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麦济生物豪赌港股IPO,不成功或成仁!
创始人
2025-07-30 17:05:52
0

借着港股创新药带来的滔天巨浪,湖南麦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麦济生物”)也要来凑凑热闹。

近日,麦济生物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其依据的是港交所第18A章规则,即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申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以鼓励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从招股书上来看,麦济生物2023年、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分别为-2.53亿元、-1.78亿元和-2726.7万元。主要原因是麦济生物投入大量金额到研发活动中,且目前为止尚无一款产品上市。

对于麦济生物来说,此次上市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不仅其创始人张成海要面临对赌失败的赔偿,且也无足够现金支撑其“烧钱”的研发活动。

尚无商业化产品

2016年,张成海博士及其外甥女李敏共同创办了麦济生物。当时注册资本500万元,张成海和李敏各持有90%和10%。张成海在生物医药领域已有超过20年的经验,此前他曾在三生国健担任重要职务。据了解,他在职业生涯中,曾开发了八种创新生物制品,在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十篇论文,并名列20项专利的发明人。

麦济生物专注于发现、开发及商业化创新生物制剂,用于过敏性及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其他炎症与免疫性疾病。具体来说,其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哮喘、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不过麦济生物是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也就是说,它的主要业务在于研发、临床试验、与其他药企的合作,而不是生产和销售。

在制造方面,麦济生物没有任何生产设施运行,麦济生物称,其与合资格的CDMO合作,生产和测试临床前和临床供应的候选药物。在商业化方面,麦济生物没有任何已获批准或处于商业化阶段的产品。

不过,麦济生物与康哲药业达成了合作,把公司最重要的一款试剂MG-K10交给了对方,授予对方MG-K10的独家商业化权利,并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和新加坡针对某些适应症共同开发MG-K10。

在这项合作中,麦济生物可以获得康哲药业的首付款及开发里程碑付款。招股书显示,这笔首付款多达数亿元。麦济生物获得了现金流,但同时也将自己的研发成果拱手让人。

“烧钱”做研发

这背后是麦济生物岌岌可危的财务状况。

从业绩上来看,麦济生物尚没有盈利。2023年、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其净利润分别为-2.53亿元、-1.78亿元和-2726.7万元。

截至2023年年底、2024年年底及2025年3月底,麦济生物流动负债分别为1.63亿元、1.78亿元及1.04亿元,主要是由于就采购用于研发活动的材料及消耗品以及应付研发服务供应商的临床开支应计大额贸易应付款项。

也就是说,麦济生物之所以连年亏损且背负债务,与其研发开支密切相关。具体来看,2023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其研发费用分别为1.66亿元,1.5亿元及2430万元。这是麦济生物最大的一笔开支,与之相比,麦济生物对应的行政费用分别为1869万元、4386万元、264.9万元;对应的融资成本均不超过50万元。

那么,这些年没有一款产品上市的麦济生物靠什么支撑?答案是融资。

招股书显示,麦济生物自成立后第二年便获得天使轮投资,此后估值快速上涨,2017年麦济生物获得华盖资本800万元天使轮投资,2019年麦济生物获得A轮融资4650万元。2021年A+轮和Pre-B轮融资,麦济生物累计募资1.58亿元。2024年初麦济生物B轮融资引入地方产业基金2.01亿元,2025年5月的Pre-IPO轮再获2.6亿元现金注入,海南康哲药业领投1亿元。此时麦济生物估值攀至26.4亿元。

没有退路

获得融资的同时,麦济生物“烧钱”也不含糊。截至2023年年底、2024年年底及2025年3月底,麦济生物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33.8万元、253.1万元、7078万元。今年现金突然增多主要是因为1月份获得康哲药业支付的首付款。

然而,所有的真金白银都不会白给,康哲药业索取的是MG-K10上市后的商业利益,投资人索取的是麦济生物上市后的估值上涨。

部分A+轮和Pre-B轮投资者要求,麦济生物要在2025年底前上市,否则可要求以年息12%的价格回购股份。

因此,对于张成海和麦济生物来说,这无异于一次豪赌。如果上市不成功,张成海要回购部分A+轮和Pre-B轮投资者的股份,并支付12%的年息;麦济生物则可能陷入更深的资金困境,因为其在手现金并不能支撑“烧钱”的研发活动持续太长时间。(资钛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港股开盘:恒指低开0.77%科... 美股周三个别发展,联储局一如预期维持利率不变,并未就减息去向作出明确指引,拖累大市表现反复,三大指数...
开发商降价50%卖房,将成为常... 最近跟老张喝茶,他愁眉苦脸地刷着手机,突然把屏幕怼到我眼前:“瞧瞧,又炸锅了!” 我定睛一看,好家伙...
一文读懂各类政府债券:国债、特...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
但斌最新美股持仓曝光:大手笔加... 私募大佬但斌的美股持仓曝光。 近日,但斌旗下的海外子公司东方港湾基金公司ORIENTAL HARBO...
2025世界500强发布:8大... 2025年7月29日,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揭晓。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7万亿美元...
官宣!京东宣布收购德国零售商C... Ceconomy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31日,京东周三宣布,决定通过其全资间接子公司向德国电子...
京东“七鲜小厨”首店日均订单超... 今日多条要点,一起来看详情↓ ↓ ↓ 京东:七鲜小厨“菜品合伙人”已收到超6.6万份报名 7月30日...
仲景食品研发“仲景元气参”,入... 当香菇酱的增长引擎逐渐失速,仲景食品正试图用一包“仲景元气参”撬开大健康市场的大门。近期,仲景食品宣...
投顾走向“C位”!分级管理+A... 投顾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选、育、用、留”的一个完整周期。随着买方投顾转型,不少...
鲍威尔打压降息预期,美股盘中转... 当地时间7月30日周三,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美联储7月按兵不动,有两名票委投下反对票,符合预期。FO...
一个月内规模暴增超百亿!7家券... 港股券商正在遭遇公募机构“扫货”。 7月28日和29日,港交所披露,7家券商H股遭遇公募巨头易方达基...
原创 趋... 一、中美贸易战又升级!关税谈判终于有了一些结果,延期90天的消息是关键。这算是靴子落地了,而且是个好...
启林投资王鸿勇:量化投资在新技... 7月30日,由中泰证券联合中国证券报主办的“2025私募高质量发展聚力计划暨中泰证券尚元杯第四届私募...
深业集团摘得深圳龙华区一宗宅地... 7月30日,深圳迎来今年第6宗住宅用地出让。根据成交结果,深业集团以底价19.06亿元竞得龙华区一宗...
慕思股份:牵手华为鸿蒙,构建全... 【慕思股份与华为签署鸿蒙智选合作备忘录,共构智慧睡眠生态】为攻克睡眠“环境调节复杂”难题,慕思股份近...
Strategy成功融资近25... 专注比特币投资的企业级机构 Strategy(MSTR) 周二宣布,通过旗下第四档优先股产品 “St...
多家银行发声抵制“内卷式竞争” 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 宋语菡 时值年中节点,银行陆续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海信家电空...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司高妍 实习生 苏慧珍】7月30日晚间,海信家电(000921.SZ,0921....
股市必读:大族激光(00200... 截至2025年7月30日收盘,大族激光(002008)报收于26.51元,下跌3.42%,换手率3....
北亚市场仍为唯一负增长地区,欧... (文/霍东阳 编辑/张广凯) 7月30日凌晨,欧莱雅集团发布来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欧莱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