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萨】日前,联合资信发布评级报告,下调山西平遥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遥农商银行)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以及债项等级。对此,大河财立方记者向对方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记者梳理发现,除平遥农商银行外,榆次农商银行、常德农商银行、花溪农商银行均在年内被评级机构下调主体和债项评级。与此同时,年内有4家中小银行获上调评级,包括武汉农商银行、汉口银行、江苏长江商业银行、秦皇岛银行。
评级调整将对银行产生哪些影响?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评级机构评级调整本质是“信用信号”的释放,对于金融机构在市场上的形象,以及融资成本、难易程度均会产生影响。一般来说,被上调评级的机构,更易吸引投资者,融资成本往往会降低;相反,若机构评级被下调,往往代表着其在经营方面存在硬伤,未来融资成本可能会增加。
营收三连降,资产风险敞口大
联合资信发布的平遥农商银行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中提到,将平遥农商银行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此前的BBB+下调至BBB,将其发行的“18平遥农商二级01”信用等级由BBB下调至BBB-,评级展望均为稳定。
这并非平遥农商银行首次被下调评级。2019年7月,中诚信国际曾将该行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下调为A,评级展望维持为稳定,同时将“18平遥农商二级01”的信用等级由A下调为A-。
平遥农商银行前身为平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于2014年3月平遥农信联社改制组建平遥农商银行。2016年在原股东的基础上,该行引入了新股东并进行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至5亿元。目前,该行主要股东有灵石农商银行(持股比例17.16%)以及榆次农商银行(持股比例16.94%)。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平遥农商银行资产总额209.84亿元。
关于下调评级的原因,联合资信在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提到,平遥农商银行风险资产规模大,且减值不足,整体资产风险敞口很大。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平遥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达4.55%,较上年末上升1.25个百分点;该行拨备覆盖率为109.86%,低于监管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3.4%,低于监管要求。
盈利能力方面,平遥农商银行营收连续三年(2022年—2024年)下降,分别为2.6亿元、2.01亿元、1.76亿元。2024年,该行净利润为0.02亿元,较上一年下滑0.22亿元。该行净息差也在2024年进一步收窄,为0.91%,低于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1.52%的数值。
联合资信在报告中提到,该行存在较大的客户集中风险,大额风险暴露指标面临较大调整压力。受往年度同业资产以及投资资产配置策略以及违约影响,平遥农商银行客户贷款集中度高,且压降难度相对较大,存在较大的贷款客户集中风险,大额风险暴露指标面临较大调整压力。此外,平遥农商银行非信贷资产质量差,面临较大风险敞口,清收处置难度大。同业资产、投资资产以及其他应收款项资产违约规模较大,面临较大的风险敞口。
针对上述问题,大河财立方记者向平遥农商银行官方邮箱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报告显示,当前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平遥农商银行风险处置以及资本补充等相关事项。此外,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建立流动性互助资金,当下属县级行社出现未来一定期限内负债偿付压力较大的一般情形,或者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或可能引发声誉风险舆情事件等紧急情形,可申请互助资金。
多家银行主体信用评级调整,4降4升
平遥农商银行主体和债项评级被下调并非孤例。今年以来,平遥农商银行的股东之一榆次农商银行,以及常德农商银行、花溪农商银行均遭遇评级下调,仅7月就有3家。
今年5月,中诚信国际发布信用评级公告,决定将榆次农商银行主体信用等级由BB调降至BB-,评级展望为稳定;将其发行的“18 榆次农商二级 01”和“19 榆次农商二级”的债项信用等级由 BB-调降至B+。这也是该行自2021年以来第三次被调降评级。
今年7月,中诚信国际将常德农商行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评级展望为稳定,将“21常德农商二级”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A。东方金诚发布跟踪评级报告,将花溪农商银行主体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A,评级展望为稳定;同时将其发行的“21花溪农商二级01”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A-。
记者梳理评级报告发现,上述银行存在三点共性:资产质量下滑、资本补充不足、盈利能力减弱。
立足现状,中小银行应该如何扭转现状?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资产质量管理是银行经营的生命线,中小银行应当建立全流程的风险管控机制,从贷前调查、贷中监控到贷后管理,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特别要加强对集中度风险的控制,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行业、单一客户。
“在经济结构转型期,中小银行更应当保持谨慎的风险偏好,宁可放慢发展速度,也要确保资产质量。同时,要建立完善的不良资产处置机制,通过核销、重组、转让等多种方式,及时化解存量风险。”曾刚建议,中小银行应创新产品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例如,结合当地特色推出特色金融产品;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开发便民惠民的移动金融服务;与政府部门、担保公司等合作,推出风险共担的创新产品。
年内,除了4家被下调信用评级的银行,还有4家银行被评级机构上调主体信用评级。这4家银行分别为武汉农商银行、汉口银行、江苏长江商业银行、秦皇岛银行。
总的来看,上述4家银行信用评级上调原因主要包括经营所在区域的区位优势良好、资本保持相对充足水平、存贷款业务稳步发展。此外,本地政府的支持以及国有法人持股比例上升也是评级机构考量的重要因素。
责编:陈玉尧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