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逼近“通用人工智能”(AGI)临界点,OpenAI与其最大投资方微软的合作关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双方围绕“何为AGI”的激烈谈判浮出水面,这场争论不仅关乎技术定义,更涉及数十亿美元的商业利益与AI技术控制权。
图源:IC
根据2019年微软对OpenAI的10亿美元投资协议,以及后续追加的130亿美元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一旦OpenAI系统被判定达到AGI水平,OpenAI有权限制微软获取其后续技术成果。这一条款旨在确保OpenAI在实现AGI后仍能保持技术独立性,避免被单一商业实体垄断。
然而,随着OpenAI近期在多模态AI、推理能力与自主进化技术上的突破,微软开始质疑OpenAI对AGI的判定标准。微软担忧,若OpenAI单方面宣布达成AGI,其将失去对OpenAI下一代技术(如GPT-5、GPT-6)的优先使用权,甚至可能被排除在关键技术合作之外。
目前,AGI并无明确的技术定义。行业普遍认为,AGI应具备跨领域通用性、自主进化能力、意识与自我认知等特征。
报道称,OpenAI倾向于采用“功能主义”定义,即以系统实际能力(如通过图灵测试变体、解决复杂科学问题)作为AGI判定依据;而微软则主张“渐进式评估”,认为AGI应分阶段定义,避免OpenAI过早触发技术限制条款。
微软对OpenAI技术的依赖已深入其核心业务。Azure云服务为OpenAI提供算力支持,而OpenAI的API则嵌入微软Copilot、GitHub Copilot等生产力工具中。若OpenAI达成AGI并限制技术共享,微软可能面临技术代差、战略被动、财务损失等风险。
OpenAI CEO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多次强调,AGI的达成必须服务于“造福全人类”的使命。他表示:“若微软试图通过商业条款削弱我们对AGI的控制权,我们将不得不重新评估合作关系。”
OpenAI内部人士透露,公司正组建独立委员会,联合学术界与伦理学家制定AGI判定标准,并计划在2026年前公布技术白皮书。此举旨在以第三方评估增强公信力,同时向微软施压。
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谈判已陷入僵局。微软提出修改合同条款,要求将AGI判定权交由第三方机构(如NIST或IEEE),但OpenAI以“损害技术机密”为由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