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周三释放关键信号,尽管她个人倾向于美联储在今年晚些时候降息,但政策走向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尤其是关税政策可能持续推高通胀,进而影响货币政策调整的节奏。
柯林斯在马萨诸塞州发表讲话时表示,当前美国经济基本面稳固,货币政策处于“良好位置”,但未来几个月的政策调整将“高度依赖数据”,尤其是关税对通胀的冲击能否快速消退。她指出,美国此前取消部分极端关税缓解了部分通胀压力,但剩余关税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预计到年底核心PCE(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可能仍会“略高于”百分之三,远高于美联储百分之二的目标水平。
“随着企业库存调整完成,被征收关税的商品将逐步进入供应链,未来几个月通胀数据可能进一步上行。”柯林斯强调,如果价格压力持续高企,美联储可能需要推迟降息,甚至重新评估政策路径。
上周美联储议息会议维持利率在百分之四点二五到四点五区间不变,但内部对降息时机分歧明显。以理事沃勒和鲍曼为代表的“降息派”认为,通胀已显著降温,七月即可启动宽松;而鲍威尔则主张观望,强调需更多数据确认关税对经济的真实影响。柯林斯的表态更接近“中间派”,既未排除年内降息可能,也警告政策可能因外部冲击转向。
值得注意的是,柯林斯并非首次对关税风险发出警告。今年三月,她曾明确表示关税政策“不可避免”会推高通胀,尽管初期影响可能是短暂的。而四月的美联储会议纪要也显示,多数官员担忧关税可能导致“滞胀”——即经济增速放缓与通胀居高不下并存。
市场分析认为,柯林斯的言论进一步强化了美联储“数据依赖”的立场。若未来几个月通胀因关税再度升温,美联储可能被迫维持高利率更长时间;反之,若经济出现疲软迹象,降息窗口或提前开启。目前期货市场押注美联储最早九月降息,但这一预期仍可能随政策不确定性而波动。
上一篇:放量滞涨,出货还是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