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玩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国内外玩具相关企业已超过数千万家,其中除了玩具巨头之外还有许多中小玩具品牌,虽然巨头企业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但中小企业也通过不同的业务模式在市场中顽强生存和发展。
当前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整个玩具行业都有不小的影响,巨头玩具企业都不免受到波及自然也给中小品牌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但巨头的供应链本来就比较强也有实力转移战场,反观中小企业可能并没有太多资金支撑,只能凭借自身所具备的一些优势寻求资本市场支持,近期金电科技拟赴纳斯达克上市就是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的一次尝试。
蓄势待发,金电科技拟赴纳斯达克上市
2025年的5月19日,位于香港的玩具制造商金电科技有限公司(K-Tech Solutions)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公开募股(IPO)的申请文件,该公司计划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定为“KMRK”。金电科技此次IPO计划发行200万股普通股,股票的发行价格区间定在每股4美元到5美元之间,公司预计能够募集到大约900万美元的资金,若按发行价中值计算其市值将达到9700万美元。
根据金电科技公开的招股书披露,公司计划通过公开发行股票来募集的资金将被主要用来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从而提升产能,希望借此进一步巩固其在所属行业内的竞争地位,还计划升级和加强其研发能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并拓展其在欧美市场的渠道,建立更广泛的销售网络加强市场营销策略,以此来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其计划通过上市融资的900万美元扣除费用后的净额约60%用于投资或收购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的工厂,约15%用于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团队的扩大,约10%用于获取授权或联名,剩下约15%用于日常运营开支,目前金电科技的重点聚焦方向就包括在维持代工的基础上加速向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延伸自有组装产能,以强化对供应链掌控。
金电科技主要从事玩具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和销售,产品线涵盖从基础的塑料玩具到复杂的机电玩具等多种类型,核心业务和主要服务是提供全面的一站式ODM/OEM解决方案。虽然品牌总部位于中国香港但主要业务聚集在美国市场,近年美国客户需求持续旺盛,品牌通过深化机电结合类教具的研发合作巩固了市场主导地位;在英国及欧洲市场通过新客户拓展与IP联名产品如迪士尼授权系列形成新增量。
毛利12%也能赚钱?
当多数同行在低毛利率下挣扎求生时,金电科技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盈利,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金电科技(KMRK)实现营收1241万美元,其中毛利润约161万美元、净利润约59万美元,毛利率维持在12%左右。
金电科技主要采用轻资产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压缩公司的固定成本,避免大规模的生产线建设以及复杂的工人管理等重资产投入,从而大幅降低工厂建设投入以及人力成本,使得公司能够以较低的运营成本维持高效运作。
客户群体的高度集中有助于降低获取新客户的成本,从而支撑公司的盈利状况,目前金电科技大部分收入来源于美国市场,公司长期为Learning Resources、Educational Insights等知名品牌提供服务,这种稳定的订单流减少了公司在渠道拓展和营销方面的投入。
据了解国外玩具行业利润率本就微薄,约75%的产品售价低于25美元,有美国行业分析师指出玩具业利润率长期徘徊在个位数,在原本利润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关税成本进一步推高企业压力,关税风波激烈时Basic Fun总裁杰伊·福尔曼直言若关税情况还是没有改善,那么以后在美国货架上可能会很难看到其产品。
对于玩具企业来说在当前贸易环境不确定的背景下可以赚钱就是不错的,金电科技靠12%的低毛利率实现盈利也指明在玩具行业这种利润率微薄、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中小企业依然可以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八成以上收入来自美国,集中性风险不容忽视
截至2024年上半年金电科技大约有85%的收入来自美国,前三大客户的收入占比约七成,目前金电科技营收依赖美国市场但业务过于集中在特定客户群体上可能给公司的整体运营和财务状况带来影响,同时也让未来的发展更加不确定。
美国市场作为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地,其经济周期的波动、消费政策的改变以及贸易环境的调整都有可能直接对公司的营收造成冲击,例如某些地区近年来频繁发起贸易战,今年还持续调整进口关税政策,导致关税曾一路飙升至245%,得益于近期达成的90天关税休战协议目前关税已暂时降至30%,但不稳定的贸易环境依旧给行业带来风险。
大客户集中度较高也进一步加剧了金电科技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如果核心客户因为某些原因减少订单品牌可能会遭遇营收下滑风险,还可能会对财务状况和业务发展造成影响,而且过度依赖少数几个大客户还可能削弱其与这些客户谈判时的议价能力影响其利润空间。
金电科技依赖国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部分中国玩具出口企业的典型生存模式,这些企业往往以代工生产为主要业务模式、深度绑定海外的大客户,并且在市场分布上展示出对单一区域的依赖性,但这种模式也带来了风险,特别是在贸易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可能变得更加脆弱。
金电科技的营收结构呈现出高集中性,虽然具有一定业务稳定性但同时也埋下了潜在风险,这种单一的营收模式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否则可能对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
轻资产运营、靠生产转包撑起上市?
据金电科技招股书披露其团队规模仅为19人,其中管理2人、设计与工程6人、产品管理与品控1人、销售与营销4人、行政6人,公司选择将玩具生产环节外包给供应链工厂来实现轻资产运营,上文也提到过这种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可以降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和人力成本,使公司可以在低毛利情况下保持盈利状态。
金电科技主要靠代工厂供应成品,据其招股书显示在广东省有5家企业为其生产玩具,其中位于广东河源的优泰科技占比超八成,还有越南Chi Linh地区Dai Cat工厂和Thanh Mien地区的Champion工厂也为其生产玩具。
实际上现在玩具行业内很多企业都依赖代加工,在我国除了部分企业拥有自主品牌的玩具产品外,众多玩具制造企业主要以承接外贸代工为主,受限于订单的不稳定性以及低附加值的生产模式导致利润微薄,且通常缺乏议价能力和话语权。
这种现实的市场行情是金电科技发展起来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利用代工厂的生产模式公司减少了在固定资产上投入和人力成本开支,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集中在设计创新、技术研发以及市场营销等其他业务领域,并保持财务的灵活性应对市场变化及时抓住新商业机会。
金电科技靠轻资产运营、生产转包撑起上市之路,当前市场情况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过度依赖代工厂也可能带来潜在风险,一旦这些代工厂出现生产延误、质量问题或供应链中断等问题都可能对需要代工的玩具品牌造成影响。
强化供应链掌控,筑牢风险应对防线
近期全球贸易不稳定关税政策也频繁变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受不稳定关税影响较大,国内服装、零配件、家具等行业均受到了冲击,玩具制造行业也不能幸免,多家国内玩具代加工厂宣布停工停产,金电科技也面临着潜在的关税风险。
严重挤压依赖代工模式企业的利润空间,虽然目前关税暂时回落但业界专家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税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如某玩具制造商面对现在的关税不得不采取了裁员近半的措施,以求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企业的生存。
东南亚国家凭借其战略性的地理位置、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正逐渐成为全球跨国企业的重要生产基地,麦肯锡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企业已经将从中国的进口比例减少了30%,同时增加了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采购量。
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公开表示将在东南亚建厂,乐高已在今年4月9日开业投产;美国玩具制造商MGA总裁Isaac Larian也表示公司将在6个月内把40%的生产转移到印度、越南和印尼等地区;还有其他企业如顺联动漫、德林、东耀玩具、海创、豪劲塑胶包装等众多玩具企业也纷纷在越南建厂或转移生产。
但此前关税波动影响的不止中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在影响之列,过去几年有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地区,但贸易战已经让越南人工成本大幅增加。
金电科技招股书披露将在东南亚建设自有工厂,其加码供应链布局虽然可以保持产能布局的灵活性和公司的竞争力,但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建设自有组装产能属于重资产投入,如果后续关税政策再有变化是否能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可以继续投资于供应链还需企业着重关注,此决策目前看来还是存在潜在风险。
玩具巨头纷纷转移战场,生产供应新格局初现
美国玩具市场是受到关税政策冲击严重的行业之一,一些玩具制造企业也在寻找出路,如国际知名玩具品牌乐高、美泰、孩之宝以及Build-A-Bear和伟易达等大型集团都公开表示计划将部分生产线或供应链环节迁出中国。
美泰公司计划今年将中国的产能从2024年的50%降至不足40%,将生产工厂分散到其他国家规避因关税增加而带来的成本上升风险。
孩之宝采取更平缓的节奏进行调整,计划两年内将中国供应链依赖从50%降至40%以下,其全球工厂分布已从2012年中国占比90%优化至2024年的50%,目前在中国、越南、印度分别拥有26家、10家及11家工厂形成多区域协同产能,想要借此平衡关税压力与产能稳定性,避免短期剧烈波动。
乐高选择在越南新建工厂重点服务亚洲及欧美市场,通过《越南-欧盟自贸协定》(EVFTA)降低出口关税;Spin Master则宣布到2027年将中国制造占比从50%降至40%以下,同步扩大墨西哥及东南亚产能但未公开具体转移品类数量。
不难看出巨头们的转移策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关税带来的经济压力,但这种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成本上升和产能提升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挑战。
成本上升,多品牌拟提高售价应对风波
关税问题发生后玩具行业正经历一场因成本上升引发的价格调整风波,瑞银分析师指出尽管玩具在经济低迷时期曾被视为“平价替代娱乐”产品,但当前高关税环境正迫使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定价策略,可能会让企业把成本转嫁给消费群体。
虽然当前玩具进口关税暂时回落但维持时间有限,未来长期情况还需要观望,美国玩具协会CEO格雷格埃亨(Greg Ahearn)坦言:“商品价格将迎来飙升,这是行业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叠加供应链成本持续攀升、原材料涨价、物流费用增加与关税成本等多重压力下,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提价成为多数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选择。
龙头企业美泰的应对策略颇具代表性,品牌明确表示必要时将对产品实施提价,尽管未具体披露调价品类,但总裁克雷兹(Ynon Kreiz)强调公司仍会将40%至50%的产品定价维持在20美元以下。事实上部分美泰公司的玩具价格已经上涨,美国泰尔西咨询集团的分析显示4月中旬在美国出售的部分芭比娃娃价格一周内已经上涨了42.9%。
当前背景下不少企业都需要通过调价来保证盈利空间,但关税与成本压力等已成为玩具行业共同面对的长期挑战,而价格调整不过是行业在变局中寻求生存空间的阶段性选择。
行业思考:对于中小玩具企业来说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去应对大规模的生产线建设和复杂的供应链管理,此次金电科技赴纳斯达克上市为行业提供了一定借鉴,中小品牌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在低毛利率的环境下实现盈利,但需要注意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同时警惕经济周期和贸易政策变动带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