牌营销创新和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实践创新。从前端研发到品牌增长,再到可持续发展,每一个关键环节都被纳入评选视野。
同时,“2025食品饮料行业创新案例征集”更加开放,覆盖品牌方、生产制造企业、供应链等全产业链主体,只要是推动行业前行的创新都有机会被记录、被看见。《每日经济新闻》也将确保每一个入选案例都真实可信、具有实践价值,并能为行业提供清晰的参考路径。
“2025食品饮料行业创新案例征集”申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