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投石问路 券商标新立异破内卷
创始人
2025-06-09 06:03:18
0

本报记者 周尚伃

见习记者 于宏

目前,证券行业已步入从量增向质变的转型关键期。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行业内共有150家券商,总资产为12.93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9.3%;净资产为3.13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6.1%。

多年来,凭借牌照红利,券商逐步做优做强,行业也实现了阶段性的大发展。但同时,受业务模式高度趋同的影响,行业同质化竞争态势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对券商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制约。价格战、部分中小机构业绩增长乏力、从业人员在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中出现倦怠、部分券商业务实践逐渐偏离金融服务的本质,都是同质化竞争下产生的副作用。

在此背景下,降费和行业集中度提升成为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券商专业金融服务价值的减弱。相反,高水平的从业人员和高质量的特色化金融服务仍较为稀缺,券商对于综合一站式金融服务能力、全球化资产配置能力、产业链深度研究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需求更加迫切。逐步突破同质化竞争困局,寻求更高质量的发展,成为证券行业正在探索的方向。

业务高度同质化

制约行业发展

“内卷式”竞争是一种低水平、低效率的同质化竞争,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不容忽视的现象,受到中央高度关注。

2024年7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同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强调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对证券行业来说,同质化竞争与内卷并无本质区别。分析其核心特征,对症下药极为重要。

“在如今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在各大线上平台疯狂挖掘客户,时刻紧盯开户数与交易量,还需要考虑客户投诉率、产品适配度等逐渐被纳入KPI考核体系的指标。”某中型券商客户经理向记者坦言,“面对巨大的考核压力,我们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完成KPI上。”这一现状,正是证券行业当前困境的一个缩影。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行业内卷现象的产生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券商数量过多,远超市场实际需求。当前我国有150家券商,大量券商在同一市场空间内抢夺有限的客户与业务资源,必然导致竞争激烈;二是券商业务高度同质化。多数券商在经纪、投行、资管等传统业务上缺乏差异性与特色,提供的服务内容、产品形式极为相似,所以只能靠降低佣金、打价格战来争夺客户,陷入了低水平的重复竞争,难以实现良性发展,最终造成行业内卷局面。”

以“基本盘”经纪业务为例,券商为吸引客户,曾大打“佣金战”,导致行业佣金率持续下滑至万分之二左右。部分营业部为了完成KPI考核,对客户的服务仅停留在开户环节,后续的投资建议、市场分析等服务十分薄弱,导致客户满意度较低,客户流失率居高不下。同时,一些券商研究部门为了获得基金公司等买方机构的佣金派点,“花式”竞争手段层出不穷。曾有某券商固收首席分析师对内部员工的“训话”聊天记录在网上流传,其要求组员单季派点实现1%,称不管使用任何手段,包括开展专题路演、请吃饭、陪玩、提供调研服务和数据库资源等,都要全力争取达成业绩目标。

这种竞争方式导致部分券商失去核心竞争力,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为了降低成本、提升收益,部分券商不得不削减在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提升方面的投入,逐步偏离主责主业,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内卷程度。

同质化竞争不仅削弱了券商的盈利能力,也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例如,在投行业务中,众多券商都聚焦于大型企业的上市保荐和融资项目,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新兴产业的金融服务关注不足。在存量业务的低效竞争中,券商的创新业务发展受限,如资产证券化、跨境金融服务等领域,目前虽实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际成熟投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拓展业务边界

寻求增量突破

“在行业内卷现象显著的当下,券商寻求突破至关重要。拓展业务范围、积极开拓增量空间是关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经纪、投行等传统业务之外,券商可积极进军跨境金融服务、另类投资等领域,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业务转型迫在眉睫,券商的服务亟须向差异化、特色化、精品化、专业化方向转变。通过精准定位客户需求,打造在细分赛道中具有特色优势的服务和产品,如针对科创企业或中小企业等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等,避免同质化竞争。此外,金融科技赋能也是提质增效的有力手段,券商应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和布局力度,力争在智能化转型浪潮中占据先发优势,打造业务护城河。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为券商带来新的业务增量和发展机遇。券商正在针对新兴产业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股权及债券融资、并购重组、产业基金等,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从实践层面看,各家券商正积极探索创新性、差异化路径,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5月份,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启航,金融行业扮演着科技创新债券发行“领头羊”的角色,迅速将力量集结在该项业务上。其中,券商正着力从发行、承销、做市等多维度服务科创企业融资,不仅为企业构建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体系,更实现了多项业务之间的协调联动。

例如,近期,由中金公司创设的“中金公司企业科创债活跃券篮子”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上线交易。中金公司将为该债券篮子提供持续的做市报价,并通过量化模型计算流动性指标,动态调仓以保证篮子由具有高流动性的活跃产业类科技创新债券组成。同时,还有券商以创新型金融工具精准赋能科技创新企业,助力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来看,券商正依托自身业务优势,投身新的业务领域,寻求业绩增长空间。

国际化业务亦是券商寻求增量的重要方向。当下,不少券商正通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来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增强自身业务实力。2024年,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旗下的国际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均超过40%,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多数券商选择的路径是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亚洲金融中心设立区域总部,以此为据点辐射周边地区,积极向海外市场寻求业务增量。

同时,证券行业正积极自我革新,扭转低效的同质化竞争局面,重构业务竞争力。研究所改革便是券商推进业务转型的生动缩影:随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稳步推进,券商研究所原本的收入来源——分仓佣金市场“蛋糕”逐渐缩小,在此背景下,不少券商研究所启动全面改革,一方面,大力扩充人才团队,提升业务硬实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内协调联动,对外拓展机构客户类型、提供定制化服务、开设专注于细分产业的研究院等多重方式,提升产业链研究深度,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存量业务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券商积极拓展业务边界主要围绕三大方向展开:深耕国内新兴产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大力拓展包括国际市场在内的蓝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业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变革求新,在推动业务多元化、创新转型过程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

打造核心竞争力

打破同质化竞争,除了从外部拓展业务边界之外,行业内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尤为重要。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同质化困境,监管部门多次强调要推动证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支持头部券商做优做强,引导中小机构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2024年3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为证券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政策引导下,行业并购重组预期增强。通过并购重组,券商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并购重组不仅可以帮助券商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协同发展,还可以促进券商在人才、技术、客户资源等方面的整合,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例如,一家在投行业务上具有优势的券商,可以通过并购一家经纪业务或资管业务较强的券商,实现业务互补,提升整体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互补式横向并购不仅可以打破券商之间的业务壁垒,还可以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金融服务。

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的背景下,证券行业已涌现一批成功案例。例如,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重组,正是头部券商之间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生动写照。还有互补性较强的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双方通过资源整合,有效扩大了市场份额,提升了公司在经纪业务、投行业务等领域的竞争力,有效推动业务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今年一季度,通过外延式扩张策略大展拳脚的国泰海通(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与国联民生(国联证券+民生证券)均晒出并表后的首份成绩单,业绩表现亮眼。其中,国泰海通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90%,国联民生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80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会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推动资源向专业能力突出的券商集中,大型券商将占有更多市场份额,进一步发挥综合金融实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优质中小券商则聚焦特色化发展路线,充分发挥细分业务优势。改革能够改变行业竞争局面,激活各类券商活力,也能够为需要金融服务的企业提供更多选择。

当然,市场资源的重新分配意味着优胜劣汰。部分经营不善、风险控制能力薄弱的券商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例如,一些中小型券商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客户流失严重,业务收入大幅下降,资金链紧张,最终可能会被其他券商并购甚至逐步退出市场。这种优胜劣汰机制有助于推动行业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如何破局同质化竞争,是证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在奋进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行业正在尝试将价格战让位于专业能力竞争,将规模崇拜让位于客户需求洞察,将同质化内卷让位于差异化创新。虽然在此过程中也难免遭遇转型的阵痛,但放眼长远,行业在监管引导下重塑竞争规则、开拓业务增量空间,不仅能让券商的传统业务焕发生机,更是中资券商迈向国际一流投行的必经之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财通基金增聘张婉玉,与闫梦璇共...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7月12日,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了财通安益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
连续三年跑输后,主动股基打翻身... 财联社7月11日讯(记者 李迪)过去几年,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表现备受争议。2022年到2024年之间...
外卖补贴大战重启 “免费奶茶”... 《科创板日报》7月12日讯今日,美团、淘宝闪购等平台再次分别发放外卖大额券,且集中在咖啡茶饮品牌,“...
原创 空... 今年开始,一年一度的空调新冷年开盘动作,将会彻底消失或改弦易张。因为,新冷年开盘的行业价值与商业使命...
“鑫慷嘉”突然爆雷、人去楼空!... 盗用“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旗号的“DGCX鑫慷嘉”平台突然爆雷。 近日,“DGCX鑫慷嘉”在社交平...
跨越提升!沧州银行首次入围全球... 近日,英国《银行家》杂志(The Banker)权威发布“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沧州银...
新晋4万亿美元“股王”,英伟达... 《华夏时报》制表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耿倩 上海报道 美东时间7月10日,...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证券代码:688066 证券简称:航天宏图 公告编号:2025-047 债券代码:118027 债券...
鲍威尔考虑辞任美联储主席?或因... 美东时间7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一位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公开暗示,因美联储华盛顿总部翻新项目面临的压...
离境退税政策激发入境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我国离境退税政策实施正在向更多地区延伸,为进一步扩大入境消费提供有力支...
特朗普,最新发声!纳指下跌,中... 今晚,美股涨跌不一,其中,道指与标普500指数拉涨,纳指下跌。 晚间,美国公布最新初请失业金人数数据...
“黄金平替”遭扫货,价格创近1... 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7月11日收盘,伦敦银现货价格上涨3.77%,每盎司价格站上38美元;...
原创 稀... 前言 一边是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严重依赖,军工、人工智能等行业都快"断粮"了;一边却对仅占0.7%农地...
济南二手房挂牌量高达10.2万... 济南二手房挂牌量高达10.2万套! 济南楼市成交数据: 2025年6月份,新房住宅日均成交107套,...
中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生...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庞无忌)记者12日从中核集团获悉,当日,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业绩再爆发!两家券商预增超10... 反弹一触即发! 近日,A股大面积回暖,作为牛市旗手的券商板块更是大爆发。截至7月11日收盘,Wind...
成都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成为了会场内外关注的高频热词,如何融合?...
晶阳机电终止北交所IPO 原拟...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2日讯 北交所网站昨日公布关于终止对浙江晶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阳机电...
新疆银行拟吸收合并新疆汇和银行... 日前,新疆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24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新疆银行吸收合并、增资...
原创 钢... 在意大利南部,塔兰托港的铁轨传来沉闷的震动,那是时代更迭的低语。锈迹斑驳的龙门吊在液压剪的无情切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