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挥下关税大棒的背后,除了中国,四个其他国家也与美国关系恶化。这四个国家分别是西班牙、瑞士、印度和日本。它们不仅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表示强烈反感,还采取了反制措施,令特朗普的贸易策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这四个国家是如何与美国反目并采取反制措施的呢?
从7月到8月,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有一些国家与美国达成了贸易协议,迫使美国降低关税,但也有不少国家在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遭到美国单方面加税。就在这时,美国的四大盟友开始与其对立,给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带来了严峻考验。
首先,西班牙本应是美国的坚定盟友,却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下感到被背叛。特朗普加征的关税成了西班牙经济的一大负担,而特朗普更是贪得无厌地要求西班牙增加军事开支,提出军费要占GDP的5%。面对这一不合理的要求,西班牙政府拒绝了特朗普的“建议”,坚持将军费控制在GDP的2%。这一决定加剧了两国间的矛盾。此外,西班牙还取消了购买F35战机的计划,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购合同被撤销,表明西班牙不会轻易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坚定捍卫自己的战略主权。
其次,瑞士也因美国的高额关税而产生了激烈反应。特朗普对瑞士的商品征收近40%的关税,声称两国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而瑞士的商品在美国市场上抢占了份额。瑞士方面感到非常冤枉,因为它出口到美国的主要是黄金和医药产品,而这些商品并非完全由瑞士生产,大部分只是经过加工后出口的中间产品。面对美国单方面加征的关税,瑞士也准备采取反击措施,考虑取消采购F35战机的计划。瑞士方面表示,计划会在11月做出最终决定,给美国留了一段时间进行谈判,若双方能够达成共识,采购计划或许能继续。
印度也不甘示弱。尽管印度并不是美国的正式盟友,但近些年来,美印在对华问题上有着紧密的合作,使得外界认为它们的关系接近盟友。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印度成为了下一个目标,特别是在美国对印度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行为表示不满时。特朗普意图迫使印度在美俄之间做出选择,这让印度政府决定反击。印度决定暂停采购美国的P8巡逻机,并取消了美国贸易代表访问印度的计划。印度的坚决态度显现了其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
最后,日本的情况同样引发了广泛关注。日本方面一直认为与美国的15%关税上限已达成共识,但美国却将其解释为“额外附加关税”,导致双方在关税协议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日本首相石破茂为此感到尴尬,他原本希望通过让步换取美国在关税上的让步,但没想到美国却选择进一步加征关税,这让日本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此,日本媒体引用美国专家的话,提出“全球下一个领导者将是中国”的观点,显示出日本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不满和担忧。
通过这些国家的反应,可以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反击。如果特朗普继续坚持“美国优先”的立场,那么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国家与美国反目,导致美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孤立无援。特朗普的政策可能最终会让“美国优先”变成“孤立主义”,美国也许会成为“光杆司令”,失去全球的支持和合作。