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创始人二次创业,逐梦半导体硅片赛道能否成功
创始人
2025-04-18 17:58:38
0

文|《投资者网》吴微

近日,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安奕材”)更新了招股书,科创板上市申请有了进展。这家由京东方(000725.SZ)创始人王东升掌舵的半导体硅片企业,正以12英寸硅片的国产替代突破改写全球半导体材料格局。

国家大基金、IDG资本等40余家机构的支持下,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12英寸硅片厂商,西安奕材2024年产能已超过70万片/月,全球占比7%,并计划2026年总产能提升至120万片/月,可满足届时中国大陆地区40%的12英寸硅片需求,剑指全球10%市场份额。

但作为“挑战者”,西安奕材也面临着原材料、设备国产替代率不足,行业增长放缓,客户认可难度较大等挑战。在日企垄断超50%全球产能的背景下,西安奕材又能否顺利崛起,完成中国半导体“补链”的关键一环呢?

“功臣”二度创业

西安奕材前身为2016年成立的北京奕思众合科技。彼时,带领京东方实现国产面板行业突破的“功臣”王东升,与国家大基金、京东方一起,出资设立北京芯动能基金,拟聚焦显示面板相关的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及其相关应用领域,从而打通从驱动到显示的产业链。

2017年,因海外收购的不利,西安奕材的前身北京奕斯伟科技开始自主孵化12英寸硅片、智能化系统级解决方案、板级系统封测与显示驱动芯片封测等四个业务板块。2019年,北京奕斯伟科技对这四个业务板块进行了拆分,并独立运营;西安奕材就是其中12英寸硅片业务孵化的成果。

资料来源:招股书

自设立以来,西安奕材主要聚焦12英寸硅片的国产替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12英寸硅片被信越化学、SUMCO等五家企业垄断,他们的市场占有率超90%,中国本土产能不足5%,而硅片作为半导体制造的核心材料,长期依赖进口。

独立之后,西安奕材受到了国家大基金、IDG资本等40余家机构的青睐。2023年CII轮,接受二期基金等8名投资者23亿元增资时,其投前估值已达177亿元。2021年至今,公司累计融资额高达115亿元。资本加持下,西安奕材的产能已跃升至2024年的70万片/月,成为国内唯一进入全球前十的12英寸硅片厂商。

除了产量外,西安奕材的产品质量也已得到客户的认可。公司已实现12英寸抛光片、外延片量产,产品已覆盖存储、逻辑芯片等领域,并进入长江存储、美光、铠侠等企业的供应链。核心技术指标如晶体缺陷密度也已接近国际一流水平,2024年公司正片收入占比提升至56%,打破“测试片为主”的国产标签。第二工厂规划50万片/月产能,预计2026年达产,届时总产能达120万片/月,相当于2023年全球需求的15%。

企业仍需突围

虽然西安奕材已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信越化学(30%)、SUMCO(25%)等行业五巨头的市场地位短期内仍难以撼动。尤其是在先进制程上,西安奕材的硅片客户认可度还比较低。

而在终端产品上,目前西安奕材的硅片主要用于存储芯片,在更先进制程NANDFlash存储芯片、更先进际代DRAM存储芯片以及更先进制程逻辑芯片的12英寸硅片上,公司已在主流客户验证中,还未能大量出货。2022年-2024年间,西安奕材40%以上的收入由测试片提供,正片占比缓慢提升,但总体占比仍有待提高。

原材料方面,电子级多晶硅全球仅4-5家企业能稳定供应,西安奕材虽然已大量采购鑫华半导体的产品,以加快国产替代的进程,但部分原材料仍需要进口。设备端,拉晶炉、抛光机等核心设备国产化率也比较低,为了保障生产,2024年西安奕材储备了2.63亿元的备品备件及低值易耗品,在当期公司存货中的占比高达21.13%。

针对设备壁垒,西安奕材表示“我国半导体硅材料领域国产化设备比例已取得长足进步,公司按照生产需求及扩产节奏,科学合理地进行购置生产设备。公司对于生产设备、备品备件有体系化及多元化的采购方案,可保障稳定供应并满足日常生产所需。”

除了上述难点外,市场开拓也是西安奕材需要面对的挑战。硅片、尤其是大尺寸硅片是一个较为细分与成熟的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行业供需基本平衡,终端需求的变化,很快就会影响整个行业。

据西安奕材披露,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受消费电子需求减弱影响,2023年、2024年,全球硅片市场的总规模就分别同比出现了10.1%与7.5%的下滑。而在国产替代的道路上,西安奕材还面临着来自上海新昇(沪硅产业(688126.SH)的全资子公司)、中环领先(TCL 中环(002129.SZ)的控股子公司)、上海超硅等竞争对手的挑战。此前的显示面板行业,就因竞争过于激烈,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较低,个别公司受大额资产折旧影响,而长期亏损。

数据来源:招股书

尽管还面临着原材料、设备国产化替代不足等挑战,但西安奕材已以7%的全球份额站稳了脚跟。随着国内半导体人的继续深耕,这家承载着国产替代使命的企业,或将成为全球硅片版图重构的关键变量。从显示到半导体,王东升的二次创业,正为中国芯片产业链的自主之路写下新注脚。在技术与时间的淬炼中,属于中国硅片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思维财经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英伟达CEO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 据参考消息援引美国世界新闻网4月18日报道,在英伟达的人工智能(AI)芯片被限制向中国出口之际,英伟...
一季度全国水利建设投资1988... 记者4月17日从水利部获悉,今年一季度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实现稳中有增,全国实施各类水利项目2.16万个...
凌志软件2024年财报:营收增... 2025年4月17日,凌志软件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14亿元,同比增长59.9...
美股,大跌!金价,大涨!特朗普... 当地时间周五,美国和欧洲主要股市因传统节日休市一天。本周,投资者仍然聚焦美国挑起贸易争端后与各方的谈...
合规出海:出海战略与境外资本市... 财联社4月19日讯(记者 胡皓琼)中国人收购一家海外公司准备境外上市,要办理证监会备案吗?中国主体可...
扎克伯格三年前“疯狂想法”曝光...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近日,在Meta的反垄断审判中,一项2022年的内部讨论被公之于众,揭示了Me...
老黄埔旧改巨无霸上新了,中建海... 乐居财经广州 赵盼盼据广州市住建局,位于老黄埔的中建海丝城(备案名:悦山花园)新获一张预售许可证,批...
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A:2025... AI基金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A(007689)披露2025年一季报,第一季度基金利润2257.55万元...
新闻1+1丨扩大服务消费,需要... 4月16日,商务部网站发布消息,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聚...
深夜,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4月16日,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Wind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2:13, 美股道指、纳指、标普5...
美尔雅及公司实控人遭证监会立案... 每经记者:赵李南 每经编辑:何小桃,文多 4月18日,美尔雅(SH600107,股价4.57元,市值...
陈立武履新英特尔CEO满月 挥... 记者 钱玉娟 作为英特尔成立57年来首位华人CEO,陈立武履新后的管理举措备受关注。 4月18日,...
超15亿元打造低温储运基地,开...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何明俊 氢能,被誉为未来的终极能源。 4月17日、18日,广东省开平市举办...
【央广时评·坚定信心】新国风惊... 【央广时评·坚定信心】新国风惊艳消博会 “国潮经济”引领消费新潮流 “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
债券发力,收支改善 —— 20... 来源:中国银河宏观 核心观点 2025年一季度财政数据公布,较1-2月份财政收支均有改善,其中支出端...
金字火腿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事... 【大河财立方消息】4月18日,金字火腿公告称,收到实控人任贵龙的通知,其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项,该事项...
一董事长被留置!身家超100亿 4月18日,居然智家发公告称,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家属通知,汪林朋近日收到武汉市...
突破3370美元!金价再度飙升... 文/赵斌 黄金价格再创历史高点。 截至17日19时,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价格最高触及...
知名企业董事长离世,长期受抑郁... △查看详情 4月16日,浙江知名纺织企业绍兴金点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金点子公司”)发布讣告称,...
底部信号再次明确,核心宽基ET... 财联社4月19日讯(记者 闫军)沪指止步“8连涨”,4月18日,沪指缩量收跌0.11%,从板块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