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批复公告称,同意东吴财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吴财险)开业。同时,公告中还披露了东吴财险的多项关键信息,涵盖公司建址、注册资本、业务范围、核心管理层、股权结构以及获批筹建的分公司情况。
公告显示,东吴财险于3月28日获批开业,总部设立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将接受江苏金融监管局的属地监督管理。在业务范围方面,东吴财险覆盖面广泛,涵盖了机动车保险、健康险、信用保证保险等全财险领域。
同时,该公司还同步获批筹建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北京五家分公司,并要求在6个月内完成筹备工作。
从股权结构来看,东吴财险的股东团队由11家机构构成,地域特色鲜明。其中,10家股东为苏州本土国有企业,唯一一家民营企业为上市公司——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据公开资料显示,第一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下称:苏州国发集团)为该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33%,苏州新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苏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第二、第三大股东,分别持股14.5%、12%。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国发集团实力雄厚,由苏州市财政局全资控股,旗下金融资产覆盖银行、证券、信托、资管等核心领域,包括东吴证券、苏州银行、东吴人寿等头部机构。而此次东吴财险的落地,标志着苏州国发集团正式补齐财险牌照短板,成为全国罕见的同时持有财寿险双牌照的地市级金控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监管批复公告还官宣了东吴财险的首任董事长、总经理人选,两位高管均由大股东苏州国发集团委派,且首任领导班子呈现出鲜明的“政企结合”特征。
董事长宋继峰(1974年3月),在苏州政府体系内深耕多年,历任苏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等职,财政金融管理经验颇丰。2023年下半年,宋继峰转任国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而总经理夏卫新(1970年3月),则为保险业“实战派”。早年间曾在中国人保财险、江苏保监局担任核心职务,兼具市场开拓与风险管控能力。2013年5月,夏卫新转战东吴人寿出任副总经理,至今已深耕近十二年。
伴随着将帅的落定,东吴财险的人才招募工作也在同步推进中。
4月7日,“苏州国资”微信公众号已发布招聘公告,启动总公司及五地分公司32个岗位招募,覆盖信息技术、精算、投资等核心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同时开放校园招聘通道。从岗位需求看,车险承保/理赔部、非车险承保部等业务部门占比超40%,显示其初期将聚焦传统业务快速铺开;而数字金融、科技保险等创新领域岗位的设立,则呼应了苏州“打造数字金融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
事实上,东吴财险的前身是国内四大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的安心财险。安心财险自成立已逾九载,然而近年来,由于投资频频踩雷,经营表现急转直下,最终陷入困境,被监管接盘。就在去年,江苏国资出手“救场”,助力安心财险实现转身,东吴财险应运而生。
尽管东吴财险背负着安心财险“涅槃重生”的使命,但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其发展之路充满挑战。相邻区域的南京已坐镇两家财险公司——紫金财险和凯本财险,而长三角区域更是“群狼环伺”,多家财险公司竞争激烈。对于东吴财险而言,如何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中突出重围,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是夹缝求生,还是成为后起之秀,《险企高参》将持续关注。
来源:险企高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