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
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
成为今年深圳新增首家
以“A+H”模式
(即同时在内地A股和香港H股上市)
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
这不仅标志着峰岹科技迎来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折射出南山区科技创新企业国际化布局的战略升级,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01
“A+H”上市潮涌
构建双融资平台
峰岹科技成立于2010年,2022年4月在科创板上市,是一家专业的电机驱动芯片半导体公司,致力为各种电机系统提供高质量的驱动和控制芯片,及电机技术的咨询服务。其提供的芯片应用于工业设备、运动控制、电动工具、消费电子、智能机器人、IT及通信等驱动控制领域。
峰岹科技
计划将募集资金
用于增强研发能力
战略性投资及收购
进一步丰富产品组合
及拓展下游应用
拓展海外销售网络等
业务发展迅猛,加速走向全球化。去年11月,峰岹科技获得邓白氏国际认证,标志着企业信用、商业透明度及市场竞争力得到国际权威认可,为公司全球化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有分析认为,峰岹科技选择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这种双资本平台运作将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A股市场提供稳定的估值基础和流动性支持,H股则成为国际化跳板,“A+H”上市模式通过构建双融资平台,能提升企业国际知名度,加速全球化布局,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上半年,香港IPO市场显著回暖。据悉,7月9日当天,除峰岹科技以外,极智嘉-W、蓝思科技、讯众通信、大众口腔也同时在港交所上市,加上恒生摩根美国股票高入息主动型ETF在联交所上市买卖,是近年来港股上市数量最多的一天。
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A+H”两地上市模式。这种横跨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布局,是企业基于战略、市场、资金等多维度的审慎考量,蕴含着深远的发展意图。企业可依托再上市带来新的融资增量、拓宽国际融资渠道。通过在H股上市,提升企业的国际品牌影响力,有利于企业“走出去”。
不少A股上市公司尤其是新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对加快国际化发展和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需求日益强烈,赴港上市成为其重要途径和首选方案。
与此同时,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中提到,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一政策安排,打通“H+A”上市通道,为已赴港上市的企业打开了回归A股市场、利用境内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新通道。深港两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区域金融一体化将更加紧密。
02
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南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南山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入海口
也是上市公司密度最高的城区
目前
南山区拥有上市企业217家
后备队伍持续扩容
据统计
辖区仍有江波龙、广和通
东鹏饮料、国民技术
等4家上市公司
正筹划实施类似资本路径
优质公司纷纷赴港上市,离不开政策护航,更得益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为壮大上市企业队伍,南山区建立了“孵化-成长-资金-服务”全链条全周期上市服务机制,从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空间保障、人才发展等角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着力构建上市培育引领区。
了解详情
今年3月,南山率先出台《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形成了以“揭榜挂帅”为抓手、以“千亿计划”为支撑、以“六个一”行动方案为生态补丁的全流程闭环机制。“千亿计划”即联合多家银行设立专项资金池,配合“信易贷”平台,实现从信用白名单到精准放款的全链条金融支撑,已惠及众多初创企业,确保优质创新项目有土壤、有资金、有市场。
同时,南山区面向全国创新创业项目积极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X-Day”西丽湖路演社,通过创新“投贷保”联动方式,联合创投、银行、保险为企业精准匹配综合金融服务。线上面向全国搭建项目库和机构库,招募全国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融资对接窗口。线下于每月首个周四举办产业专场路演,并创设“征集项目-梳理需求-线上沟通-线下走访-融资对接(路演)-跟踪服务”六步服务模型,持续对接跟踪服务企业融资需求。
此外,南山区高标准打造全球服务中心Go Global,通过构建“政府引导、企业联动、平台服务”的运营模式,从信息咨询、税务、会计、法律、物流、品牌等多个方面为中国企业闯世界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市场化运作的国际服务“联合舰队”,也为外资入华提供一个“新接口”。
你觉得在创新创业上
南山区的哪一项政策或服务最打动你呢
快来留言区分享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