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掌门如何破解营收连跌困局?
《投资者网》叶观复
11月7日,保定银行迎来关键人事变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正式核准王成担任该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同时批准其董事及刘海军独立董事的任职。
与此同时,保定银行的资本实力也在持续增强。今年7月3日,河北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该行新增注册资本7.1亿元,注册资本由52.7亿元增至59.8亿元。这是近两年内的第三次增资,2023年12月,保定银行注册资本从30亿元增至40亿元;2024年底,进一步增至52.7亿元,并同步实现国有股权占比从41.94%跃升至80.32%,完成了从混合所有制向国有控股的战略转身。
然而,在资本夯实的背后,保定银行的经营基本面却不容乐观。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该行营业收入分别为28.6亿元、26.85亿元、29.68亿元、25.7亿元、21.68亿元,呈波动下行趋势;净利润则从10.73亿元逐年下滑至4.79亿元(2023年),2024年虽未披露具体净利润,但结合营收持续萎缩态势,市场普遍预期盈利压力进一步加大。
一边是治理结构优化;一边是营收利润“双降”、增长动能不足。站在转型十字路口,新任董事长王成能否带领这家区域性城商行走出困境,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国有控股落地,治理结构全面重塑
保定银行的本轮变革,核心在于“国有化+专业化”双轮驱动。
根据企查查及监管批复信息,截至2024年底,保定市财政局通过保定市国控集团等平台合计持股80.32%,实现绝对控股。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河北省推动地方金融资源整合、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
在国有资本主导下,董事会构成同步优化。除王成出任董事长外,新一届董事会还包括4名董事及1名具备金融风控背景的独立董事刘海军。值得注意的是,王成本人长期深耕河北金融系统,曾任地方国企高管及金融机构负责人,熟悉区域经济与监管逻辑,其履新被视为强化“政银协同”与风险管控的关键安排。
三次密集增资亦凸显地方政府对该行的支持决心。
2023年12月,保定银行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至40亿元;2024年底,保定银行注册资本从40亿元增至52.7亿元,国有股权占比由41.94%提升至80.32%,实现国有控股转型。2025年7月,河北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同意保定银行增加注册资本7.1亿元,由52.7亿元变更为59.8亿元。
三次合计增资近30亿元,不仅显著提升资本充足水平,也为后续不良资产处置、普惠信贷投放及数字化转型提供资金保障。
然而,资本输血只是起点,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国有优势转化为经营效能。过去几年,该行因公司治理薄弱、关联交易不透明等问题多次被监管点名,如今在国有控股框架下,能否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运营机制,将是决定其能否“脱胎换骨”的关键。
营收利润持续下滑,增长动能不足
尽管资本实力增强,保定银行的业绩表现却持续承压。
从营收走势来看,2020年为28.6亿元,此后除2022年短暂反弹至29.68亿元外,整体呈下行趋势,到了2024年已降至21.68亿元,较峰值缩水超24%。
另一方面,该行净利润则是从2020年的10.73亿元一路滑落至2023年的4.79亿元,四年累计降幅达55%以上,2024年未披露净利润。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保定银行近几年总体呈现下滑的趋势。
这种营收与利润“双降”的局面,并非短期波动,更多是结构性短板长期积累的结果。
首先是净息差持续收窄,受LPR多次下调及存量房贷利率重定价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快速下行。而负债端受限于区域存款竞争激烈,高成本协议存款占比难降,导致利差空间被大幅压缩。
虽然没有披露具体净息差数据,但参照河北地区城商行平均水平(2024年约1.65%),保定银行大概率处于低位区间。
其次是非利息收入增长乏力,业务结构单一问题突出。目前,保定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仍高度依赖传统的结算、代理保险和银行卡服务等低附加值业务,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绿色金融等轻资本、高收益的新兴板块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这意味着当利息收入承压时,银行可能缺乏有效的“第二增长曲线”进行对冲,抗周期能力明显偏弱。
此外,截至2024年末,该行贷款主要集中于地方政府平台及传统制造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产业等新兴领域渗透不足,既限制了收益提升,也增加了集中度风险。
对于刚刚完成国有控股转型、迎来新任董事长的保定银行而言,如何在夯实资本的基础上,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培育差异化竞争力,已成为决定其能否走出营收净利“双降”局面的关键。
风控问题犹存,多个关联交易方成被执行人
在业绩下滑的同时,保定银行的合规风控情况亦值得关注。
2025年,保定银行向关联方发放了多笔大额贷款。7月1日,该行披露向河北建设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和河北建设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分别办理了1.6亿元流动资金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公司的股东——河北建设集团(01727.HK)正是保定银行的第五大股东,并且已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总金额高达1.97亿元。目前公司及法人均被发出限制消费令。
此外,今年二季度,保定银行还曾向涿州市景森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5000万元,向保定市聚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9057万元,而后者已于10月17日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合规管理同样存在问题。2022年6月,保定银行因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照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被罚款100万元,四名相关责任人同时被罚。
与此同时,该行的信息披露也备受质疑。保定银行2024年年报无法从公开渠道正常获取,用户在官网查询时需填写个人信息且显示“网络超时”,这一做法也涉嫌违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确保公众能方便地查阅”的规定。
站在新的起点上,保定银行迎来了国资控股和新任董事长的双重变革。
然而,资本实力的增强和股权结构的优化,仅是化解困境的第一步。真正考验王成及其管理团队的,是如何从根本上改善经营效率、强化风险控制、提升盈利能力,带领这家区域性银行走出业绩下滑的漩涡。
对于已完成国有控股转型的保定银行而言,新一轮的转型征程才刚刚开始。(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