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平可持续低碳燃料“现实鸿沟”
创始人
2025-07-01 16:47:39
0

交通运输业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来源之一。2024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378亿吨,交通运输排放约占24%。同时,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持续反弹,实现净零排放存在挑战,折射出行业脱碳的艰巨挑战与持续推动可持续低碳燃料应用的迫切性。

在日前举行的2025(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上,可持续低碳燃料再次成为炼油和化工行业的研究热点。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当前,在交通领域,国内航空与航运行业在可持续低碳燃料的应用上正深陷于“绿色雄心”与“现实鸿沟”的矛盾中,还需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协同与金融工具,将溢价转化为驱动全产业链升级的杠杆。航空与航运的绿色燃料革命已驶过理念倡导期,正步入成本竞争与产业链重构深水区。

极具发展潜力

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主任郭杰指出,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大,脱碳难度高。2024年中国碳排放为126亿吨,交通运输碳排放为10亿吨左右,仅次于电力和工业的碳排放。因此,以航空、航运领域的SAF和绿色甲醇等为代表的可持续低碳燃料正处于政策与市场共振的关键窗口期,产业发展迎来绿色转型机遇。

郭杰表示,当前国内可持续低碳燃料产业基础好,发展可持续低碳燃料竞争力较强。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和氨生产国且配套产业成熟完整。此外,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大、发展快,具备发展可持续燃料供应的产业基础。同时,港口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为航运实现能源自主安全提供基础。”郭杰说。

“2025年,我国生物质甲醇已规划产能325万吨,电制甲醇已规划产能86万吨,绿氨已规划产能344万吨。受制于生物质原料有限,未来我国生物质甲醇的最大产能潜力约4174万吨,电制甲醇产能未来可达1.4亿吨。同时,绿氢产能稳步增长,绿氨最大产能潜力可达1.6亿吨。”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所长甘少炜用一组数据证实了国内可持续燃料产业未来潜力。

随着国际交通领域减排规则及国内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对可持续燃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在减排目标约束下,行业也将不断通过下游需求引领装备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同时,在市场机制和全生命周期评价框架下,以交通可持续燃料为切入点,推动上游能源行业转型发展。

解决发展的“矛与盾”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发展正面临多重瓶颈和挑战。

“就绿色甲醇来说,存在规划产能多、实际落地少、落地慢的问题。比如绿色甲醇仅内蒙古港华燃气1个项目实现规模化生产,年产能约10万吨。此外,约70%绿色甲醇和绿氨规划产能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而需求集中在南方沿海港口,行业发展面临‘产销分离’。”郭杰举例说。

原料潜力与产能扩张是“矛”,成本与认证壁垒是“盾”。与会专家表示,要想2030年全球航运业碳排放比2008年下降20%—30%,2024年下降70%—80%,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近零排放的目标,可持续低碳燃料与燃料油、LNG等相比,须在完全成本上胜出。

航空与航运的脱碳瓶颈,表面是燃料成本与供给问题,实际暴露了产业链从政策设计、原料循环、技术迭代到金融支撑的系统性断层。产业不得不直面不确定性——政策利好不等于有效落地,技术可行不等于商业,体现在设施与技术断层,凸显产业链协同不足。比如加注网络严重缺失,全球仅10%港口具备绿色甲醇加注能力,SAF专用储罐在枢纽机场覆盖率仅15%。氨燃料船舶需专用低温储运系统,目前尚无商业化远洋船运营。

与会专家表示,绿色溢价不应成为行业不可承受之重,而需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协同与金融工具重构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就需要短期通过政策干预平衡内外市场,中期需构建“认证—原料—金融”自主体系,进一步促进行业长足发展。

重点领域重点抓

当前,可持续低碳燃料正从“政策试点”转向“规模化替代”。

航空领域,2022年我国SAF总产量约为1000吨。根据科尔尼预测,我国SAF总产量2025年底将达到13万吨到17万吨,2030年有望增长到57万吨到112万吨。从需求端看,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2021年到2025年我国SAF使用量累计达到5万吨,力争2025年SAF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

德勤中国预测,我国SAF需求2030年将达300万吨,2050年达8600万吨,我国SAF供不应求趋势将长期维持SAF推广应用需求将持续扩增。

“虽然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当前SAF生产与可持续认证标准由欧美国家掌控,我国SAF行业标准尚未建立健全,构建自主产权的SAF全产业链迫在眉睫。”中国民航航油航化适航审定中心主任夏祖西说。同时,能源企业还可布局一体化基地,选址优先靠近原料产地和枢纽机场港口,降低物流成本。

从航运行业来看,目前技术突破不断涌现,中国交付的首艘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搭载国产甲醇主机系统,在甲醇模式下船舶能效设计指数较IMO基准线降低54.4%,单船年减碳达12万吨。此外,据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航运业绿色甲醇需求将达442万吨,到2027年将突破1300万吨,对应绿氢需求增长超3倍。

为促进行业发展,甘少炜建议,未来可以推进甲醇和氨燃料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推动可持续燃料供应链建设,围绕环渤海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和珠三角港口群构建国际可持续燃料转运和供应中心。同时,建立航运业可持续燃料标准认证体系,提前布局可持续燃料认证,确保燃料产品符合资质,为稳定供应可持续燃料做好充分准备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国船舶航运业在可持续低碳燃料领域已取得显著突破,但可持续船用燃料供应市场尚未成熟,与航运企业建立合作,以长期协议的形式提前锁定订单能够有效抢占市场份额,赢得发展先机。”甘少炜说。

文 | 本报记者 渠沛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尿素2509合约:收于1737... 【今日尿素盘面高开低走,价格上涨受阻】今日,尿素盘面高开低走,日内偏强整理。昨日期货翻红后,尿素现货...
道氏技术涨4.45%,成交额1... 7月3日,道氏技术涨4.45%,成交额17.21亿元,换手率15.28%,总市值130.24亿元。 ...
2025上半年ETF榜出炉:港...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叶青 见习记者 栗鹏菲 北京报道 2025年上半年ET...
股市必读:铜陵有色(00063... 截至2025年7月3日收盘,铜陵有色(000630)报收于3.44元,上涨0.0%,换手率1.93%...
投资圈都在学习“稳定币”,浓度... 来源:躺赢派研究员 / 文:二马小姐 最近碰到华尔街回来的朋友,想不到交流最多的竟然是“稳定币”,大...
美方解除对华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限... 7月3日最新消息,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宣布收到美国商务部通知,美国政府已正式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出...
江苏险企利安人寿扫货本地股,江... 在利率下行与监管政策双重驱动下,公用事业板块正成为长期资金竞逐的核心阵地,又有险资举牌江南水务(60...
银行IPO新进展!东莞银行、南... 今年3月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排队上市的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银行和广东顺德农商银行曾因财务资料已过有...
稳定币概念股要分化?港股多点数... 资本市场稳定币的热潮仍在持续。 7月3日,有市场消息称,港股上市公司多点数智(02586.HK)正在...
上海有关企业负责人入园入企调研... 为推进沪果两地经贸协作建设,进一步加强沪果在产业、商贸领域的紧密联系,深化两地交流交往合作。7月3日...
雷军:小米汽车大概 2027 ... 最近小米 YU7 正式发布,开售一小时就大定将近 29 万辆,火爆程度超出预期。也引发了外界质疑,销...
36亿元!A股800亿市值PC... 800亿市值半导体巨头宣布:可能开展不超过36亿元的潜在投资。 7月3日下午,800亿市值半导体巨头...
印尼计划将原油日产量提升至10... 新华社雅加达7月2日电(记者曹凯)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副部长尤利奥特·丹戎2日表示,印尼政府计...
首批科创债ETF获批 引导更多...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 (记者黄盛)首批10只科创债ETF在7月2日正式获批。其中,嘉实基金、南方基金...
华晟连续三年蝉联胡润《全球独角... 加群注明姓名、公司、职务、部门,通过概率更大。 近日,胡润研究院正式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华...
【活力中国调研行·山西篇】太原... 梯度培育、平台赋能、成果转化……当前,太原正以科技创新重塑产业筋骨,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
美登科技及董事长、总经理、董秘...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3日,杭州美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美登科技)公告称,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
2025全国商业市场与消费新趋... 在中国经济加速向“以内需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型的关键时刻,消费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此前,...
吴江农发行“云端”学保密,全员... 为强化员工保密意识,提升保密工作能力,近期,吴江农发行积极响应上级行号召,精心组织全体员工参加保密教...
雷军直播回应:关于小米YU7定... 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昨日晚(7 月 2 日)在微博 发布了直播总结,谈及了小米 YU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