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房地产协会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居民购房意愿调查》显示,40%的潜在购房者选择推迟或放弃在2025年买房。这一数据较2024年同期上升了17个百分点。同时, 截至2025年5月,我国债务总规模已突破300万亿元大关,相当于GDP的2.8倍。这既说明了居民债务杠杆已经用到极致,也意味着购房需求继续萎缩的趋势将越来越严重。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国内各种救市利好政策不断。先是除了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核心区域之外,绝大多数城市都放开了限购政策。此外,银行将房贷利率降至3%以内,首付比例也降至1.5成。值得一提的是,税务部门也减免购房者的契税和增殖税。应该说现在是史上最好的购房环境。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购房者放弃今年买房呢?
原因一,对未来收入增长不确定性担忧
现在很多潜在的购房者之所以不准备在今年买房,主要是对未来收入增长不确定性担忧。一方面,现在很多实体企业效益下滑,都在裁员降薪。于是,不少潜在购房者担心,如果今年买了房子,万一收入减少或失业,届时还贷压力就更大的。所以,选择暂时观望者居多。
另一方面,由于实体企业都不景气,招聘需求出现萎缩,再加上今年1189万大学生毕业要找工作。所以,现在招聘市场工作不好找,失业率仍在高位徘徊。而一旦被企业辞退或离职,多数求职者在短期内找份满意的工作难度非常大,如果再身背巨额房贷,家庭就会陷入到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所以,很多家庭都搁置了买房计划。
原因二,房价处于下跌趋势,怕被套
现如今,国内房价正处于长期的下跌的趋势之中,失去了赚钱效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3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2%,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1%,这是房价连续第三年整体下行。而购房者往往都是买涨不买跌,房价上涨都会跟风追涨,而房价下跌时,就会退出或在外观望。所以,很多购房者担心今年买房会被套,就决定先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原因三,居民杠杆率已经用到极致
现如今,房产占居民家庭总资产的77%,另有23%才是金融资产。显然,我国居民早把宝都押在了房子上面,已经有超过41.5%的家庭拥有2套及以上房子。所以,未来居民继续加杠杆的空间十分有限。截至2025年3月末,中国房地产贷款余额为53.2万亿元,同比增长仅1.5%,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低增速。这个房贷数据也说明了,居民贷款需求呈现快速萎缩的趋势。
原因四,老百姓购房越来越理性
疫情之前,很多老百姓看到周围人都买房,也会跟在后面一起买,从不考虑自身家庭的经济能力。而在经历了3年疫情之后,老百姓购房越来越理性,他们觉得存钱比买房更重要,因为存钱可以应对失业、疾病等不时之需。2025年第一季度,居民偏好"更多储蓄"的比例升至49.7%,创2015年以来新高;而选择"购买房产"作为投资首选的比例下降到15.3%,为历史最低点。
以上这四个原因,就是很多潜在购房者放弃今年买房的原因。试想,在一个对未来收入增长预期悲观,且房价处于调整趋势之中,没有多少潜在的购房者会去冒被套的风险。此外,现在老百姓购房越来越理性了,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冲动买房。所以,未来几年国内房价逐步回归居住属性,乃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