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光
编辑:马克
科创板又迎来一家即将上会的“硬科技”企业。
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坤新材”)是国内少数具备12英寸晶圆制造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其专注于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产品涵盖了SOC、BARC、KrF光刻胶、i-Line光刻胶以及TEOS等,打破多项国外垄断。
自去年底科创板IPO申请获得受理以来,已经历经两轮问询。本周五,这家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制造商即将迎来上会。
从业绩来看,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22亿元、3.68亿元、5.48亿元;利润分别为9972.83万元、8976.26万元、9691.11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利息收入207.17万元,1693.37万元、2129.03万元,成为利润的重要来源。
恒坤新材的产品可分为引进产品和自产产品。先说引进产品。2016年下半年,恒坤新材与韩国公司KKPC(锦湖石油化学)达成合作意向,将国外先端的半导体材料产品引进国内,在国内开拓光刻胶市场,后来还曾计划一起在国内合资建厂。
但在2019年,韩国SKMP收购了KKPC光刻材料事业部,在2025年,SKMP终止了与恒坤新材合作的引进光刻材料业务。这也导致引进产品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骤降57.4%。
靠国外供应商终究不靠谱,恒坤新材在2019年,也就是KMP收购KKPC光刻材料事业部那一年,开始自研,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到2024年,恒坤新材自产产品收入为3.44亿元,占公司营收的63.77%,已成为营收绝对支柱。
不过,其自产产品毛利率在持续走低,从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3.52%、30.29%和28.97%。对于原因的解释,公司表示,2023年和2024年,由于产品结构变化及与客户协商降价的原因,毛利率小幅下降。
从招股书来看,恒坤新材的大客户占比极高。2022年至2024年,来源于前五大客户(同一控制下合并计算)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22%、97.92%和97.2%。
尤其是前两大客户,第一大客户A在报告期的销售占比达到72.35%、66.47%以及64.07%;第二大客户B在报告期的销售占比达到12.08%、18.97%、23.12%。二者合计收入在报告期的营收占比达到84.43%、85.44%、87.19%。
如此高的依赖程度,恒坤新材在议价中处于弱势地位也不足为奇。但随之也带来另一个致命的问题,一旦前两大客户的合作有变,就可能给公司的业绩造成断崖式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IPO,恒坤新材本来准备募资12亿元,结果一轮问询过后直接砍掉2亿元,募资规模缩水至10亿元。砍掉的项目部分,恒坤新材表示可以通过自筹资金解决,所以也就不募资了。
从股权来看,恒坤新材实际控制人是福建人易荣坤,直接持股比例为19.52%,作为有限合伙人持有员工持股平台晟临坤3.31%份额,通过厦门神剑、晟临芯、兆莅恒间接控制 5.94%股权,并与肖楠、杨波、张蕾、王廷通签订《一致行动协议书》,合计控制公司 35.65%股份表决权。易荣坤的配偶陈艺琴担任公司出纳,妻弟陈江福直接持股1.15%,但不在公司任职。
根据招股书披,2016年至2021年间公司存在大量股权代持行为。比如易荣坤曾委托李湘江及其控制的勾陈资本代持累计约561.8万股。此外,还有21名股东通过易荣坤或李湘江进行代持。
值得一提的是,易荣坤的配偶陈艺琴曾在勾陈资本担任监事,该机构曾在2020年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前夕频繁买卖股票,被质疑涉嫌内幕交易。
不过,恒坤新材公告称,勾陈资本买卖恒坤股份股票时公司尚未开始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内幕信息尚未形成;李湘江买入公司股票系基于其独立投资判断受让其他股东拟出售的恒坤股份股票,不属于内幕交易行为。
前“二股东”吕俊钦也是恒坤新材这次IPO中备受关注的人物。2016年7月,吕俊钦与易荣坤签署《股份代持协议》,出资1000万元受让易荣坤250万股,由易代持。2017年10月,勾陈资本将这250万股转至吕俊钦名下。后续通过继续增持,到2019年6月末,吕俊钦通过直接及代持方式,已经合计持有恒坤新材约19.55%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截至2020年上半年,吕俊钦、李湘江及勾陈资本分别持有11.16%、9.44%和2.39%,合计约23%。
裁判文书显示,自2013年7月起,吕俊钦安排多人通过万人集团旗下多家壳公司研发网络赌博平台,提供给他人开设赌场,获取巨额非法利益。吕俊钦安排的某壳公司外包研发部负责人王×炼供述,其通过参与吕俊钦的赌博集团利润分成,非法所得高达2099万元,案发后已全部退交。
2019年11月,吕俊钦、吕俊坤兄弟两人又控制了上市公司杭州高新(300478.SZ),并由吕俊坤出任杭州高新董事长。2020年7月,吕俊钦因开设赌场罪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2020年11月23日晚,杭州高新公告称,无法与实际控制人吕俊坤取得联系,其处于失联状态。从吕俊钦参与网络赌博链条的时间线来看,其入股恒坤新材的资金,也被外界质疑是否来自网络赌博相关获利。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位与恒坤新材关系密切的人物李湘江,也曾是万人集团的核心高管。2017年5月,其成为厦门万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20年9月11日,吕俊坤辞去杭州高新董事长后,由时任副董事长的李湘江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并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李湘江曾为吕俊钦代持大量股份。2019 年 5 月恒坤新材的一次定增中,李李湘江以个人名义认购 550 万股股份,其中 483.29 万股股份的认购资金来源于吕俊钦关联账户,系李湘江根据吕俊钦的安排认购并代持。2020 年 7 月,吕俊钦因个人原因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2021 年 6 月,李湘江将代持股份按照认购价格卖出并将所得资金上交给司法机关。
此外,吕俊钦被捕后,其持有的2144.91万股恒坤新材股份被冻结,占当时恒坤新材总股本的9.4445%。吕俊钦被采取司法强制措施后,其持有的股份被司法冻结,相关案件审结后,其中1664.91万股股份被司法划转至淄博金控名下,后者因此成为恒坤新材现第二大股东;剩余股份后被判定划归实际持有人郭芳菲名下,此事直到恒坤新材正式递交《招股书》前2个月才宣告结束。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石,集成电路材料的自主可控关乎国家战略安全。恒坤新材瞄准光刻材料及前驱体材料领域,挑战境外厂商垄断的行业困境,为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国产化征程做出了贡献,成为集成电路领域“硬科技”的代表企业。这次IPO如果顺利,公司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但IPO也是一场大考,过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瑕疵,也将被放在放大镜下进行检查。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