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7月14日—7月1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7月18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534.48点,周涨0.69%;深成指报10913.84点,周涨2.04%;创业板指报2277.15点,周涨3.17%。
具体来看,约57%的个股周内实现上涨,149股周涨超15%,20股周跌超15%。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通信、医药生物、汽车、机械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传媒、公用事业、非银金融等传统行业跌幅居前。
“20CM”八连板,大牛股上纬新材追平A股纪录
本期牛股榜中(剔除近1月上市的次新股,下同),上纬新材(688585.SH)以148.85%的周涨幅夺魁,兰生股份(600826.SH)和*ST广道(839680.BJ)的周涨幅均在60%以上,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此外。德固特(300950.SZ)、佳合科技(872392.BJ)、潍柴重机(000880.SZ)等多股涨幅均在40%以上,新易盛(300502.SZ)周涨39.01%。
值得一提的是,上期的最牛股也是上纬新材,公司原属于新材料板块,因智元拟入主,被归到人形机器人概念,
公开资料显示,上纬新材原为复合新材料研发制造企业,主营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下游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两大领域。
对此,有不少人评价,智元机器人可能会借壳上市,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不过,上纬新材也回应表示,该次行动仅为收购控股权,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所定义的借壳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在7月9日的文章中提到,部分投资者深信,依照智元机器人此前公布的150亿元估值,上纬新材至少还有七个涨停板。这种“幻想”,可能会让炒作借壳概念的投资者们,陷入风险泥潭。
7月9日,上纬新材开市复牌后20%涨停,至此开始一路涨停板。
7月18日,公司股价已连续8个交易日走出“20cm”的一字涨停板,累计大涨超330%,最新报33.47元/股,最新市值为135亿元。8连板也追平A股“20cm”连板纪录。此前,中航成飞在2023年2月2日至2月13日创下连续8个“20cm”一字涨停板的纪录。
(图源:Wind)
在此期间,上纬新材共发布四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7月17日,上纬新材发布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连续30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0%,根据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司市盈率显著高于行业水平,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股价持续下跌,*ST紫天再成最熊股
本期熊股榜中,*ST紫天(300280.SZ)依旧是本期的最熊股,当周跌幅近36%。元道通信(301139.SZ)跌幅33.44%,位居跌幅榜第二,四方新材(605122.SH)、华媒控股(000607.SZ)、*ST天茂(000627.SZ)、*ST苏吴(600200.SH)等个股的周跌幅均在20%以上。
最熊股*ST紫天属于退市风险股,亦是上期的最熊股。
除了*ST紫天外,本期的熊股榜中,元道通信也因涉嫌财务造假收到证监会立案通知书。公司是国内通信技术服务企业,于2022年7月在创业板上市。
7月11日晚间,元道通信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7月1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年报等信息披露文件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等违法行为,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若后续被证监会查实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其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7月14日周一开盘,公司股价20CM跌停,7月15日再度跌超11%。
从业绩表现来看,元道通信自2022年上市后,营业收入在两年间不断缩水,盈利能力也下降明显。Wind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21.11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12.82亿元;净利润从2022年的1.25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0.42亿元。
(图源:Wind)
需要注意的是,在202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中,审计机构信永中和给出保留意见,表示公司在业务管理方面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使其未能及时与客户结算并收回应收款项,导致难以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持对这些应收款项中两年以上应收款项账面价值及其坏账准备计提做出是否合理的判断。
而在元道通信2024年报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后、证监会立案调查前,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孙义,以及特定股东潍坊中科发布股份减持计划。
此外,投资者还对公司股价长期处于破发状态较为关注。元道通信于2022年7月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格38.46元,目前该股股价仍处于破发状态。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元道通信股东户数仍有1.88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