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锅圈官网
7月1日,主打“在家吃饭”赛道的上市公司锅圈(02517.HK)发布公告称,依托集团的资源及优势,公司拟在海南省儋州市建设食品生产基地(以下简称“海南儋州基地”),投资金额预计约4.9亿元(将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至于该生产基地的用途等具体细节,锅圈并未在公告里披露。不过,据时代周报记者查询企查查获悉,7月1日,一家名为“海南锅圈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成立,该公司法人和总经理名为罗娜。而锅圈副总裁也名为罗娜。
资料显示,锅圈是中国领先且快速增长的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品牌。公司提供即食、即热、即煮和预制食材,并专注于在家火锅和烧烤产品。2023年11月,锅圈在港交所上市,彼时被市场誉为“在家吃饭第一股”。
就海南儋州基地将生产哪种产品以及公司副总裁罗娜是否为其总经理等相关问题,7月2日,时代周报记者向锅圈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股价方面,7月2日,锅圈盘中一度涨幅达20.08%。截至7月3日收盘,锅圈股价报3.340港元/股,较6月30日收盘价涨11.40%。
此外,从今年整体表现看,该公司股价自1月10日触及阶段低点1.606港元(前复权)后持续回升。截至 7 月 3 日,半年间该公司股价已实现翻倍。
投资金额超近两年净利润之和
4.9亿元对锅圈来说并不是小数目。
虽然,从资金实力来看,锅圈有足够能力覆盖该笔投资。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锅圈的现金及银行存款为21.25亿元。
不过,2023年—2024年,锅圈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0亿元、2.31亿元,合计4.71亿元。
一次性花费要超过两年利润,投资建设一家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上游食品工厂,锅圈究竟意欲何为?
锅圈在公告中指出,此次投资建设海南儋州基地将紧密契合集团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持续推动本集团产业生态战略布局。同时,通过在海南省儋州布局生产基地,集团可以在地理位置上覆盖更广泛的区域,为集团的业务发展带来更多便利。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锅圈通过自建以及并购等方式新增3家食材生产厂。截至2024年12月31日,锅圈共布局6家工厂,较2023年同期增长一倍。在此推动下,锅圈2024年销售产品中来自自有工厂的比例提高至20%。
具体来看,对于这六家工厂,锅圈全部采取单品单厂策略。例如,“和一工厂”生产牛肉产品、“丸来丸去工厂”生产肉丸产品、“澄明工厂”生产火锅底料产品、“欢欢工厂”生产水产类产品、“逮虾记”生产滑类产品以及“台江工厂”生产酸汤底料产品。
锅圈在年报中表示,公司已具备战略性的食材生产力,对主要产品的生产及供应实现更加严格的控制,已全面实现对火锅主要食材的产业端布局。通过产业端的深耕与布局,集团在上游采购端的议价能力持续提升,生产端的规模效应不断释放,助力生产成本持续优化。
在此影响下,锅圈的毛利率进一步下降。截至2024年底,锅圈毛利率21.9%,较2023年底的22.2%下降了0.3个百分点。
此外,国联民生证券也曾在今年5月31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庞大的规模优势使得锅圈向上游垂直整合供应链成为可能,去除中间环节的高效供应链+门店规模优势+数字化运营能力持续正向反馈为产品侧的质优价廉,满足变化的消费需求,成就公司可持续发展。
截至2024年底,锅圈共有10150家门店,门店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其中,自营门店仅15家;加盟店共计10135家,占比高达99.9%。
图片来源:锅圈2024年年报
目标五年新增万家门店
作为国内快速增长的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品牌,锅圈的高速扩张期集中在2020年-2022年三年期间。
彼时,消费者在家吃饭需求陡增,锅圈打着“在家吃火锅,就找锅圈”口号开始爆发式扩张,门店数量从2020年初的1441家,飙升至2022年底的9221家。三年时间,锅圈共增长了7780家门店,平均每年增长2593家门店。
由于锅圈收入绝大多数来自于向加盟商销售餐食产品及相关产品,同时公司旗下门店基本为加盟店,2020-2022年,锅圈收入从29.65亿元一路攀升至71.73亿元。
不过,自2023开始,锅圈的扩张脚步开始放缓。截至2023年底,锅圈门店数量为10307家,较2022年仅增加了1086家。同期,公司实现营收60.94亿元,较2022年同比下降约15%。
然而,成功突破万店大关后,锅圈门店数量不增反减。截至2024年6月底,锅圈门店数量降至9660家。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2024年8月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面对门店规模下滑,锅圈创始人、董事长杨明超解释称,鉴于2020年—2022年开店速度较快,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锅圈就开始暂缓加盟,2024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优化了零售门店网络结构,主动淘汰了部分经营能力偏弱的门店,强化门店精细化经营能力。
据杨明超透露,锅圈已制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通过双场景、双品牌、双渠道的模式,推动网点向2万家扩展,同时加上线上销售向即时零售方向转化,把现有门店从店仓一体化逐步转为店仓配一体化,锅圈也将从食材超市转型为价值更高的社区中央厨房。
2024年下半年,锅圈门店数量重回增长,半年间增加了490家门店。截至2024年底,锅圈共有10150家门店,仍较2023年底净减少157家。与此同时,公司2024年营收也重回增长,为64.70亿元,同比增长约6%。
图片来源:锅圈2024年年报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锅圈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即它的供应链和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目前停留在长江以北。不过,整体来看,这条护城河并不强,因为它没有太多的门槛且非常容易复制。
“它所有的护城河都是基于规模效应,如果离开了规模效应,它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来看,并不看好它的发展模式。”朱丹蓬称。
对于锅圈5年再开1万家门店的规划,东吴证券在今年6月9日发布的研报中认为,乡镇店型是拓店的重头戏。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在门店数量净减少的背景下,锅圈旗下乡镇门店却逆势净增加287家。
该机构指出,锅圈目前有约2000家乡镇门店,2020年我国共有3万个乡镇,空间广阔。公司在乡镇市场同类竞争对手较少,乡镇市场合适的选址有限,较早占位者有一定先发优势。公司乡镇店型经过改善向好趋势明显,销售额有显著提升,门店净利率亦高于高线城市,对加盟商有较强吸引力。
时代周报从锅圈一位招商经理处得知,今年以来,锅圈新开门店1000多家。“今年每个月都有开店的,上半年开了1000多家了。”且从该招商经理提供的部分数据来看,不少门店都开在乡镇。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上一篇:知名“多头”抄底,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